為什麼秦始皇陵不開挖?

姬夢塵


帝王陵的誘惑

對於所謂的帝王陵,都知道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所以對諸多人來說都是一種誘惑。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好奇裡面到底有些啥寶貝。對於陵墓所在地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旅遊資源。

但對於專業人員來說,他們不僅僅對裡面有可能出土的各種寶貝很痴迷,更痴迷則是裡面的文獻。因為由於時間推移,很多東西在傳抄的過程中因為避諱、記錯等等再加上戰亂的影響,很多古代重要的典籍或者史料等等要麼就是變化了一些字,要麼已經面目全非,要麼就是殘章斷卷,要麼就是直接失傳了。當年想著挖明朝的朱棣的帝陵,也是對《永樂大典》痴迷所致,故最終選擇明定陵就成了試手一掘,發掘損失太大就停止了帝王陵的開掘。


秦始皇為何不挖?

說到秦始皇為何不挖,以前有個說法是沒有辦法建那麼大的單體建築。但如今已是9102年了,建築的問題估計可以用技術和一些方法解決了,為此這些年還提過很多把秦始皇陵改造成博物館的方案。那麼為何還是不挖呢?這就明顯不是這方面並不是原因所在。

文物在出土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生死劫”,即有些文物會在短時間或者瞬間就永遠逝去一些東西,特別是文物上塗抹的色彩以及絲織物等等。故現在很多絲織物等等類型的文物,在出土的瞬間就被密封保存待之後技術成熟之後再來修復文物。然而就是如此還是有很多類型的文物在出土瞬間就沒了,或者失去了應有的風采。

而秦始皇皇陵,根據已經出土的兵馬俑就能窺其文物數量之巨,也沒有一個清單說裡面到底都埋了哪些東西。這些東西出土瞬間的“生死劫”是否都能度過就是一大難題,這只是不開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現在諸多重大考古一些是被動的搶救性發掘。當然還有著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安保、資金等等。



中國不止秦始皇陵這一座帝陵,雖然秦始皇皇陵可能是文物最豐盛的一座陵墓之一。但是現在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當然不會開挖。雖然不會開挖,但是對於這些帝王陵的考古工作卻一刻也沒有停過。故秦始皇陵並不是不敢挖,而是各種原因導致現在還沒有正式發掘,但對其的考古工作至今都在進行著。


淡看天上月


經常看到這個問題,一些文章從“發掘、保護技術”、“搶救發掘法規”等角度來分析。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考古問題,也不是“文物管理部門”能決定的,更不是某幾位專家學者能論證的。

反問一句,為什麼要挖秦始皇陵?

除了滿足一些人的好奇心,除了建一個景區賣票參觀,對今天中國社會的發展有什麼實際作用嗎?這裡不要談那些空泛的所謂文化意義,並不是挖出一批文物,就改變了歷史,就證明了“自古以來”。那只是“夏”,不會是“秦”。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人物,巨大的封土堆已矗立了兩千年,繼續安陵下去就好。兵馬俑坑,無論其主人是誰,已經足以讓我們震撼和自豪。

當年主動發掘明定陵,是吳晗等部分大學者提出的,得到了郭沫若的支持。當代的歷史考古專家的社會影響力,沒有一位能趕上當年郭沫若的,甚至組團都不行。 這與對郭的個人評價無關。

沒有最高層的意志,是不可能發掘秦陵的。未來可能的是通過探測技術瞭解地下世界。

看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老師對秦始皇陵的記載吧,他們之間相差約100年。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乃秘之,不發喪。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洩。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二世下詔,增始皇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所置凡七廟。群臣以禮進祠,以尊始皇廟為帝者祖廟。」


心平氣和的說:古墓的存在,不是隻為了考古的,在此之上還有倫理與政治。


幾葦渡


哈哈我真的很好奇,大家為什麼這麼關注秦始皇陵發掘。

我個人認為,只要現在國家的文物政策不異動,我們今生是看不到秦始皇陵發掘了。

不發掘當然有技術原因。比如我們知道,秦始皇陵的墓葬很可能是個豎穴墓(就是大坑),那麼按照考古學的操作流程,我們要首先“大揭頂”,將秦始皇陵上小山一樣的封土挖掉,然後下挖一個數個足球場大小的大坑,這一工程量會有多大?且不論屆時配套的保護棚、梯子等設施的建設了。

而且對於地下文物的保護,我們也最好等待後人更萬無一失的智慧。尤其司馬遷說,秦始皇陵地下有寶石做的陸地和水銀做的河流,如果是真的,怎麼保護呢?秦始皇陵現在是世界遺產,若保護不當,中國人是要向全世界謝罪的。

但更多的是倫理問題。為什麼要打擾秦始皇的安眠呢?而且發掘秦始皇陵肯定需要大量資金(肯定不可能把地下文物拿去賣錢吧),納稅人們答應嗎?想必秦始皇陵的發掘會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哪一屆政府、哪一個政黨,有將這項驚天工程推進下去的魄力呢?

我這些年一直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很多網友汙衊考古人“偷墳掘墓”,但又有很多網友攛掇考古人挖秦始皇陵呢…難不成都是受了郭沫若、吳晗的影響,想打開帝王陵墓滿足自己的歷史好奇心?(據說郭沫若想打開乾陵,尋找蘭亭序,但沒有得到批准;吳晗想打開一個明代帝陵,最終他成功了,中國考古人做了至今唯一一次帝陵主動發掘——定陵),看來盜墓和保墓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源遠流長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