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漂亮比善良更重要嗎?

愛豆伴醬


《你憑什麼會覺得一個人漂亮》

請允許我來講一講美。

漂亮是長在臉上的,善良是長在心裡的。

1、愛美

如果我們對美的認知僅僅只是看到了漂亮 那說明我們只是停留在動物階段。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源於動物的本能性,這一點在動物身上基本上可以得到體現。

愛美如果只是出於一種形體的意識,這是人的慾望性或者動物性的表現。

慾望的來源是因為你沒有或者你缺少。所以我們才說你缺什麼你才會去找什麼。你覺得你喜歡漂亮,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慾望就是你己“中招”。

2、你憑什麼會覺得一個人漂亮?

對於漂亮或者美,我們的認知是偏見的。正確的來講,我們應該從萬事萬物中都能看到美或者根本不知道美。如果我們只是從一小部分當中才能看到或感覺到美。那說明如果不是我們的視角開始產生了偏見那就是我們已被慾望或秩序淪陷。

你憑什麼會覺得一個人漂亮?

你的眼睛只是視覺器官,不會產生界定效果。那麼這種來源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先天的潛意識的遺傳。第二種是後天的社會化秩序。

基因會有遺傳,邏輯會有反射。我們對於視覺上美的第一反應來自於潛意識當中的遺傳。這是幾代人或者十幾代人所逐漸形成的意識遺傳。而這種視覺遺傳或者說條件反射其本質依然要歸於第2點社會化秩序。

換句話說,你所看到的或者喜歡的美,實際上並不是你發自內心的本質認知,而是被社會秩序綁架的結果---同化。

有的地方認為黑是一種美,換作白人肯定不會這麼認為。唐朝的時候認為胖是一種美,換做現代人肯定不會這麼認為。

所以視覺上的美本質上是一種需要---慾望的需要。而這種慾望,要追溯到社會的需要本身---包括文化,包括風俗,包括價值觀等等。

從美的本身而言,美是一種秩序表現。當大多數人接受圓是一種美的時候,那麼直線就是一種醜。而你認為直線是一種美的時候,你就會被社會的這個圈子排斥在外。因此你接受美的概念的前提是你接受社會化秩序。

所以今天當我覺得一個事物或者一個人很美的時候。這種美並不是你自主的意識,而是被約定俗成的秩序教育的結局---你的意識變成了思想,美是別人畫的圈。

你所看到的美都是答案。因為它符合你心目中的設定,而這種設定是秩序化(被世俗同化)的結果。並不是與外界隔絕的源自於你內心的認知。

你會覺得花兒很美,可你能找到小草的美嗎?你會覺得快樂很美,可你能找到苦難中的美嗎?

真正的美不是別人給的,而是從你的內心長出來的。而從一個人內心當中長出來的還有善良。

關於善良我就不寫了。

請看《一個人為什麼要心懷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