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關於有效溝通有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個基督徒問神父:“神父,我可以在禱告的時候吸菸嗎?”

神父回答他:“當然不可以。禱告的時候必須非常虔誠,怎麼能吸菸呢?”

這個基督徒想了想,換了一種問法:“那請問神父,在吸菸的時候,我可以禱告嗎?”

神父的回答是:當然可以。孩子,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禱告。

同樣一件事情,選擇不同的問法,得到的答案居然截然不同,這就是溝通能力的體現。

聞名全球的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經說過:“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昂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

由此可見,溝通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甚至已經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大難題。

有的人性格內向,在尋求外界的幫助時不知道如何開口,甚至害怕求人;有的人性格外向,與人溝通時卻缺乏藝術性,把握不好尺度,很容易刺傷他人;有的人在公共場合說話時,語無倫次,甚至說話不分時宜、不分場合.......

尤其是職場溝通能裡更為重要,我們身邊不乏因為不會說話或說錯話得罪領導,甚至丟了飯碗的例子。好消息是,人的溝通能力是可以通過刻意訓練得到有效提升的,《共情溝通:征服人心的藝術》一書中分享了很多與人交流和溝通的核心觀念,涵蓋了大多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溝通問題,即通過技巧給人留下好印象,通過聊天創造好的氛圍,通過表達達到交流的目的,通過交流都到有效的溝通。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作者趙群輝很多人感到很陌生,但是說到“大飛老師”大家就會恍然大悟:

趙群輝:個人發展學會合夥人,《365天溝通力訓練營》總策劃,被學員稱為風趣幽默、可愛可親的“大飛老師”。他致力於用共情溝通解決99%的個人問題,以優質內容影響了數百萬學員;同時還是個人發展學會十餘檔溝通力課程的幕後推手,多檔課程成為喜馬拉雅、今日頭條、蜻蜓FM、荔枝微課等知識分享平臺爆款,總播放量破億。

這些課程的火爆和好評足以說明大飛老師分享的溝通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書中的溝通技巧吧。

一、求助之道:有舍有得,讓人心甘情願幫你忙的四種方法

現代社會是高度集成化的,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匯中對團隊協作的依賴性日益增強。很多時候,面臨一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便不得不開口尋求他人的幫助。而別人是否願意幫你,並不是面臨的情況有多緊急,而是看你如何表達需求。

1.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如果你時間很緊急,需要在排隊的複印店插隊,你會怎麼去尋求幫助呢?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做過一場實驗,證明準確地說出你當下最緊迫的需求,對求得幫助更有利。

  • “真抱歉打擾您,我這裡有五頁文件,能讓我先複印嗎?”
  • “真抱歉打擾你,我這裡有五頁急用的文件,能讓我先複印嗎?”

實驗證明:只加了“急用”兩個字,就有高達93%的人幾乎不假思索地把位置讓了出來。如果再加上“如果晚了,我可能會被辭退。”這樣的後果,那求助成功的概率會更大。

這就是給對方一個心理暗示,把對方不提供幫助所帶來的最壞結果告訴對方,由於人的共情性,將會提高求助成功的可能性。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2.恰當讚美對方

在求助時,適當地讚美,也就是讓對方知道,眼下這件事只有對方能幫忙——“非你不可”,這是一種變相的讚美。

比如是你被求助,聽到這樣的讚美:“這件事只有你能救我了”“只有你能幫我了。”時,你內心是否會感到一絲竊喜和得意?

通常來說,只要我們讚美的是對方真正具有的能力,那麼求助的成功率就會很高。

3.適當降低難度

如果是會給對方增添麻煩的事,那麼可以事先給對方提供方便,把“麻煩”對方的程度降到最低,將對方幫你時可能遇到的障礙都掃清了,對方就不好拒絕你了。

比如,你有一個創業項目,想讓人引薦業內的投資人。對方答應你了,如果只是做到讚美對方“幸虧遇到了您,否則我連投資圈的門檻都摸不到……”,可能事情也就止步於此了。

因為你的求助對象平時肯定很忙,他給你介紹時要給很多口舌的,每介紹一次,都要從頭說一遍。真的很麻煩吧!正確的做法是:

“謝謝您的肯定和 推薦,要不是認識了您,我肯定沒機會接觸投資圈。我稍後會吧這個項目額具體介紹和投資人可能感興趣的問題都整理好,打印幾份,然後再連同電子版一起發給您,時間合適的話,得麻煩您幫我轉交給投資人。謝謝您的幫忙,日後還要請您多多指教。”

對方本就有幫你的意願,你又安排得這麼周全,對方就更沒有理由拒絕你了。有時,你也可以將你的救助進行分解,把難度降低,也是可行的。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4.助人就是助己

交換有利條件,讓對方感到他幫你不僅不吃虧,也可以受益,也就是“雙贏”,也是非常有用的方

法。

舉個例子,小威家出了點事情,急需他回去處理,但單位正缺人手,領導同意請假,但是要找人代班。平時與小威要好的同事沒辦法幫忙,於是他去找了不是很熟的一個同事。

他先表明來意,對方沒有馬上拒絕,而是面露難色。小威立馬接著表明:自己請一個星期的假,下個月願意將他的班都代了,還會把自己的全勤獎也給對方。

見對方已經動搖了,小威接著說:“馬上快五一了,你正好可以跟五一小長假連在一起休,出去玩個痛快,怎麼樣?”這事就成了。

雖然對方幫你的初衷並不是要佔你的便宜,但如果剛好有一份額外的收益,那麼他就會樂意提供幫助。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二、感同身受,贏得人心的秘訣是我懂你

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人都這麼說,是因為想要做到感同身受真的太難了。但是,我們想要和人好好交流,進而達成一種親密的關係,就要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和對方感同身受。

如何才能做到感同身受呢?

1.不要急於說“我理解你”。

如果你從沒有經歷過對方遭遇的事情,那麼你就沒辦法完全體驗對方的感受,也就無法做到絕對的感同身受。

因此,當你大言不慚地說“都理解,都知道的”的時候,對方不但不會感到安慰,還會質疑你的真心。

其實,這時對方需要的並非理解,而是陪伴和包容。

比如, 對方說:“你知道面對這些有多難嗎?”你應該回答:“是啊,真的很難,你真的很不容易。”你要讓對方明白,你和他是平等的。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2.以對方的信念去思考

在理解對方的感受是,我們要試著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也就是以對方的信念去思考問題。要時刻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我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因為每個人的信念不同,同樣的事情造成的影響也就不一樣。

比如,同樣兩個人面對工作幾年還是沒有得到加薪升職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個工作非常努力,認為工作很重要,那他就會感到很強的挫敗感;另一個則認為工作只不過是餬口的工具,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那麼他就覺得加薪升職根本無所謂。

這時候,你只要耐心地傾聽對方把經歷和感受講出來,然後在此基礎上加以分析。分清楚這一點,你就能理解前者的失意,也能理解後者的淡定了。

注意,在提問的時候,不要主觀臆斷,要儘可能地保持客觀。當你明白了對方的想法,在心裡總結出“感受”,那你就是真的理解他了,而不是敷衍或臆測。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3.感同身受的目的不是為了感同身受

不要忘了感同深受的初衷:我們和對方感同身受,是藉此瞭解對方的心跡,從而讓雙方的交流更加順暢,最好還能給對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果對方想讓你理解自己,那麼他希望你理解的不僅是他的感受,同時還要明白他很想解決問題的心情。這時候,你提供的不能僅僅是安慰,還應該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4.把感受說出來,讓他更懂自己

我們在溝通時會覺得對方聽不懂自己在說什麼,好像自己怎麼說對方也不能理解自己,尤其是戀愛期間的男女常會有這種感覺。

因為我們知道感同身受不容易,那我們就要想一想了,是不是自己沒有把感受說出來,沒能正確吐露自己,甚至所謂的“溝通”只是在發洩情緒?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三、遇到分歧時,如何說服對方接受你?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很難遇到異口同聲、一致通過的情況,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觀點都有可能遇到反對,那麼這時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

1.聽清楚對方的觀點

在說服對方之前,要先認真聽一下對方的觀點,不要乍一聽對方和自己意見不同,就忙不迭地想要反駁和說服對方,做出錯誤的判斷。

想讓自己更有說服力,首先要學會傾聽,找到對方想要表達的根本意思。

在溝通時,不要總是去找區別,而是先找到你們的共同點。只有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才能更好地化解分歧。如果各方面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就很難真正說服對方。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2.通過“蜥蜴腦”法則,好好引導對方

蜥蜴腦法則:人的大腦分為三個層級,位於最外面的是大腦皮層,分管人的理性思維;中間一層的功能是處理作為哺乳動物的基本情緒;最內層的大腦,管理人類作為生物的最原始的本能,也是“蜥蜴腦”。

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還是具有動物屬性的, 即使在做出所謂“理性”判斷時,在最深處也都含有很多本能的動機。在說服對方時,可以想辦法和對方的“蜥蜴腦”達成共識。

我們先要改變對方的行動,而不是態度。先引導對方做一件事,然後通過時間的結果改變他原本的態度。

比如,對方認為川菜都是辣的,不好吃,你可以叫點不辣的川菜外賣,等對方吃完了再告訴他,剛才吃的是川菜。這時,對方就會明白自己的侷限性,從而改變對川菜的態度。

《共情溝通》掌握這些技巧,做會說話的人,有效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3.不要總想著改變對方的想法,你應該尊重對方的判斷力。

每個人都想根據自己的心意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被迫服從。

當你和同事有意見分歧時,你可以說:“我知道我們在這兒爭論都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為了進步。但是我曾經在這方面吃過虧,這些教訓都是我用自己的血淚換來的的經驗,我之所以提意見,就不想你像我一樣吃虧。”

接著,你再講一講自己的真實經歷,讓他自己做出判斷。這樣他才會覺得你真的是為了他好,而不是為了置氣或非要他聽你的。

除此之外,《共情溝通:征服人心的藝術》一書還介紹了分享了很多溝通技巧:如何說服他人、職場新人如何自我介紹、如何讀懂他人的言外之意、如何打圓場化解尷尬等等。對於在溝通方面不自信的你,絕對會大有收穫。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技巧是“圓滑世故”表現,其實並不然,因為如果通過我們說話時的一點小技巧,給身邊的朋友帶來幸福和歡笑,讓我們的工作效率再上一個臺階,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