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黨,總是會因為自己做了一道題,做對了,有好大的成就感怎麼辦,特別討厭自己這種想法,天天給自己洗腦?

馬雪毅


你真是個可愛的初三孩子!

正是奮鬥的年齡,你的這種做題有超大成就感的感受,是正向的感受,這種感受會轉化成自我激勵的力量,讓你不斷敢於挑戰自己,讓你不斷進步。所以,建議你不要抗拒這種感受,而是正視它。

做題可以給你帶來反饋,比如,做對題時,給你帶來滿足感,每做一題就可以感受到做對題帶來的感覺的美好。

這種感受,說明做題可以讓人到達一種心流的狀態。這種狀態讓你專注,不會注意到身邊的其他的事情,讓自己達到一種很快樂、很享受學習的狀態。

而且,做題讓你感受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在做題時,能夠感受到做題帶給你的價值感。

所以,我想說,你很棒!加油哦!祝你早日實現理想。


VC小家


初三黨,當看到這三個字腦海滿滿的回憶!首先回答下你的問題,攻克難題有成就感,我覺得並不是驕傲表現,恰恰相反它會激發我們學習的動力!讓我們向更大的難題衝刺!記得我們那時候是在我們鎮上上初中,住在學校裡,初三的時候,每天都會很早起床!尤其是冬天,還沒等開宿舍門,都會有大批人聚集在宿舍門口,微弱的路燈下看書,背單詞!感覺都特別認真!後來想想,真正記住的有多少呢😄那時候,記得連吃飯,跑操都得看著書,看著自己的做的小筆記😊甚是用功!那些都是我們記憶力抹不掉的甜蜜哈😊再想想那些夾在中間的傻事,哈哈,更是別有風趣……


農家大睿二妞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我激勵的習慣,我經常用這種方法,幫助那些厭學的學生。

你的這種習慣是怎麼養成的?可以分享給大家,讓更多的人受益。同時,分享也可以讓你自己更清楚的瞭解自己的這個習慣,以便打消自己對它的顧慮。

相比較你的這個習慣,你對這個習慣的“討厭”可能更有問題。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察到自己的這個習慣的?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討厭”這種習慣?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觸發了你的這種“討厭”?比如說被重要的人嘲諷,或者因為這種習慣而做出過什麼出格的事?

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你會發現,你根本不是討厭這種“成就感”,討厭的是另有它物。只是,這兩者經常一起出現,所以,讓你產生了一種誤判,認為你討厭的就是這種“成就感”。

比如說,有個青春期的小女孩,小時候她即使是做對一道很普通的題,她的爸爸媽媽也會對他說“你真棒”,久而久之,她每做完一道題,就會感覺自己“很棒”。但是,到了青春期,伴隨這種成就感而來的,還有一種認為自己好幼稚的觀念。所以,她討厭的不是成就感,而是自己的幼稚。


姜丁粽子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對初三黨,中考黨們的心理做一個簡單的剖析,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1,自信心不足,心態急,有點急功近利。

初三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有些學生覺得自己努力就能達到一個怎樣的狀態,結果可能並不盡如意,就會讓學生喪失信心。

2,心態慌亂,情緒焦慮。

有些同學在初三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非常焦急,老是覺得自己以前的知識沒有學好,擔心剩下的時間全用來複習都不夠用。

3,攻不下關,情緒焦慮。

一些初三同學表示,他們深知這一年的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同學發現,自己所得到的成績和付出的努力並不成正比,有的學科再怎麼去“攻”它,成績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試都考得“灰頭土臉”,久而久之,對這門學科只能束手無策了,甚至對它喪失了信心。

4,作息不當,效率不高。

5,面對父母的壓力,不能承受。

至於問題中的事情,我倒是認為這是一種簡單的樂觀精神,反而會給自己打氣,自我調節做的不錯,但不適用於經常性,中考黨還是要真正從學習和生活上得到平衡才是至關重要的:

1,放平心態,給自己進行一些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勵,比如在學習的地方寫一些小紙條,如:“踏踏實實複習,不急躁”;“請把注意力從擔心轉到學習活動上”;“不和別人比,只做自己該做的”等,這些小紙條會幫助穩定情緒,找回信心

2,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制定了合理的學習計劃,我們就會在學習上有條不紊,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什麼,還有哪些內容沒有完成,對於已經完成的學習任務還可以使我們形成學習成就感,會更加增強我們學習的信心

3,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們應多與老師、同學們交流溝通,善於從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勞逸結合 ,保證睡眠,合理利用時間,注重學習效率

5,學會與父母溝通,變對力為合力,變壓力為動力,挖潛力為實力

6,重視挫折教育,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返鄉老康助學


孩子,這是人之常情!努力過,思考過,學業必有精進,值得高興!學海遨遊苦亦樂。學無止境,學習道路上有無數的高峰等我們去攀登,所以我們必備勝不驕,敗不餒的堅強心,具備持久的恆心!勇往向前,把知識學精,學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才!我們要努力學習方不負韶華!


活著即是人間仙


這種感覺還不好?能擁有做題帶來的成就感,是一個學生,或者說成績好的學生非常快樂的事。

如果你有這種成就感,那我要先恭喜你,你有很大機會收穫學習的快樂;不過,我也要給你提個醒,你現在初三,等你步入高中,如果你成績更好,這種成就感會更大,可能有很多題,只有你一個人做上,那時的成就感會給你溢出感,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天賦,這是一種很可怕的事,當你覺得自己某一方面有天賦的時候,你的大腦會不自覺的產生“我在這方面是有自己的驕傲的,所以我不需要練習”這種感覺帶來的傷害很大

熱愛學習,擁有成就感,體會學習的樂趣,真的是人生幸事!






豐子笑侃世界


做題做對了有成就感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的想法,除了那些不在意成績的學生,只要是想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的每個學生每一天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只不過每個人的表現方式不一樣。

高三壓力大是事實,可能每個小時的心情都會不一樣,建議不要太在意一時的得失,儘量做到戒驕戒躁,以一種相對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道題的正確與否和每一次模考的成績。

另外,努力之外還要注意心理以及身體的健康,加油,努力了結果就不會差的👊


也長阿


很榮幸能夠收到邀請來回答你的問題

大家都是從那個時間過來的,初三了,如果不是五四學制今年就要開始考高中了,所以說應該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自己的學習當中,當然對於你所說的因為做對題就會感到有成就感,其實如果是適度的成就感反而會激起你學習的興趣,所以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儘可能把這種成就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大的動力去做題,你要想的是我都做出來一道題了,下一道題也一定要做出來,把所有的成就感就推到做出下一道題的動力中去,加油,相信你一定會在中考中考出一個好成績。



i科技源


我覺得應還保持這種感覺,繼續努力,或許會越來越好的。


獨留一份清白


初三黨,你好!我非常喜歡回答你的問題。因為首先你讓我覺得,你是一個很可愛的學生。你不僅能體會到解題中的成就感,同時你也學會了自我反思,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只是看起來這兩者形成了一種衝突,讓你一時之間陷入了煩惱中。我想,作為一名青少年來說,很多時候可能都會有一些莫名的煩惱,這是青少年發展階段一種正常的心理過程。比如有的時候,明明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大家面前卻不敢表達。甚至有的時候自卑和自傲也會常常伴隨著一起出現。

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為大多數學生可能都會認為學習是一種壓力而非樂趣。成就感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珍貴的一種體驗,它會不斷激發我們的興趣,保持一種長久探索的動力,也是我們不斷超越自己的一個寶器。相信很多在某些專業領域有特別貢獻的人,都會在鑽研的過程中不斷地尋求和獲得這種成就感,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至於說討厭自己這樣的想法,可能你在尋求自我和他人認同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困惑。這個階段我們對自己的評估是不足和偏頗的,常常需要依賴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所以,有時候你所擔心和討厭的並不一定是錯誤和不應該的。保持對於成就感的體驗,相信對於你未來的發展會更有幫助,同時,你也會隨著年齡和經歷的成長,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會越來越充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