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我是第一個進入中南醫院14樓重症病區的質控組長,每天不僅要把工作細節捋順,還要及時發現、整理並解決疑難問題,以便後續班次正常開展工作。昨晚躺在床上,腦中把穿脫防護服的流程回放,把工作制度、職責再次進行梳理。只有把各個工作要點熟記於心,才能有序工作,整夜幾乎都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


五點半早起,上班前兩小時喝水補充水分,以便七點半出門前能全部排洩掉。六點半吃飯,半分飽,以防穿上防護服憋悶出現噁心不適的問題,影響工作。七點穿好紙尿褲,臉上貼上水膠體,防止護目鏡、口罩帶子壓迫出現面部破潰,影響下個班次的防護。再次清點需要攜帶的物品,七點半出門,到酒店樓下就看到山大一院的楊輝老師在等候集合出發。


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每日上班,楊輝老師都會來接我們,並詢問大家吃飯、穿衣各方面。像母親一樣,擁抱著每一個人,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讓人倍感溫暖,信心滿滿。


八點準時進入23層清潔區,進行防護服的穿戴,“帽子三層,口罩兩層,護目鏡要壓緊口罩、防護服帽子的邊緣。”全副武裝,穿戴完畢後,瞬間就感覺頭上像帶了緊箍咒,四肢笨拙,汗似河水般一直從頭流到後背。之後,外勤老師會再次檢查我們防護是否到位,她們溫和的攥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手,有擔心,有鼓勵,那雙溫暖的手令人難忘。


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8點50分,一切妥當,我和護理部彩玲主任帶領著四個小夥伴:80後俊麗、敏敏,90後曉靚、婭婭,正式進入14層東區重症區開始工作,對病人病情、生活所需物品、藥品、物資等等逐一交接。

大家分工合作、職責明確,工作很順利。主任和我跟隨當班醫生開始查房,瞭解病人的病情,儘可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這裡的病人很孤獨,沒有家屬的陪伴,病情使他們焦慮、恐懼,我們只能耐心地安撫,鼓勵他們要有信心戰勝疾病。近距離的說說話,握手傳遞溫暖,早已忘記“新冠”,病人的感謝與信任,讓我覺得任何的付出都值得。


一上午打仗似的忙碌,穿梭在12個病房,不停的解決各種問題。護目鏡、三層手套增加了靜脈穿刺的難度,低頭穿刺,護目鏡裡的水就在鏡框裡晃動,一片朦朧,慢慢蹲下,水珠到了鏡框下邊,用眼睛平視,餘光觀察血管,根據解剖位置穿刺。穿刺成功,我和曉靚心中難以抑制的喜悅。


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臥床病人要按時翻身,防止皮膚的壓力性損傷,我帶領小夥伴們喊著“一二上,一二左,一二右”的口號完成翻身工作。雖然層層防護裝備使我們動作笨拙,但不能讓護理質量下降是我們的原則,該完成的工作必須完成。


詢問化驗結果、和大夫確定檢查時間、衛生間排氣扇有異響、添被子……各類問題紛至沓來,手足無措,對講機成了我的至密夥伴。


忙碌的工作使我忘記了身體的不適。下午一點,查對醫囑時,我才開始覺得憋悶、心慌,頭上的護目鏡鬆緊帶勒得頭疼,調整呼吸,慢慢靜下來,心中暗暗說:任務繁重,要堅持,我是帶刀行走“新冠江湖”的“小超”。


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下午兩點完成各類電子文書的書寫、費用錄入……兩點半,對講機裡傳來彩玲主任的聲音:“小郗,備床,準備接收五名患者。”我和中南醫院的紫薇老師迅速備床,兩點五十,拿著患者信息單,通過患者通道去接患者。


三點十五,見到患者,核對信息,接患者進入病區,通知醫生進行檢查……


四點三十,交接班完畢,走出汙染區……頭悶到嗡嗡作響,臉生疼到麻木,身上的汗由溼透到烘乾半潮溼又到溼漉漉的貼在身上。我努力打起十二分精神,協助隊裡四個小夥伴安全脫下防護服,才開始小心謹慎的按要求脫掉自己的防護服,強迫自己注意力集中……


四點五十,到達清潔區,夥伴們身心俱疲……


每日一薦200310:山高人為峰


七個半小時,我們克服一切困難,都堅持了下來。臉上、額頭的壓痕已顯出了血印,雙手發白,全是褶皺,彩玲主任、軍燕老師心疼地看著我們,特殊時期不能擁抱,只能在一米以外的地方給我們深深的抱抱……


在這裡每一位參加戰疫的戰友都竭盡全力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只為讓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早日康復出院。武大的早櫻芬芳四溢,絢爛的春天已然來臨,武漢自由呼吸的時刻就快到來,戰疫勝利還會遠嗎?


作者:郗超毅,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陽泉市第四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