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人飄萍,兄弟情慘烈”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天涯路客J


亂世人漂萍,兄弟情慘烈

不得不說到的一部電影《喋血街頭》

劇中逃難的細榮、阿B、輝仔三兄弟從小在石殎尾陡置區一同成長,情同手足,雖然各人家境貧困,年輕的心卻從沒有失去對將來的幻想與憧憬。之後三兄弟一同前往越南掘金,大賺一筆而光榮返鄉(期間阿輝和阿B還涉及一宗命案),在經歷了黑幫的血腥背叛、險遭越共屠殺的逃亡遭遇中,三人的友情則逐漸破裂……

令人難忘的兄弟情義

乍一看骨子裡滿是兄弟情深

實則內核充滿背叛和復仇

劇中完美的解釋了亂世人漂萍,兄弟情慘烈,有人為了利益而背叛,有人為了性命而背叛,有句話說的好,患難見真情,什麼是兄弟情深,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檢驗,人的墮落自私很容易揭露人性的弱點。

富貴同享,患難分離。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可見亂世之中,家破人亡,兄弟反目,妻離子散是常有的事。

人天性自私,人生在世,聰明的人才會懂得保存自己

  


嘯清風


亂世人飄萍,兄弟情慘烈。要理解這句話最好的方式是去看吳宇森的《英雄本色》!


電影《英雄本色》觸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與報仇雪恨之情,堪稱多情而善感之作。俠肝義膽,豪情萬丈,句句金言,幕幕動人,子彈芭蕾,暴力美學,義薄雲天,熱血沸騰。影片成功地將江湖兄弟情與親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結在一起,體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通過這些人際關係的衝突,影片通過成功的煽情手法使影片更具觀賞性。該片掀起了一股"英雄片狂潮",對香港電影的發展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吳宇森將魄度給了狄龍,將靈巧給了張國榮,而將如同香港夜景一般璀璨難忘的魅力給了周潤發。三角英豪無論官匪,都有一根原則的硬骨也都有一脈血性的溫柔。如教科書一般工整舒適的場面調度與攝影運動是電影人的匠心,而每一個演員的特寫都看得出英雄本色的靈魂。重新看《英雄本色》,吳宇森暴力美學電影裡的江湖氣是縈繞如初的。當在沒有了年少時的莽撞之後,英雄本色,並非“掌握自己的命運就是神”的小馬哥,而是:勇敢接受新生! 豪哥說出那句“我不做大哥很久了”全廳爆笑,或許真的,再也不是你我的時代:再也不會有小馬那樣重情重義的兄弟,再也不會有豪哥那樣以己渡人的手足,再也沒有吳宇森那樣戴著圓框眼鏡的警察,更沒有人再會明目張膽的掛出安迪沃霍爾的圖畫;誰都在無奈,誰都在惋惜,正如那首《當年情》。那時張國榮還像個孩子,面容光潔,笑靨燦爛,跨著摩托意氣風發,一如他正在追趕譚詠麟的腳步。他為這部片帶來了不一樣的活力和層次,更有一首當年情唱得人如醉如痴。

電影中的槍戰場面很血腥,有吳宇森一貫的流水行雲的瀟灑。看完才知道原來發哥並不是第一男主角,第一男主角是狄龍。可是小馬哥的形象卻深刻地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單槍匹馬去為豪哥報仇那段簡直是有型得不得了,可惜後來瘸了。現在看《英雄本色》依然是很經典的香港警匪片,阿豪、阿杰、小馬哥,三大主角角色塑造的很豐滿,改過自新的黑幫哥哥和在警察局工作的弟弟之間感情變化戲劇衝突十足,阿豪與小馬哥之間的兄弟義氣令人動容稱讚,親兄弟的重歸於好和小馬哥的有情有義是影片最感人、最精彩的地方。 

多年後吳宇森說:“在我最失意、失落,曾經一度被人認為已經落伍;也在我最要肯定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時候,徐克大力支持我重拍龍剛導演的六十年代名作《英雄本色》。而在拍攝期間,許多時候,我都能從周潤發、狄龍、張國榮和徐克之間,看到我自己,同時也更加了解別人,也終於,我能夠在影片中找回了我的尊嚴。雖然如此,我可不自視為英雄,我只不過重視友情,曉得凡事感激。”

兄弟倆分別前最後一次見面,張國榮穿著藍色的毛衣,氣宇軒昂,和同僚打打鬧鬧,海風吹亂他的頭髮,他笑容恣意,奔跑在陽光下。而狄龍,要去赴死,他交代弟弟,要好好照顧身體。一時間,當個好人,是多麼珍貴的事。一曲《當年情》, 至今猶未已。我如果有嚮往,男人間的友誼是我向往的。它不是兄弟情誼,它比兄弟情誼昇華一些。它是綜合著男人最好的質感部分,放進時間之爐裡燃燒到白熱化時的焰青光輝!


自古忠孝難兩全,過時的英雄,垂死掙扎,結局陽光。調度上堪稱經典,營養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同類型裡的母題級別範本。一邊是親兄弟,一邊是真朋友,兩難只能保一個,遺憾吳宇森太仁慈。當時陷入低谷的狄龍真的是很拼。狄龍年輕時候的確很帥,一直以為這部電影只是發哥在耍帥,原來不是。狄龍和發哥三年後重逢那場戲淚目,發哥表情太到位,影帝!大佬都是好大佬,想起旺角卡門裡面的華仔了。那個年代的片子是不是都用誇張肢體語言表現,有點做作,不過哥哥的眼神戲依然十分到位。

在電影《英雄本色》中,小馬哥雖然還沒演多久就變成了瘸子,少了幾分瀟灑,但氣場卻一點也沒丟,槍法也一點不差。周潤發在本片中飾演的小馬哥,可謂是塑造了一代傳奇角色。張國榮就顯得青澀很多,但依然充滿陽光與帥氣。同時這也是吳宇森式暴力美學的開篇之作。用現代的眼光看劇情可能會覺得簡單老套了點,但經典就是經典,永遠值得推敲與回憶!


看過86版的《英雄本色》之後我想就沒必要再去看最新版的了,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我認為這一版的《英雄本色》已經做到了不可被超越。兄弟情與江湖道義讓這部電影全程人物之間充滿了衝突戲,從親兄弟到黑社會內部,無一不是情感和勢力的矛盾點,也正是因此,影片才能全程讓觀眾對宋子豪這個昔日黑道大哥產生同情,即便他曾是個壞人,可就是不會恨他。超喜歡這裡面周潤發的演繹,拿出近幾年發哥出演的角色和小馬哥一比簡直就是天地之差。電影中有一幕是跛腿的小馬哥在路邊擦完車彎腰撿起阿成丟在地上的鈔票,還有坐在倉庫角落一個人吃盒飯時面部的特寫,與影片開頭鈔票點菸的春風得意樣相對比,簡直讓人分分鐘落下淚來。

一個時代的標誌,永遠的一個標杆,打破了以往江湖片的舊套路,充滿了導演和發哥的內心吶喊,那種不服輸似的煙花綻放,那種壓抑後爆發的兄弟情深,創造了最經典完美的英雄形象,和以前電影比,英雄更像人,有情還有情緒,和以後電影比,英雄還是英雄,沒有糾結黑暗!經典值得懷念!


天天讀詩


飄萍又稱浮萍,是一種水面上生長的植物,有鬚根,常常隨波逐流,漂流不定。因此表達情感含蓄的古人喜歡用其來表示自己身世不定,就如這浮萍一般。

亂世人飄萍這句話很精煉的描述了在亂世之中,我命由天不由我得無奈。軍閥混戰,平常百姓慘遭牽連,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現狀。也有人說亂世出英雄,但更多的是像梁山108好漢這樣的,之前家庭幸福闔家歡樂。而今家破人亡,苦於生計,生不由己而上山當土匪。即使像宋江僥倖爬上高位,也擺脫不了亂世的支配,前有朝廷貪官竭力剿之,後有平常百姓危言聳聽,遭受無辜的辱罵,即使從來不做壞事,甚至行俠仗義、劫富濟貧,也逃不出亂世的支配。一切都是生不由己而為之。如果社會和諧,免於牽連,則誰會放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常日子,上山當土匪呢?

再看後一句“兄弟情慘烈”,我們常說要尊老愛幼,彼此謙讓,經常有孔融讓梨之類的例子讓我們學習,要我們把別人放心上,不能只求自己快樂,要有仁者之心。但以上種種都要在和平盛世才能成立。戰爭年代,手無寸鐵的百姓,就如螻蟻一般,任人踐踏,想要保命就必須逃難,這就導致農田荒廢,食物匱乏。不得不說,人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道德標誌和自我約束力幾乎趨於零,因此為一口吃的,往日情深義重的兄弟而今兄弟相殘、彼此出賣、甚至彼此傷害者不勝枚舉。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之境地,為了活命,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兄弟情慘烈,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人人情慘慼”。

也許咋們生活在這盛世之中,不覺人心的底線是什麼,但你看看現今的敘利亞,弱國無外交,歐美國家對其的欺辱如何?咱們也曾經歷過,所以看到“亂世人飄萍,兄弟情慘烈”,我們更應該不忘歷史,愛護我們的國家。才能不重蹈覆轍。


老師的推薦


出自“喋血街頭”逃難的細榮、阿B、輝仔三兄弟從小在石殎尾陡置區一同成長,情同手足,雖然各人家境貧困,年輕的心卻從沒有失去對將來的幻想與憧憬。之後三兄弟一同前往越南掘金,大賺一筆而光榮返鄉(期間阿輝和阿B還涉及一宗命案),在經歷了黑幫的血腥背叛、險遭越共屠殺的逃亡遭遇中,三人的友情則逐漸破裂,甚至反目成仇。


寫作背景其實是在近代黑社會的動亂之下,沒辦法置身事外,是則亂世,處於當時背景之下,生存變成了第一規則,螻蟻尚且偷生,所以背景決定了結局


河洛之神


生逢亂世,人如漂萍。漂萍,無根浮萍,無所可依。人與人感情淡薄,即使是親兄弟也會因一點利益而反目成仇,拔刀相向。

這說明環境不僅會影響人的生活質量,也是對人性的的碾壓與考驗。有人會因此變得六親不認,窮兇極惡;也有的人會初心不改,不易其志。


半支蓮6


亂世人漂萍 兄弟情慘烈

只有關係複雜的家庭/生活環境 才會讓自己置於亂世之中 在我看來現代社會中誰人不是處在亂世之中 只要自己沒本事 沒實力 別說親戚兄弟 有些父母也是帶有色眼鏡看人的

我自己的家族環境可以說是很貼合這句話了 說到底就是一句話 沒錢 你有的就是會亂世人漂萍 兄弟情慘烈 (這只是針對自己原生家庭的看法)


貳拾肆間


一個人人生在世,如果搞不好拿捏不準情感這個問題,就會意亂情迷,不知道你身邊有多少情人女人,而兄弟之間的情誼如果搞不好,相比外族來說爭鬥更為可怕。


永遠有多遠4714


朱重八於亂世成王,飛鳥盡良弓藏,朱元璋殺盡功臣。


冢虎種花


人若人逢亂世就如同浮萍一樣,四處漂泊,居無定所。有親人也不能相見。


寇米根


真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