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一套的酒店公寓,8年回本,說有獨立產權,請問,值得投資麼?

莎姐888


不請自來。筆者不是很看好這樣的投資,題主投資酒店式公寓需要謹慎,理由如下:

1.回報率。22萬的公寓,承諾8年回本,有獨立產權。年租金2.75萬元,年投資回報率高達12.5%。這樣回報率令人感覺恐怖,目前保本類的理財投資只有4%-5%左右的收益率;信託行業2018年的平平均回報率在7.8%;全球最高的租售比是在美國達拉斯7.235%,而中國北上廣深的平均租售比只有2%不到,請問12.5%的回報率是正常的嗎?

2.變現能力。酒店式公寓的變下能力幾乎為0,一般買入後,只能持有到最後,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其實也挺麻煩的。

3.生活成本。酒店式公寓一般是商水商電、中央空調的耗電特別巨大、沒有學區、不能落戶,這就造成了酒店式公寓的生活成本極高。筆者的朋友就有購買過酒店式公寓的,夏天開20天的空調,800多的電費真的是令人乍舌。

4.租期不可持續。不要聽開發商的忽悠,什麼返祖,這些基本都是騙人的。真的有那麼好的收益,開放商為什麼要賣給你?自己拿去做抵押,利率比12.5%低多了,中間的利差為什麼要給你賺?他自己賺不是更好嗎?


綜上所述,這個酒店式公寓的投資項目,在筆者這裡是行不通的,身邊也有好多人購買酒店式公寓,最後實際的年化回報率在6%都不到,上百萬的酒店式公寓,還是國內前5的的房地產開發商的作品,一樣是經營不善,不了了之。


小黑看財經


出租收益很高,長期持有吃租金是最好最穩妥的被動收入,買個20套,每月收租就財務自由了。我租房的上海房東租給我160平方房子,一開始4500一個月,幾年後5500,後來賣出550萬,買了寧波一層20間酒店公寓出租,她很抱歉對我說,這個房子租給我才5500,寧波20個酒店公寓可以一個月收幾萬,我覺得房東阿姨真的很厲害,她不像周星馳裡包租婆,她非常面善慈祥,我很懷念她


iPromise寶貝誕辰禮策劃師


8年回本肯定是騙人的。我從事房地產行業也有五年了,從來沒有聽說這麼高的回報率,除了小產權房沒有證的那種。前幾年總價低的時候公寓最多說是6%的回報率,後來市場漲價行情好沒有算在裡面,因為誰也無法預測,當時買的到現在肯定是不止6%的回報率了。現在買房投資在深圳都只能說4%的回報率,5%都不敢說。8年回本那回報得12.5%啊,這是抱金磚啊,反正我是不信的。


明月心834


因為問題當中沒說清楚,回本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要分幾種情況來討論。

01,返租

返租銷售是現在常見的一種方法,比如說這套公寓22萬,買了之後,就籤一個出租的委託管理合同,有某一個酒店管理公司代為出租,並且承諾每年返回一定的租金。

這些租金加起來,8年可以拿回22萬,這是其中一種,最大的可能,就是所謂的回本。

這一種方式,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誰能保證,你未來的8年都可以拿到租金。

賣公寓給你的是地產商,收你錢的是地產商。而跟你籤返租合同的是酒店管理公司,也就是說未來有這家酒店管理公司給你租金。萬一哪天他經營不下去,沒有租金給你了,你也沒辦法再找地產商拿回自己的錢。

而這家酒店管理公司,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是可以破產的,就算你打贏了官司,你也一樣沒錢拿。

02,回購

也有另外一種返本方式是這樣的,賣給你的時候承諾,8年之後如果沒漲,會以原價買回來。

這個跟上面說的返租形式是一樣的。你要看清楚,跟你籤合同的是誰。

賣給你的是地產商,收錢的也是地產商,簽約保證回購的,一般不是地產商,可能是物業管理,可能是銷售代理,甚至可能是一個沒跟你說,你也沒聽過的機構。

這樣的方式,誰保證8年後,這個公司有錢給你回購,甚至這個公司什麼時候註銷了你也不知道。

03,位置

所以這些公寓是否能投資位置就成為了關鍵。

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如果自己出租,收益率怎麼樣?是否值得投資?

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要聽銷售中介跟你講的租金,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到附近的中介,以租客的身份瞭解一下市場價格,當然了,偷懶的話,也可以通過手機上網瞭解一下,但是這一個你要打個折扣。

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能找到一些業主,看看他們的出租情況怎麼樣?這就需要找一些附近的業主群,但是為了投資,為了不虧錢,花點這些心思是值得的。

04,總結

簡單的說,基本是不靠譜的,一定要自己留個心眼。

其實投資理財也沒有多複雜,很多人只是欠缺一些經驗,經驗有些來自於我自己的親自操作,有些來自於我的學員的案例,關注我,在後臺菜單你可以看到更多文章,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教訓。


財說得明白


我專業銷售公寓產品,22萬一間的公寓在佛山限購區域只能買到20/25年左右的使用權,不可能有獨立產權,如果在廣州,或者一線大城市更不可能22萬能買到產權,我表示懷疑?酒店包租8年回本,這個水份很大,基本都是按照最高標準的空間給你計算的,開發商如果沒有實力這種產品分險很大,投資物業靠租金回報的產品,其實是不划算的,只有好地段住宅或者別墅產品,有升值空間的價值比較靠譜!謝謝!


淘房先生


22萬一套的酒店公寓,8年回本,每年收入2.75萬元,換算成年租金回報率就是12.5%,值得投資嗎?如果能夠實現的話當然值得投資,因為投資回報率遠遠跑贏銀行理財、跑贏通脹,但是這樣的“好事”很大可能就是個挖好的坑。

目前正規的理財,超過6%的收益都會有損失部分或全部本金的風險,一間總價20來萬的酒店公寓,竟然承諾12.5%的回報率,題主覺得有可能嗎?這樣高的回報率存在極大風險,如果是以託管返租的形式“實現”,則印證了我的推測。

何為託管返租?就是一些實力不濟的開發商為吸引購房者投資,打著很響亮的招牌,比如與某個知名的世界級五星酒店合作,每年返租多少多少,甚至開出8%~15%不等的返租率加速資金回籠,而一旦購房者入套,接下來就是由購房者與運營公司簽訂合同,甚至有的開發商還會提供第三方擔保。

實際情況是,要麼房子在建設的過程中,因為受到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導致酒店價格下降,無法兌現承諾的收益率,開發商和運營公司又承擔不起相應的損失,工程不得不爛尾;要麼在投入運營的過程中,同樣因為市場波動導致酒店經營虧損無法兌現承諾。

遇到此類情況,當購房者去找開發商清算的時候,要麼開發商以破產為要挾破罐子破摔,要麼運營公司宣佈破產或早已易主,投資者的權益最終無法得到保障。

至於有沒有獨立產權根本無關緊要,託管返租式酒店本身就是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一旦因虧損導致破產,即便購房者擁有獨立產權,也會孤掌難鳴,無法恢復運營,租不出去也賣不掉。


抽時間來看看


酒店公寓,可以理解是一家酒店裡的各個套間房,然後賣給你嗎?

以前電視播過新聞,那個是假的,說是蓋一個度假酒店,酒店內有度假旅遊項目,然後讓你當業主,這套房,平時出租,可以掙返利,酒店方做託管。房主要來度假了,只要付點服務費就能住。一般是蓋著個工地的模樣就是出售,8年回本對不對,他蓋個一年兩年,期間每月正常返利,然後就爛尾了。你陷入無盡頭的申訴道路上。。

另外你說的有產權,那應該是正常的商品公寓。得看是現房還是期房,什麼地段。最怕遇上了非法集資的調調,拿錢就跑路的。再說,22萬能買到的產權公寓,是什麼地段呢、他這個8年回本是口頭承諾嗎?有無公司託管,現在一線城市的人才公寓很流行這種,找業主買房,然後物業幫你租出去的。人家是不愁客源的。但是也不可能8年回本。


千人廠的禁菸督導員


題主問題實際是問"酒店公寓“是否值得投資?

我個人建議,謹慎考慮投資,原因如下:

  • 公寓是商住性質,交易稅費高,後期轉讓稅費也高,這個成本要你自己核算下

  • 說的幾年回本,是商家的口頭宣傳,一旦以後他們承諾宣傳如果以後實現不了,你靠什麼來約束開發商的行為?

  • 假定開發商宣傳有效,22萬8年回本,相當於10%以上年收益,這個收益率的確是很吸引人的,但吸引人不見得這個項目一定會可靠。

  • 酒店式公寓,一般是提交給專門的公寓管理集團整合起來運營,這個需要你自己考察下你們當地是不是旅遊城市,當地的酒店業務量如何,當地的整個出租及民宿市場如何?再看下這個酒店公寓的位置看是否有沒有持續的人流保證。


知己知彼,瞭解越多,才能最後對你的決策起的相對可靠的保證!


陽光侃房


100%是騙局!不要信!現在沒有任何的投資是可以承諾保本的,他說的八年回本絕對的口說無憑!任何不談風險只談收益的投資都是騙局!你記住這句話就夠了!

另外,你要知道,如果真的有八年就能保證回本的投資項目,不會找到你這個外行來投資。現在投資環境那麼差,真有這麼靠譜的項目,早被有錢人自己拿下了,不可能讓你還有機會知道這樣的消息,也不可能還需要你來投資。

所以認清現實,只談收益不談風險的投資都是騙局,而真正靠譜的項目都不會找外行人投資。


讀毒獨310


這個問題本身很好回答:假如你說的都能實現,22萬買下來,8年回本,自身有獨立產權,這當然值得投資啊。即使按照複利再投資的模式,也相當於年收益9%,相當於銀行理財收益率的兩倍,完全跑贏通脹了。

問題是,我們投資者必須考慮投資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能不能堅持8年。

這是最直接的一個問題,能堅持的話,起碼本回來了,而且,很有可能繼續下去。這個租金如果是實實在在的商家在出,8年過去足以說明這裡有人氣了。如果是開發商或運營商在支付,能堅持到8年,實際上也肯定是市場租金已經達到了水準,甚至高於你們之間約定的回報水平。

常見的風險是堅持不了8年,往往是第二年第三年就出問題了。近年來商業地產銷售慘淡,大量開發商為了吸引人購買,設計了若干年返租的條款。這很可能只是一個幌子,一旦經營不善,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第二,獨立性強不強。

酒店公寓,我理解是做了酒店的公寓,它的用途是受限的。換句話說,就算你有獨立的房產證,在運營時還是要服從整體的。

如果這個獨立產權並不存在,那就更加麻煩了,這種公寓一般不推薦購買。

第三,稅費問題。

酒店式公寓,絕大部分地區作為非住宅來對待,因此跟住房不同,稅費方面沒有優惠,負擔較重。尤其是在下一次轉讓的環節差異很大,你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舉個例子,同樣以100萬購買一套住房和酒店式公寓,5年後以201萬出售:住房只需要賣方繳納約1個點個人所得稅、買方繳納最高4個點契稅即可,稅收不超過10萬。酒店式公寓則需要繳納10.6萬的增值稅及附加,40萬土地增值稅,約20萬個稅,最少4萬契稅,印花稅金額小不計,稅收至少74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