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手機,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越來越多的人“機不離手”。不光是成年人,就連小孩子也常常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刷手機”。


前兩天去參加一個婚禮,宴席上,一個3歲多的孩子哭鬧不止,媽媽怎麼哄都沒用,最後使出“絕招”:扔給孩子一部手機,原本哭鬧不止的孩子立刻安靜下來。“手機還真管用哈”我試探性的問道。“百試百靈呢!我現在就用這種方式才能換來片刻的清淨”孩子媽媽嫌棄的說道。

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生活中,玩手機上癮的孩子比比皆是,手機就像“鴉片”一樣,讓孩子們越玩越上癮,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吃飯的時候要玩,上學放學的時候要玩,晚上睡覺也要玩,似乎“魂”都被手機給“勾走”了。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玩手機上癮後,一方面想孩子快點“恢復正常”,一方面又束手無策,方法都用盡了,孩子卻依然故我,心力交瘁的家長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孩子墮落。

為什麼孩子會玩手機上癮呢?原因有3個:

1、孩子生活的不愉快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學習成績下降,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玩手機上癮。但讓家長們疏忽的是,孩子之所以玩手機上癮、成績下降,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們在學校生活的不愉快,學習對他們來說是痛苦的,手機只不過是她們寄託情感的工具。

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有位寶媽曾在微博上發文求助:12歲的兒子玩手機上癮,每天都在家吃飯、睡覺、玩手機,跟他說話就發脾氣,他爸爸說要斷網,他竟然以離家出走來威脅。看著日漸墮落的兒子,父母除了捶胸頓足卻別無他法。但看完寶媽的長篇博文,也就明白了孩子為什麼會玩手機上癮了?原因有3個:

①因水土不服,不適應學校生活

孩子小學6年都跟著奶奶在北方老家生活,初中開始,就跟著爸媽轉學到南方的一所學校。剛到學校時,因為水土不服,孩子全身起紅疹子,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反反覆覆一直不好。最終,父母只能將孩子轉回到北方的老家。

②繁重的學習壓力,無法排解

來回轉校,再加上過敏導致孩子落下了很多課程,媽媽便給他報了各種補習班,繁重的學習壓力讓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可父母卻不當回事。看到期末考試成績下降很多時,父母不與孩子分析原因,反而是劈頭蓋臉的將孩子打了一頓,到初二時,孩子就直接不想學習了,整天拿著手機玩。

③沒有朋友,內心孤單

因為孩子是轉學過來,在新的學校沒有交到好朋友,內心孤單,在學校也沒有人可以說話,因此選擇了玩手機。

2、親子關係,缺乏父母的關愛

很多孩子上網,正是因為父母缺乏對孩子的關愛,父母與孩子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父母一味的給予孩子充沛的物質生活,卻常常忽視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玩手機上癮,從某一方面來說,就是孩子對現實生活、對父母的一種宣洩和依賴。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給予孩子物質的同時,也不要忽視情感。

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3、模仿父母玩手機

很多孩子玩手機上癮,其實與沉迷於手機的父母分不開。都說父母是原價,孩子是複印件,當複印件出現問題時,一定是作為原價的家長有問題。孩子之所以沉迷於手機,與家長疏於管教或自己的“言傳身教”有關。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孫亞靈說:“現在有很多家長對孩子沉迷手遊萬分焦慮,卻很少反思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看很多玩手機上癮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同樣愛玩手機的父母。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可以強制沒收手機嗎?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常見的處理方式大多是“強制沒收”、打罵或是放任不管,但結果大多是治標不治本,不僅沒有幫孩子戒掉手機癮,反而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友好發展。

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強制沒收手機:可能付出的代價更大,不僅會遭到孩子的怨恨,還想方設法的與父母“抗衡”,甚至出現偷到行為。

·打罵:試過的家長都知道,打罵對孩子不僅沒用,還讓孩子學會撒謊,甚至用發脾氣、威脅的方式來控制父母。

·放任不管:這個方法最不可取,家長的放任不管,只會讓孩子對手機越來越上癮。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很多國家的兒童機構都建議:

2歲前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3-6歲可以適當使用手機,一天不要超半個小時;

6-18歲每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應限制在2小時內。

法國新法案明確規定: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法國教育部部長明確表示:這一舉措,從2018年9月開始實施。

雖然我們國家就孩子玩手機還未明確禁止,但父母引起重視,在孩子對手機還未上癮時,就該正確的引導。而對於已上癮的孩子來說,父母要做的不是“完全禁止”,而是適當干預、引導合理利用。在如今這個信息發展迅速的社會,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也是不明智的。

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1、父母應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宜強勢打壓

很多玩手機上癮的孩子,都正處於心理叛逆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父母最好不要用父母的身份或用親子關係來威脅孩子。如“不許玩了;再玩就沒飯吃了”或“再玩,你就不是我兒子”等。這些方法不僅會讓親子關係觸礁,還會讓孩子更加對手機沉迷。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應與孩子好好協商,同時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與立場:一是每天規定玩多長時間如果違反,就得受到處罰;二是用朋友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比如玩完這局遊戲,就要去寫作業,可以嗎?

2、父母應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手機對於孩子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有利於孩子視野的開闊,身心的健康發展;用得不好,就會讓孩子成癮,甚至傷害孩子。父母應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積極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比如通過手機閱讀電子書籍、用手機搜索學習信息等。

孩子玩手機上癮?“打罵和沒收手機”都沒用,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3、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資源,讓孩子有事可做

很多孩子玩手機的初衷就是因為無事可做,用手機來打發時間。父母應為孩子多提供豐富的資源,比如閱讀的書籍、各種益智玩具、各種剪紙遊戲等,讓孩子即使不玩手機,也能找到很多可以做的事。

4、父母應做好榜樣,為孩子提供好的環境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很多愛刷手機的父母,即便陪著孩子,也僅僅是“陪著”,視線從未離開過手機,根本就沒有做好孩子的榜樣,反而給孩子提供了玩手機的環境。

孩子長期玩手機危害多多,不僅給孩子的身體造成了危害,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希望家長們都能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對於玩手機已成癮的孩子父母來說,想要戒掉手機癮,最好的辦法不是沒收手機、打罵,而是給予孩子理解和關愛,讓孩子在父母的關安中覺醒,從而根除手機癮。

今日話題互動:孩子玩手機上癮,到底是家長的錯還是孩子的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