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飄到多高的樓層?該如何預防?

狼不凡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少人是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在疫情期間,確實是稍微緊張一點好,因為你會緊張,那才會重視,但是太過緊張、害怕、胡思亂想就容易引起心理問題了,如焦慮、煩躁、恐懼等等。話說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可以飄多高呢?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傳播途徑是怎麼回事?

①相信題主所提出的新冠病毒能飄到多高樓層應該是考慮到“氣溶膠傳播”這一因素吧。近段時間關於新冠病毒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總能迅速成為熱門,就像氣溶膠傳播一樣,但是很多沒有專業知識的人看過之後還是雲裡霧裡,注意了,氣溶膠傳播雖屬新冠病毒傳播途徑中的一種,但和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②我們先把氣溶膠的概念瞭解一下,它其實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和飛沫相比氣溶膠更小。而飛沫是人打噴嚏或者咳嗽等活動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徑一般為1至5毫米,在傳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間內傳播,屬於近距離傳播。 而氣溶膠是人日常說話、大笑、唱歌等過程中排出的液滴,其粒徑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體後很快(1秒甚至幾十毫秒內)蒸發,形成飛沫核(其粒徑幾微米),且飛沫核長期懸浮在空氣中並隨空氣遷移,其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甚至更遠。


③下面談到它濃度問題,大氣裡氣溶膠本身就有很多,但都是看不見的,因為其粒子粒徑小,相信灰霾大家是最瞭解不過了,給大家打個比方,在露天公開的場合有人打了一個噴嚏產生了氣溶膠,這個量其實是非常小的,和整個大氣比,濃度很低。但是,如果是在密閉的環境、公眾場合、醫院等,它的濃度可能就會偏高,為什麼在重症隔離病房裡面為病人器官插管很危險,就是因為在插管過程中短時間內產生的氣溶膠濃度是很高的,所以我認為脫離了“環境”講傳染,就是耍流氓!


既然空氣中有可能存在有新冠病毒氣溶膠,那還可以打開窗戶通風嗎?

①我說的通俗一點,新冠病毒離開了人體,在空氣中即使以氣溶膠形式存在,但是它進入大氣中濃度是非常非常低的,而且它一旦在空氣中乾燥了,病毒也會慢慢消除掉或者活性下降,我作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像在太平洋中你仍下一個石頭,激起的浪花相比起來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你在一個小水池中仍下一個石頭,那就值得商榷了。那言歸正傳,可能你這片區域目前連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都沒有,何來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呢?所以相對於家庭中密閉、狹小的空間來比,開窗通風是必須的,而且每天都要保證室內通風。


②在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在會上也表示,初期實驗顯示,最有效、最切實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依然是呼吸道的飛沫傳播和密切的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只有在非常極端情況下,如同時滿足密閉空間、長時間、高濃度病毒暴露三個條件(如同收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中的隔離病房),才可能存在,“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這種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如果這一點也有人抬槓,那我告訴你天上是隨時有可能掉隕石下來的,但是你見過沒有呢?所以望大家理性思考。


③像之前的一個熱點新聞說內蒙古達拉特旗一個新增病例無外出、無接觸史,住在確診病例樓上”,很多人就瘋傳是樓下那個確診病人窗戶開著,然後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在樓上住戶開窗通風后傳染了,這其實是一個聽起來很“正經的謠言”,很多人聽了感覺蠻有道理,有一定的說服力,其實後續經進一步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考慮是樓上的住戶曾多次上下樓經過樓下確診病例住戶門口,樓下住戶家門經常敞開、門口常有生活垃圾堆放,隨後對確診病人的活動軌跡也進行了調查分析,主要考慮可能還是和近距離接觸有關,通過樓上樓下開窗後氣溶膠途徑傳播不具有說服力。


針對新冠病毒,該如何預防?

①即使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病毒進入人體都還是通過粘膜,即口、鼻、眼等方式,主要是口、鼻,所以這裡有兩點一定要掌握,那就是正確規範的佩戴口罩,接觸過公共物品或者有可疑行為的不要去揉眼睛、扣鼻子,一定要及時正確、規範的洗手,與人交談時最好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②針對於家庭中的預防,每天做到開窗通風至少2次,注意地面衛生,必要時可以用泡騰片兌水後拖地,擦拭各種公共用品,這也可以有效滅活新冠病毒,所以新冠病毒可以飄到多高樓層和你開窗通風會不會感染上病毒基本是沒有關係的,而且在疫情嚴重的武漢地區也從未報道一例小區中因開窗通風而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我們要不信謠,不傳謠,共同戰疫。



作者寄語:疫情來臨,很多普通人由於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不瞭解這種病毒,也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所以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會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內容為主,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