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定位:安徽馬鞍山

文字:何豔

圖片拍攝:何豔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這是一個四線的江南小城,安靜、娟秀,宜居,有著山水詩都的美譽。

作為一個疫情分析報告上定位的低風險城市,為了杜絕危險的發生,各項防疫措施依然以“疫戰”的規格進行著,在未知的“對手實力”的戰役中,沒人敢懈怠。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對疫情的瞭解始於一月中下旬網絡上流傳的各種碎片式的信息。和這座城市裡的大多數人一樣,覺得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每次的世界各地的地震或其他自然災難,這種情緒出於同情心,而沒有危及自身的恐懼或者其他。

直到有一天,老張讓我看一張圖片,圖片是武漢的醫護人員已經換上了全副武裝的防護服。老張半開玩笑的說,這好像是生化危機裡的裝備,看來這場病,可能不簡單。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也是因為這張圖片的警示,老張迅速下單了一批N95口罩和空氣閥口罩。也是這批口罩支持著我們自疫情爆發到至今的工作和生活。

隨著鍾南山院士到達武漢,情況急轉直下。全國人民的心都為武漢這座城而揪緊。

同時,農曆新年也如期而至。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除夕夜的孩子們在朋友圈曬起小姐妹們戴著口罩過年的場景,此時的孩子們,多多少少覺得戴著口罩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不知,自此,戴口罩成為了一種日常。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年初三,華燈初上,空無一人的街頭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朝霞升起,無人無車的馬路,美麗而寂寥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小區門口開始設置疫情防控點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居民出入開始需要出門證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進入小區或其他公共場所需要測量體溫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體溫超過37.2攝氏度,就需要進行進一步觀察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雨中堅守在防疫抗疫崗位的志願者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作為生活物資供應的超市依然營業,入口設置了測體溫的檢查點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收銀員穿上了一次性雨衣當防護服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往日熱鬧的超市街,零星走過來補給的顧客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公共交通工具全面停了(公交車、出租車),共享單車成了大多數人出行的代步工具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環衛工人為了這座城市和人們的正常生活依然在辛勤的勞動著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沿街商鋪也用鐵皮柵欄圍了起來,電動車的店鋪在柵欄上粘貼了一張寫著“營業中”的指示牌,電動車的維修和售後服務依然在堅守著。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這座小城的地標建築之一的商場電子屏上打出“武漢加油”的圖文,這也是此時此刻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圖片故事:疫情下的小城

一起當志願者的同志在工作群裡的感慨

記得有句話說:打不敗你的,必然成就你!通過此次疫情,中華兒女的心,如此緊緊相擁!我們堅信,在這場人類與細菌的戰役中,中華兒女必然勝利。如此偉大而勇敢的民族,必然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祝願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審核:何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