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在咸陽,有一樣美食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它體現了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

也引得眾多吃貨

口水連連~~

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攪團”因其製作方法而得名,通俗點說,就是用麵粉在鍋裡煎熬攪拌成團的麵糊糊。攪團的發源地在陝西關中,最早或源於先秦。民間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在陝西岐山屯兵墾田,發明了攪團,深受士兵喜愛,美其名曰“水圍城”。此後廣為流傳至陝北、甘肅、寧夏、四川等地,逐漸成為傳統的吃食。

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攪團要好,七十二攪。”力道和火候到了,才能保證絕佳的口感。滾水裡加麵粉,大火邊燒邊攪,攪時執一根細長擀麵杖,一頭在鍋底,一頭在主婦手中,順著一個方向迅速攪動,鍋裡泛起一串串氣泡,攪出一圈圈圓印兒,直攪得胳膊發酸,頭上冒汗,鍋裡面糊粘成團,頭道工序始成,蓋鍋蓋,換小火,燒至熟透,開鍋,糧食原始的香味瞬間漫溢而出。

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攪團的做法單一,但吃法卻並不單調,可涼吃,也可加湯熱吃,還能炒著吃,也可以“漏魚魚”涼拌吃。打一鍋攪團,就能擺一桌不重樣的“攪團宴”,光看著就能讓人垂涎三尺。對吃慣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的人來說,一碗粗糧攪團便是一頓美味。

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嚐遍米麵魚蝦美食百味

最令人難忘的

還是家鄉那碗香噴噴的攪團!

充滿咸陽家鄉味道的關中民間食譜——攪團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