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與工業4.0結合會有怎樣的火花?

小小邁克


5G倡導萬物互聯,從人到物在信息的連接下會越發的便利。傳統意義上的工業產品很大程度上是要靠企業經驗者的歷史經驗和歷年銷售記錄來制定下一年度的生產計劃,這往往有很大的主觀性。5G則大大改變這一現象,高速互聯的背後是需求信息的準確反映。市場對工業產品的總需求量會直觀闡明,現有市場有多少同類競企,同行價格如何,消費者對商品優劣點的看法,這些只要是重視需求信息的企業主只要重視收集利用,藉助5G是完全可以做到。消費信息的透明化,將很大的減少企業盲目看空市場的分險。

5G時代的全面發展,也必然會帶來機器人技術的革新。過去,工業追求利潤是依靠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來獲得利潤。但5G下,企業對生產機器人的控制會更加便利。每條生產線上,每個崗位機器人的工作狀態、工作產能都會實時反映在企業的信息數據中心,最大限度利用好崗位機器人的生產能力。相比現階段對崗位機器人的工作狀態需要依靠人力來檢測,高效率的同時也會帶來商業利潤的最大化。但這裡有個問題,即5G與機器人在工業上所帶來的的紅利必然會伴隨著同類工業產品社會總成本的降低而消失。因此,把握市場先機,誰先通過強大的資金鍊來儘可能擴大布局機器人加入工業產品的生產規模,誰就把握市場先機,誰就能在一系列同類競爭產業中脫穎而出。


科息快創


5G和工業互聯網之間的關係,主要集中在接入層。

高連接速率、超低網絡延時、海量終端接入、高可靠性,都是5G所具備的優點。這些優點,將非常有利於5G替代現有的廠區物聯網通信技術,尤其是Wi-Fi,藍牙等短距離通信技術。

一些以往受限於網絡接入而不能實現的場景,在5G的加持下,都變得可行。

例如,高精度機械臂加工。如果採用5G對機械臂進行遠程控制,時延將縮短到1ms,可以很好地滿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也只有通過雲計算,才能讓更多的企業員工及管理者接入,去使用工業互聯網。也能夠讓開發者有更大的空間,去設計更好的應用。

雲計算還可以為企業與企業之間,工廠與供應鏈之間,工廠與經銷商之間,提供接口,進行指定數據的共享。

甚至還能提供工廠與最終消費者用戶之間的接口,方便用戶對產品進行個性化定製。

再來看看大數據。

前面我們一直都在說數據,不過數據和大數據是兩回事。

大家都知道,消費物聯網的大數據很大,例如購物數據,出行數據等。但是,實際上,工業互聯網產生的數據量,遠遠超過消費物聯網。

舉個例子吧,波音飛機發動機30分鐘內產生的數據,就有10TB,我們普通臺式機2TB的硬盤,需要5塊才能裝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