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在浸東西的時候要蓋蓋子嗎?為什麼?

楓曉2


滷水在滷製中要不要蓋蓋子,這個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張不蓋蓋的人,其實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問他為什麼不要蓋蓋子?他的理由相當奇葩,因為他的師傅就是這樣教的,而他的師傅是很牛叉的人,僅此而已!很難令人信服;倒是主張蓋蓋子的人,理由更勝一籌:蓋上蓋子滷製,可以使滷貨更易成熟,更可以減少水分流失使出成率提高;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英雄哥認為主張蓋蓋子滷製的人,通常是滷菜外行人居多,如果你是家庭滷製,蓋與不蓋都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如果你是專業做滷菜開店的,那麼英雄哥的主張很明確,滷水製作一定是不蓋鍋蓋滷製的,原因是:封油!!!

封油,是覆蓋在滷水表面、隔絕滷湯與空氣接觸的一層鮮香濃郁的浮油,製作封油是首次調製滷湯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調配新鮮的滷水才會製作封油,隨著滷品不斷滷製,滷油越來越多,後期可以不再製作封油,封油的厚度一般在2~5釐米左右,其主要作用是在滷製滷品時,使滷品、滷湯與空氣隔絕,使香辛料散發出的香味與滷品和滷湯充分融合,同時使散發香味的香辛料不因接觸空氣而氧化變色,如果你是店用滷水用了封油,再蓋上鍋蓋滷製,那麼蒸發的氣體形成水珠會再落到滷湯中影響滷水質量,甚至會燜壞滷水,很多人滷水發酸了是什麼原因都找不到,其實是滷油增加到了一定的量,而他自己一直蓋蓋滷製,結果就燜壞了。封油的製作,英雄哥以前的文章裡也說過,建議使用動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混合使用,加入香辛蔬菜進行炸熬製會更香,比如動物油可選用雞油,將雞油或與花生油等油脂混合出的油燒熱,放入老薑、大蔥、洋蔥、胡蘿蔔、香芹、香菜梗等等香辛蔬菜熬製提煉,待蔬菜炸幹、油脂無水汽後,撈出蔬菜渣,得到的油即可作為封油。

再說道如果你的滷水發酸了怎麼解決?其實英雄哥以前的文章裡分享過完善的解決方案,但偏偏有人看不到,而茫目相信道聽途說,比如加鹼粉,結果徹底壞了一鍋養了幾個月的滷水還不知道什麼情況!這裡英雄哥再次強調,加鹼粉不但去除不了腥味,還會加速發酵使滷湯起泡發臭徹底玩完,其實最佳的解決辦法是每次滷製之後,舀出一部分老滷湯單獨保存,如果滷水不慎發酸,就倒掉一半壞掉的滷水,加入上一次貯存的老湯混合盛裝在一起,再加入高湯即可,然後下一次再舀出一部分混合老湯單獨保存,如此長期循環往復,則可防滷湯變質時無一點老滷湯而影響滷菜製作的情況,如果你沒有預先貯存的老滷湯,而滷水又發酸了,解決方案請翻看英雄哥以前的文章。

最後再來說一說香料的溶解特性,不同溶解特性的香料在滷水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滷水中常用的香料可分為水溶性、油溶性、醇溶性和兼容性,水溶性香辛料是指其有效成分能溶解於水中,進行散發增香;油溶性香料又稱脂溶性香料,是其有效成分能溶解於油中,進行增香,脂溶性香料只是經過浸泡還不能完全揮發出其全部功效,還要經過炒制。用油炒時要注意用小火低油溫,切忌猛火熱油把香料炒焦炒糊,下鍋時還要注意先後順序,出香慢的(如八角,桂皮,草果等)要先放,出香快的(如香茅草,百里香,香葉,孜然等)要後放,以使香料出香時間趨於一致,一般來講,出香快是因為顆粒小,出香慢是因為塊比較大,所以可將八角,桂皮,草果等敲碎後與出香快的香料一同下鍋;醇溶性香辛料是其有效成分能溶解於酒中,為使其香辛味充分散發,多以白酒浸泡;另外其實絕多數香辛料都具有兼容性,即是其香味成分既可以通過溶於水的形式呈現,也可以通過油或其他的形式呈現,這具體使用還得根據你的組方要求去設定香料的預處理方式。


樸樸愛美食


滷水具體怎麼使用怎麼保管呢?今天我給大家說一下。

1、凡是動物性原料在滷製前均需要先做焯水處理,否則原料直接下鍋後,會導致滷水急劇減少,從而造成菜品口味過鹹。

2、一鍋上好的滷水,應該經常滷製鮮味較濃的動物性原料,這樣才能增加滷水的鮮香味。有一句行話叫“滷水越老越好”,就是這個道理。

3、豬肉和雞鴨鵝兔這類鮮香味較濃的原料,應與異味較重的牛羊肉及各種動物下水,如肥腸原料分開使用滷水,以保證滷水和滷製菜品的質量。

4、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滷水的色澤、香味、鹹度以及湯汁是否充足等,一旦發現某方面有所減少應及時補上,就是我們說的“缺啥補啥”。

具體應該怎麼樣保管滷水滷水

1、滷水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留下少數原料或香料的殘渣,這時需要進行過濾,保證滷水質量。

2、滷水反覆使用後湯汁會變得比較濃稠雖然經過過濾,但還需要“清理”,用乾淨的動物血液與清水混合後,徐徐加入到燒沸的滷水中,這就是利用蛋白質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滷水中的雜質,使滷水變得清澈,講究一點的還要用瘦肉茸對滷水進行二次清掃。但需注意,每鍋滷水清掃次數不能過多,以免滷水失去鮮香味。

3、滷水中的浮油要經常打掉,最好是滷水表面保留薄薄的一層“油麵子”。否則油脂過多,容易使滷水變質,脂肪氧化變質所致。

4、滷水不使用時,應燒沸後放入搪瓷桶內,令其自然冷卻,不要隨意晃動。桶底還應墊上磚塊,以保持底部通風。若是夏天,滷水必須每天燒沸,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放入冷庫中存放。滷水長期不使用時,也應時長從冷庫裡取出燒沸,冷卻後再放入庫中。






回家咥美食


本人只從事粵菜。對滷味略知一二,說下個人觀點和大家共同探討。 說得不對的地方,望大家高抬貴手。

所謂滷。就是利用生抽及各種調味品和香料藥材製成滷水使食物致熟,讓食物入味。不同的區域和流派所用的香料藥材大致相同,只是份量和製作方法及調味各不一樣。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區域的氣候和口味各不相同,才有各種不同的味道和特色。北方味道要偏重些,湘,川,貴則以辛香,帶點麻,帶點辣。南方則以清淡為主。

和滷相似的就是浸。滷是先燒開滷鍋,然後轉小火致食物熟。浸是滷鍋燒開,關火浸泡致食物入味。所以分滷和浸滷。

說下廣東滷水:

廣式滷水大致分兩種。

1、潮州滷水

2、粵式滷水(珠三角一帶)

粵式滷水裡又有豉油滷水,可能有人會說,還有個白滷。但個人認為白滷就是白切,因為白滷沒有直接的滷水。白切雞有白切雞的水,貴妃雞有貴妃雞水,乳鴿有自己的,豬肚,鴨,等都有自己的專用水。在廚房裡白切類只能稱為水,不是滷水。

潮州滷水家用比例:

水:10斤 鹽:200克 生抽:500克,料酒100克,冰糖500克

南姜250克,香茅50克,

姜蔥蒜,幹蔥頭,西芹各50克(炸幹)

沙姜,八角,小茴,花椒,草果,香葉各10克。甘草,桂皮各15克。(適合滷鵝,五花肉,掌,翼,頭)。

潮州滷水鵝製作:

光鵝一隻(約2500克)

1、將鵝洗淨,焯水備用

2、將潮州滷水燒開,放入光鵝。再次燒開後轉小火滷一小時左右。(是否加蓋,隨意。因為潮州滷是生滷居多,長時間開火,滷水消耗比較大。所以經常要按比例補充調味,藥材和水。加蓋與否和食物關係不是很大,主要是怕蓋子上冷卻的水落進鍋中,影響滷鍋變味變色)。待熟取出砍件,淋上滷汁,用白醋加蒜沫伴食(簡易蘸料)。

粵式滷水家用比例:

水10斤,鹽250克,生抽750克,冰糖750克,料酒100克。

姜蔥蒜,幹蔥頭,西芹各50克(炸幹)

八角,花椒,白胡椒各15克。桂皮,陳皮,香葉,沙姜各25克。甘草30克,草果1顆。(適合滷豬肚,豬耳,豬舌等)。

粵式滷豬肚製作:

1、新鮮豬肚一個

2、將豬肚清洗乾淨,去掉油脂。

3、用小火煨50分鐘左右,(能插進筷子為度)。取出過清水至冷。

4、滷水燒開,放入豬肚,用竹籬蓋面,再用碟子壓實。(不建議加蓋。因為粵式滷是浸滷居多,要視滷水消耗度才補充調味,藥材和水。假如冷卻水落入,會變色變味,往後也不好存放)。中火再次燒開滷水,滷10分鐘關火。浸泡15分鐘取出。切片,用醋蒜伴食。

鼓油滷水家用比例:

生抽2500克,冰糖2500克,料酒2000克,

姜蔥蒜,幹蔥頭,西芹各100克(炸幹)

紅穀米30克,甘草,沙姜各20克,花椒,八角,陳皮各10克,桂皮,豆蒄各5克。(適合滷雞,乳鴿)

注意:鼓油滷不能燒開,開滷時要不停攪動,讓冰糖融化。

鼓油雞製作:

1、光雞一隻(約800~1000克)

2、將雞洗淨,焯水,過冷,控幹水。

3、滷水燒至蝦眼水放入雞。讓雞腔內注入滷水,提起,反覆2~3次。再次放入滷鍋裡,竹籬蓋面,碟子壓實。(不用加蓋。因為鼓油滷是精滷,起滷鍋時就沒有放水)。關火,浸滷15分鐘左右。待冷,砍件淋上滷汁,拌蜜糖食用。

所有滷鍋使用完後,應將其再次燒開,撇去面上雜質。讓其自然冷卻後加蓋,以免蓋子上的冷卻水落進滷水中,導致滷水變壞。

(以上滷水比例僅參考用)




村廚家味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問題看起來很尋常,但是大家的答案居然完全不一樣。

有的人說不用蓋子。因為做滷貨的鍋一般都比較大,蓋子蓋上去沒什麼效果,而且拿來拿去也很麻煩。

有的人是主張做滷味要蓋鍋蓋的。原因是:蓋上鍋蓋,可以避免水分的過度蒸發,提高成品含水量。說的再實際一點,那就是說,做出來的滷味重量更重,賣的錢更多。

另外還有人說,蓋上鍋蓋能讓滷水的香味處在一個密封的空間裡面,這樣子香味的濃度比較大,滷味更入味。了這麼多,那到底是蓋還是不蓋鍋蓋呢?

但是事實上卻是,做滷菜不需要蓋鍋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我是大偉


滷水製作一定是不蓋鍋蓋滷製的,滷水經反覆使用後湯汁會變得比較濃稠,雖經過濾,但還需“清掃”

講究一些的還要用瘦肉茸對滷水進行“清掃”。但需注意,每鍋滷水清掃的次數不能過多,以免滷水失去鮮香味。

1、凡動物性原料在滷製前均需先做氽水處理,否則原料直接下鍋後,會導致滷水急劇減少,從而造成菜品口味過鹹。

2、一鍋上好的滷水,應經常滷製鮮味較濃的動物性原料,有一句行話叫做“滷水越老越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4、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滷水的色澤、香味即我們常說的“缺啥補啥”。










農家小廚房


不能!滷菜在滷好東西后千萬不能蓋蓋子。

滷菜滷好後為了增加滷菜味道和增加滷菜的份量,一般都會在滷鍋裡浸泡一段時間,蓋上蓋子後滷鍋裡的蒸氣會附在鍋蓋裡面形成很多的小水珠,水珠又會流入鍋中,而這時候滷鍋下面火一般都關了,不會繼續加熱了,涼的水珠進入滷湯後會把滷水弄變質變酸。

有好多新手在做滷菜時時不時地會把滷水弄酸,就是這個原因,當然滷水變酸也還有其它的原因,暫時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如果一定要加蓋,那就要等滷水全部涼透後再蓋蓋子,這樣才不會搞壞滷水,但是這樣也沒什麼作用,因為滷水一般都要一天加一次熱的,所以儘量不要在滷鍋上加蓋!


閒聊呱蛋


不用蓋才好.正在滷東西或在浸泡中,如果你蓋上去,對滷鍋裡東西和藥材蒸發不起作用,影響品質色.香味道。還有蒸起水珠滴在滷鍋滷水會變酸味。




美麗朝陽之一


要蓋蓋子,浮在湯汁上面最好還要加個篦子。讓食物充分吸收滷料的香味。更加可口。




韓記622


我做廚師有三年了,咱們平時滷水不能蓋蓋子,因為滷製東西的時候,會產生水蒸氣,蓋上蓋子,鍋裡熱,外面涼,蓋子上會有水珠,水珠迴流鍋裡,滷水就酸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b0de67ba8f640f1ac33ef8575e2a5d6\

小路話生活


不需要的吧。平時買大腸,滷肉的時候,不都是一個大鍋不停的往裡面放肉嗎?哪裡有蓋蓋子的,再說裡面都是高湯滷水,蓋著蓋子不是有蒸汽嗎,時間太長的話,水蒸氣不都浸到肉裡了,影響口感吧?反正,我們這邊都不蓋蓋子,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