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如果您喜歡古建築,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建築,請關注作者頭條號

“古建築設計師”後面長期更新中華民族建築文化,如果您有古建築設計項目,文物修繕設計,寺廟規劃設計,仿古街改造項目,祠堂項目等仿古建設計及施工請關注並私信作者,請認準古建築設計師,專項古建築設計二十年!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春秋時期的墨子說過: “宮室之法,高足以避潤溼,中足以御風寒,上足以待霜雪,牆足以別男女。”這種“依禮建房”的原則,成就了中國最古老的民居建築,出現了“宮室”“第宅”“舍”等不同等級的建築式。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佈局完整的木構架院落式建築一四合院,這是中國建築最突出、最根本的特點,是中原建築的代表。 從遼代開始,北京就逐步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到了元代,確立了北京城的規劃格局,經過明清兩代這種格局不斷髮展和完善。 北京四合院住宅是三千多年庭院式住宅的終極展現,從元代逐步完善,到明清兩代得到繁榮,民國時期又得以發展。 北京四合院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其建築格局經歷了精煉、強化和調整的過程,最終形成了佈局有理、內外有別、主次有序、開合有度的四合院院落。 北京四合院這種一門一戶的獨立院落,運用空間的閉合和房屋的等級性等展現著封建社會的禮法秩序,具有中國本土文化的典型特徵。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1四合院建築樣式
北京四合院由基本建築單元組成規模不同的院落,其大小相差懸殊。基本組成單元稱為“一進四合院”,即是由四面房屋圍合而成的一個庭院,如果圍合成兩個院落則稱為“二進四合院”,依次類推。 北京規模較大的四合院有七進、九進的,而且兩側還有東西跨院,十分華美壯闊。1)簡單型四合院。一進、二進型四合院屬於簡單的四合院類型,一般為普通百姓的住宅。 一進院落是四合院的基本組成單元,標準的一進四合院包括正房三間、正房兩側各有一間耳房、東西廂房一至三間和倒座房三間。二進四合院是一進四合院沿縱深方向擴展而成,在廂房的南山牆之間加隔牆,將院落分成內外兩重,隔牆(即看面牆)中間設二門標準型四合院。 三進四合院是典型的四合院範式,是較為富裕人家或一般官員的住宅。 這種四合院是在二進四合院基礎上再向縱深發展而成的,一般由前院、正院和後院“三進”院落組成。 此處以宅門位於東南角的標準三進四合院為例,闡述其平面佈局情況。a.前院。宅門正對影壁,南側為倒座房,倒座房對面中軸線位置設有二門,西側小院用月洞門或屏門進行分割。b.正院。居中坐北的是正房和耳房,東西兩側為廂房,廂房有時也設耳房,正房和廂房設有前廊或抄手遊廊。c.後院。後院的建築一般是一排後罩房,有時也建成二層小樓,即後罩樓豪華型四合院。四進及以上的四合院,多為身份顯赫的王公、大臣的府邸。 這類四合院的庭院深邃,類型繁多,通常宅門設在東南角或南院牆的正中,北院牆設有後門,或者在東西兩側加設小巷開有旁門。 同時,這類四合院多設有東西跨院、花廳、廳房及大小花園等。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2四合院建築外部格局
上述四合院中的正房、耳房、廂房、後罩房(後罩樓)和倒座房等,是從平面佈局的視角進行的考察,那麼這些平面分佈的建築的立面是怎樣分隔的。 接下來將著重探討四合院各建築間的立面分隔情況。
1)街門(大門)。街門是宅門的中間木質結構部分,即安裝在宅門柱間或牆洞內的木質門框、門扇及其附屬部分,用來分隔宅外與前院。 街門大體有兩種構造:一種是用於廣亮門、金柱門和蠻子門的街門,一種是用於如意門、西洋門和隨意門的街門.用於廣亮門、金柱門和蠻子門的街門。雖然廣亮門、金柱門和蠻子門在宅門中的位置不同(廣亮門位於中柱間,金柱門位於金柱間,蠻子門位於簷柱間),但是街門的構造基本相同,都是由檻框、門扇及其附件組成。 檻框是大門外框的骨幹構件,水平者稱為檻,垂直者稱為框。 檻框由抱框、門框、上檻、中檻、下檻、走馬板、連楹等構件組成。門扇多為對開的棋盤門(攢邊門),是由門邊、門軸、抹頭及門芯板等組成。 街門附件主要有安裝在門上外側的“門鈸”以及保護門板的門包葉等。 用於如意門、西洋門和隨意門的街門。 這種街門的構造比較簡單,門口僅有上下左右四框,即上檻、下檻和門框。 門扇為對開扇,下有門枕,上有連楹。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北京四合院的大門,從位置上說,指的是進入四合院的主要入口,臨街的門,北京人習慣叫它“街門”。門是舊社會主人地位的一個表徵。分為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如意門、蠻子門等。
王府大門

王府大門是屋宇式大門中的最高等級。通常有五間三啟門和三間一啟門兩等。這種大門座落在王宅院的中線上,宏偉氣派。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王府大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王府大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王府大門

廣亮大門

僅次於王府大門,它是屋宇式大門的一種主要形式,這種大門一般位於宅院的東南角,佔據一間房的位置。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廣亮大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廣亮大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廣亮大門


金柱大門

這是一種門扉安裝在金柱(俗稱老簷柱)間的大門,稱為“金柱大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金柱大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金柱大門


蠻子門

門扉安裝在外簷柱間,門扇檻握的形式仍採取廣亮大門的形式,北京人把這種門稱為“蠻子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蠻子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蠻子門


如意門

如意門裡的住戶一般是在政治上地位不高,但卻非常殷實富裕的士民階層。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如意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如意門


牆垣式門

牆垣式門牆垣門 也叫隨牆門,其特點是無門洞,順牆開,只佔半間或大半間寬度,院門較窄。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牆垣式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牆垣式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牆垣式門


影壁

影壁也稱照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是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主要作用在於遮擋大門內外雜亂呆板的牆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入口,人們在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迭砌考究、雕飾精美的牆面和鑲刻在上面的吉辭頌語。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影壁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影壁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影壁


倒座房

緊鄰四合院大門,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對的房屋。通常為外客廳、賬房、門房、客房、僕人居住等用途。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垂花門

垂花門是中國古代建築院落內部的門,因其簷柱不落地,垂吊在屋簷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為垂花門。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垂花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垂花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垂花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垂花門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垂花門


抄手遊廊

連接和包抄垂花門、廂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在山牆開門)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兒,可以通後院。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抄手遊廊


古建築設計師:淺析北京四合院建築樣式與格局

抄手遊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