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在位13年,為什麼沒有子嗣?

EvaLongoria


兩個原因吧,一個是身體原因,縱慾過度;一個死得太早,年僅十九歲!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兒子,也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全名叫做愛新覺羅·載淳。6歲登基,19歲駕崩,在位13年,沒有子嗣!作為一國之君,無子而終,確實是挺晦氣的,也給人一種亡國的先兆

同治身為皇帝,後宮那麼多的年輕女子,如果是一個正常人,就算是隻有很短相處時光不長,也不可能連一個孩子都沒有吧?

這種事情擺在人們面前之時,確實是挺奇怪的。這隻能說明同治皇帝的身體有問題。

至於到底有什麼問題,我們從一些事件的脈絡來分析,我們還是可以隱約地猜測到一些可能性的。

第一, 同治成婚的時候,年齡是十七、十八歲,可是,在他成婚之後,就已經對男女之事接觸頗深,雖說他媽媽(也就是慈禧)平時管束太嚴,但是,同治身邊的太監,還是有機會常帶著他私自外出,使得同治可以很隨性地流連於青樓之中。

一個少年郎,就算體能再厲害,也是經不起這般摧殘的。因此,當他終於可以在後宮之中享受豔福時,已經沒有太強烈太旺盛的精力大搞男女之事了,最終同治的病死,也是跟這事有關。

所以,有許多學者認為,同治皇帝的死,並不是天花那麼地簡單,其身體的過度消耗也是原因之一。甚至於有人認為是因為他出宮尋花問柳,最後得了花柳病,最終導致死亡。

而他死的時候只有十九歲,即使身體方面沒問題了,也來不及生孩子了。

第二, 慈禧對這個兒子管得相當過分,連他的子嗣是從哪個女人的肚子裡出來這種事,她也肯定要干預。

在同治死後,有傳聞嘉順皇后阿魯特氏肚子裡有了動靜,這種傳聞對她的婆婆來說,可以說是相當震驚,因為她是慈安的親戚,又是端華的外孫女,這樣子的家族背景,慈禧怎麼可能讓她生下孩子,未來跟自己爭搶皇室控制權。

於是,這個嘉順皇后因一個傳聞而死,如果肚子裡面真的有孩子的話,也是一併地殞命。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從同治開始,後面的幾位皇帝,也都是沒有子嗣,一點骨肉血脈都沒有留下來,所以,我個人更偏向於這幾位皇帝都是因為慈禧個人的私慾,使得他們無子而終。

當然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著很有可能是清朝皇族近親結婚的所導致的基因問題。


白話歷史君


同治皇帝六歲繼位,十九歲駕崩短暫的一生可以說是一閃即逝。同治帝一生沒有留下子嗣,究其原因,除了跟他個人的身體原因有關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跟慈禧太后有關,說白了就是慈禧太后不想讓同治皇帝留下子嗣。

同治皇帝從小就在宮總中與宮女為伴,男女之事早已耳聞目染,更有甚者在宮女的誘惑下,據說同治早早就已經失了身,不再是童男啦,同治皇帝屬於明顯的早熟加早衰。長時以往必定對日後同治帝生理上產生影響。

後來成年大婚之後,本來同治與阿魯特氏皇后感情深厚,可是就因為慈禧太后不太喜歡這個兒媳,而且還限制同治寵幸這個皇后,導致同治皇帝耐不住寂寞,於是就開始和身邊的死黨太監出宮去尋花問柳,為了怕朝臣們發現,他們經常是微服私訪,還專門去那些隱蔽的小妓院裡面尋歡作樂。

久而久之,就這樣同治因為淫事不潔,再加上這些低級的妓女們混亂不堪,接觸的人也雜,所以同治帝就染上了梅毒這種性病。這也是導致同治沒有子嗣的原因之一。


同治皇帝駕崩之後,皇后阿魯特氏悲痛欲絕,與同治大婚剛剛兩年時間,同治帝就走了,留下了本來就不被慈禧待見的皇后,你說她心理能好受嗎,所以她試圖吞金自殺,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跟隨同治帝一走了之,虧了被宮女發現的及時,才撿回來一條命。

皇后這一折騰不要緊,驚動了慈禧太后,當太后得知阿魯特氏已經懷有身孕之後,居然下令讓其自盡。這是什麼邏輯啊,自己的親兒媳婦懷著自己兒子的骨肉,作為兒子的母親本應該高興才對,可是慈禧太后偏偏要害死兒媳和遺腹子,簡直就是沒有人性。

慈禧太后這麼做無非就是不想延續同治帝的血脈,如果這個皇后生下了一個兒子,將來一定會繼承皇帝大統。孫子繼位了,那就輪不到自己垂簾聽政啦,所以慈禧太后為了保住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絕不會讓這個孩子出生。


就這樣,在同治皇帝去世兩個月後,阿魯特氏皇后就含恨離開了人世,年近21歲。據說是絕食自殺而死。

因此,我們說同治皇帝沒有子嗣也與慈禧太后的專橫跋扈有著直接的關係,不一定都是同治皇帝一個人的原因。


任馳贏天下


同治帝是咸豐帝唯一的兒子,1861年8月22日,咸豐帝病逝於熱河寢宮,兒子載淳即位,此前軍機大臣們已經擬定了祥祺年號,但未及使用就發生了辛酉政變,慈禧、慈安兩太后聯繫小叔子奕訢、奕譞等外援,拘禁八大臣,打破了咸豐死前定下的八大臣輔政的政治架構,自此,叔嫂共和、兩宮同治成為晚清歷史上極有特色的政治局面,這個政變也被稱為祥祺政變,因該年號未經使用,後世多以干支紀年稱為辛酉政變,兩宮太后採用了大學士周祖培的意見將祥祺年號改為同治,載淳1862年登基,1874年駕崩,在位十三年,是為清同治皇帝。

大學士周祖培

咸豐帝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實權天子,同治帝在兩宮太后的強勢介入下, 開啟了傀儡天子的職業生涯,六歲即位,十九歲駕崩,十三年時光,后妃們沒給他生下過一男半女,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還要從同治帝的死因說起,24史加上最後一部《清史稿》共計25史,因為編撰完成後校訂程序因時局原因未及履行就倉促刊行,所以叫稿而不叫史或者書,是在徐世昌當民國總統時候刊行的。《清史稿》記載,同治帝死於痘症,也就是天花,而且太醫的藥方也是對症下藥(皇帝用藥藥方必須存檔),《清史稿》是民國時期發行的,具有一定客觀性,但同治帝的死因多被人說成梅毒、花柳、惡瘡,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答案在太醫那,同治的病程並不是三五天,所以負責診治的太醫也不是一名,太醫不是太監,不住在紫禁城裡的,至多值個班什麼的,大多數時間是住在家裡,而且是有後代的,傳聞就是這些太醫的子孫們傳出來的,越傳越邪乎,最後發展成了慈禧明知同治得的髒病,非讓太醫用治天花的要給同治治病,所以造成了同治的死。

《甄嬛傳》裡的溫太醫

傳說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謠言重複一千遍可能成為真理,比如光緒帝之死就有袁世凱毒殺和慈禧勒令李蓮英毒殺兩種說法,但一直沒有證據,2008年的時候,科研工作者使用現代技術分析光緒遺骸發現,光緒是死於砷中毒,也就是砒霜,光緒本人可能無此嗜好,沒事喝個砒霜水爽爽口,皇帝用膳也是有著嚴格的製作程序的,末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描述當小皇帝時吃飯時也是層層檢驗,最後吃到嘴裡飯菜都是涼的,而且還不容易吃飽,光緒帝在戊戌政變後,並不像歷史書上寫的那樣,一直被軟禁在瀛臺,史料顯示,八國聯軍侵華時,光緒還端坐龍椅上聽大臣們意見呢,而且對慈禧要對八國宣戰持反對立場,”西狩“逃難的時候,還斥責了守舊大臣剛毅,搞得剛毅最後拉肚子拉死在途中。光緒被毒死這個謠傳已經坐實了,至於誰的嫌疑最大,當然是他的親姨媽兼嬸子慈禧了。

太監李蓮英

同治帝患梅毒而死的傳言傳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無定論,但梅毒確實是可以導致不育的,原理是梅毒會擾亂男性內分泌,後期還會危害神經系統,導致失明、失聰,直至死亡,是艾滋病未被發現前最為嚴重的性傳染性疾病。有趣的是,梅毒起源於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在大航海時代(就是哥倫布麥哲倫那撥人)由船員從印第安女性那裡獲得了這種病毒,然後被帶到了歐洲,進而造成世界性的大傳播。白人留給印第安人的是天花病毒,造成大批的印第安人死亡。感染梅毒的名人比比皆是,比如大作曲家貝多芬就是梅毒攜帶者,他最後一部作品《歡樂頌》是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部交響曲被喜愛搖滾樂的人們稱為搖滾樂的暴力淵藪。大導演庫布里克在他的《發條橙》中也大量使用了貝多芬的曲子,很有異曲同工之妙。艾滋病的起源更有趣,因為艾滋病毒最開始只存在於非洲大猩猩體內,據說是去非洲探險的白人從母大猩猩那獲得了愛滋病毒。白人真是什麼都敢嘗試啊!

作曲家貝多芬

梅毒於明代1504年傳入廣東,當時被稱為廣東瘡,清代中後期,自康、雍時代頒佈的禁娼令已形同虛設,繁華之處妓館林立,官妓館也故態復萌,到了同治中興時期,可以說達到了繁榮娼盛的地步。又加防護措施有限,人們對病症認識不足,還沒有特效藥,於是梅毒肆虐,成了那個時代的頑疾。

同治時期,京師地區的妓館主要分三等,第一等為小班,可以聽曲看戲吟詩作對的。從業人員素質較高,不乏才女。第二等叫茶室,可以飲茶、小酌,摸來摸去的。第三等叫下處,可以直奔主題的。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北京也門戶大開,一些外國女性也漂洋過海來到繁華的京城執業,最開始有個日本娼寮,很受歡迎,但改成西洋女性後,生意就不大好了,具體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清室覆亡進入民國後,最高等的叫長三堂子,上海一帶很出名,但京城其實也有連鎖。張勳在復辟失敗,從荷蘭使館呆了很久,出來後又不敢公開活動,因為是復辟首犯,張勳過繼來的長子,攜帶二十萬元鉅款來京城活動,想打通關節讓張勳獲得特赦,但去錯了地方,到了長三堂子,不消一月就把錢花光了,最後還讓老家來人贖出來的。至於低等的,那時候已經發展到第四等了。大文人郁達夫受邀北上,提出的條件是要逛四等窯子,成行之後感覺很滿意。

那麼同治究竟否患有梅毒,並最終死於該症呢?我認為答案的肯定的,因為慈禧在同治死後,重懲了一批管事太監,這些太監都是同治生前非常親近的近侍。如果得的是天花,自有御醫調治,太監們伺候也不不敢怠慢,何必治罪呢?原因不言自明。

天花病毒

同治登基時6歲,正是所謂開蒙的年齡,兩宮皇后指定同治帝在乾清宮一側的弘德殿作為他學習的地方,老師為咸豐指定的翰林院編修李鴻藻以及慈禧看中的禮部尚書祁寯藻、大學士翁心存(當年就去世了)、工部尚書倭仁,伴讀的是惠親王綿愉的兒子奕詳、奕詢,這惠親王是咸豐帝的五叔,同治帝得管他叫爺爺,是皇族裡輩分最高、品行最端的王爺,慈禧讓他全權負責對同治的教育,但惠親王在1865年就去世了,祁寯藻也在1866年去世,同治實際上的老師就剩三位了,李鴻藻、倭仁,以及在1865年奉慈禧命入值的翁同龢(翁心存的兒子)。同治帝比較喜歡李和翁,對理學大師倭仁不太喜歡。他的兩位伴讀小叔也在惠親王去世後離開弘德殿,因為奕詳和奕詢比同治帝要大六七歲,到了1865年已經十三四歲了,年齡也不太適合,況且陪同治讀書堪稱苦差事,同治學業不精,但是身為皇帝還不能受到訓斥,於是兩個陪讀成了老師的火力點,捱罵打板子是經常事。繼這兩位之後跳入火坑的是誰呢?是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那年,同治帝10歲,載澄8歲。

帝師翁同龢

如果恭親王奕訢知道以後發生的事,恐怕就是打死也不能讓自己兒子去陪讀,但他知道紫禁城裡才是大清國能受到最好教育的地方,曾是皇子的他也曾在上書房讀書,老師們都是品行端正的飽學之士,雖然他的老師不如咸豐帝的老師有名氣,但他真正地學到了東西,這對他以後治國理政方面是有極大幫助的,奕訢自號樂道堂主人,這樂道堂正是他的一間藏書樓的名稱,他也是愛書之人,恭王府藏書甚巨,其中不乏宋元孤本和名家畫作,步入民國時都被小恭王溥偉變賣了。至於載澄陪讀是奕訢主動還是慈禧要求,這已經不可考了,其實也不重要了,重要提示是:那時候最好的學區房是紫禁城。

故宮弘德殿

說點題外話,上書房是清代皇子皇孫們學習的地方,近支王公大臣的孩子是不允許在那學習的,當然也有例外,咸豐五年,兄弟倆因為給奕訢的生母、咸豐的養母靜貴妃上封號的事發生齷齪,雖然最終還是追封靜貴妃為皇后,但兩兄弟互相很不爽,咸豐認為奕訢用道德脅迫他,奕訢認為咸豐未盡孝道,於是咸豐帝下旨讓奕訢重回上書房讀書,那時候奕訢已經23歲了,以皇弟的身份重新回爐深造,咸豐終於出了口惡氣,不是你奕訢才識能力比我咸豐高嘛,你看,又回上書房學習去了吧!但是六年後,咸豐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發動申酉政變,奕訢也出了口惡氣,你不是搶了我皇位嗎?不是不讓我輔政嗎?我就政變給你看看。當然這也只是筆者猜測,或許人家想的要高尚一點。

八歲的載澄來到弘德殿陪讀給同治帝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可比以前的那兩位小叔有趣多了,但老師們就更頭疼了,以前那兩位陪讀還知道尊師重道,捱罵也坦然處之,這位載澄可是當朝領班軍機的長子,咸豐皇帝的侄子,老師們在責罵之前也得掂量掂量,萬一哪句話不入耳被載澄告訴給恭親王奕訢,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的。況且八歲的孩子,心智也不成熟,一不小心忤逆了小皇帝和老師的事估計也沒少幹。但同治帝最感興趣的是載澄給他說的宮外的事,花花世界,林林總總,心裡充滿無限的嚮往。

清末北京城宣武門

慈禧對同治帝的教育抓得很緊,但小皇帝逆反心理比較強,應了那句話,陪孩子做作業之前那是母慈子孝,做作業後那是雞飛狗跳。很明顯,同治帝屬於那種並不好管的孩子,他爹咸豐帝就是個愛衝動,感情用事的人,他媽又是個控制慾強,脾氣很大的人,這樣的父母生下的孩子也不會是什麼好脾氣,等到同治帝再大一些進入青春期後,這種逆反心理就更明顯了,但又不能不管,管還管不好,總不能一天打八遍,那就貽笑大方了,你想啊,市井之間倆人茶餘飯後閒聊,甲說:嘿,聽說了嗎?小皇帝昨天又捱揍了,一天打了八遍,哎呦,那個慘吶,屁股都打腫了。捱打的可能性不大,至多在他祖宗牌位前罰跪,這是合情合理的。就這樣,慈禧就束手無策了,只好放任,因為指東孩子就往西,不指東孩子或許還想不到西。母子之間勢同水火,同治每天早上去給慈禧問安,都是問一句轉身就走。倒是給慈安太后問安時還算謙和有禮,因為慈安寬和,小皇帝同慈安太后的親密程度與對慈禧的態度簡直是天壤之別,這讓慈禧心理頗不是滋味。但慈禧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對小皇帝的管束方法是否正確,很明顯,她的教育方式是失敗的,方法就四個字,簡單粗暴。

慈安太后畫像

轉眼間,同治帝到了14歲,順治帝、康熙帝都是14歲大婚開始親政的,這一點兩宮太后不敢壞了規矩,於是同治帝大婚的事就被提上日程,慈禧為了給兒子弄個好點的婚禮還特地派心腹太監安德海出宮採買大婚所需器物,這安德海野史記載有著異於常人一倍的舌頭,而且會來事,很得慈禧喜愛。話說安德海一路大張旗鼓,受捐納賄,高調得不能再高調,到了山東地界,被時任山東巡撫丁寶楨抓了起來,理由是太監不得私自出宮,違反祖制,慈安太后接到丁寶楨的奏摺後,通過軍機處批了一句,就地正法。於是權閹安德海伏誅,慈禧本來極力為安轉寰,但絲毫不起作用,可以想見慈禧的憤怒,有文章說慈安的突然病死是慈禧下的毒手,安德海的死就是種因。但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慈安在世時,慈禧權位是低於她的,慈安在時,頗能鼓勵奕訢,施以援手,慈安在1881年死後,慈禧、奕訢之間缺乏了一個能從中調和的人,所以在1884年6月,慈禧又發動了一次震驚朝野的政變—甲申易樞,奕訢為首的軍機處所有人員均被裁撤,這是慈禧在世時發動的第二次政變,還有第三次,那就是戊戌政變。甲申易樞讓恭親王奕訢回到府邸賦閒了十年,甲午戰後才被重新啟用。戊戌變法讓本已親政的光緒靠邊站。所以我們不得不慨嘆慈禧這麼一個女流之輩的政治手腕是何其地狠辣。

眼神銳利的慈禧

同治大婚之前,照例是要選秀的,就是為同治帝找老婆,選來選去,阿魯特氏及富察氏入圍皇后競爭名單,慈安囑意阿魯特氏,因為她出身高貴,滿族狀元崇綺之女,端莊嫻靜,慈禧則囑意富察氏,因為年齡小,好控制,對阿魯特氏持反對意見,因為她是辛酉政變中被賜死的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慈禧頗為忌憚,但慈安不為所動,堅持己見,況且同治也表示贊成立阿魯特氏為皇后,這次慈安的意見又佔了上風,讓慈禧更加窩火的是同治帝胳膊肘往外拐,不向著親媽倒向著後媽。母子關係將至冰點。到了同治17歲時,同治帝大婚,兩宮撤簾歸政,小皇帝信心滿滿地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有形的簾撤了,但無形的簾還在,朝政還是把握在慈禧手中,當然慈安也有份,如果說未親政前,兩宮攝政情有可原,但既然宣佈親政,又毫無實權,年輕氣盛的同治當然很不爽,擺明了自己就是個傀儡嘛,是實實在在的傀儡。而且慈禧不光攬權,連皇帝的私生活也干涉,同治很喜歡阿魯特氏,洞房花燭的時候吟了幾首會背的詩,阿魯特氏很自然地對出了下句,同治帝曉得了狀元女兒也是名不虛傳的。但慈禧就是看不上這兒媳婦,告訴阿魯特氏別有事沒事上皇帝那,皇帝處理政務辛苦。再笨的人也能聽出畫外音來。然後又對同治帝說,多跟慧妃富察氏溝通溝通,這樣的慈禧就太過分了,你管天管地,居然還管起了皇帝的房事來了。同治帝煩透了自己的親媽,想到她老人家一直想重修圓明園,就下了道聖旨,重修圓明園,慈禧以前想修的時候,大臣們都持反對意見,因為耗資太大了,要幾千萬兩銀子,國庫如洗,哪有閒錢修那玩意去。同治帝親政的時候,國庫還是如此,大臣們也反對,但同治帝一定要修,力排眾議,他恨不得慈禧能親自到圓明園監工去,省得在宮內什麼事都管。這時候同治的六叔恭親王奕訢附和了他的意見,並認捐兩萬兩銀子,其他大臣一看風向變了,也開始向奕訢看齊,最後一共捐了30萬兩,但缺口太大了,從開修之日起,修修停停,一共花了四百多萬兩銀子,然後資金鍊就斷裂修不下去了。最後改成了重修三海,也就是紫禁城的內湖,同治帝的願望終於還是沒能實現。

1901年的紫禁城三海

小皇帝雖然無權,但從來沒有停止跟母親對著幹的腳步,慈禧讓他多親近慧妃,他晚上就獨居乾清宮,一個妃子也不叫。既然不臨幸妃子,慈禧盼望皇孫、皇孫女降生的念頭也就成了泡影。但同治帝畢竟正值青春年少,按捺不住內心的騷動,親政後,立馬讓載澄任內廷行走,成為近臣,於是倆堂兄弟便常偷偷溜出宮去,這一溜,同治帝的心就再也沒收回來。這倆人一開始去的都是高檔地方,雖然微服,但很容易遇見熟人,也就是那些王公大臣和皇親宗室,而且還真遇見過一位,搞得同治帝很沒面子,後來兩人改變策略,去那些達官顯貴基本不會去的地方,也就是那些低檔場所,這地方從業人員素質和衛生條件就差多了,同治帝不幸中標了。

八大胡同舊照

貝勒載澄的命運也是戲劇性的,假如當初他爹繼承了皇位,他就是皇子了,如果奕訢和咸豐一樣短壽,或許座上龍椅的就是他了,他和同治帝載淳的位置就會對調一下,顯然命運不是這麼安排的,他至死也是隻是個郡王,人們更熟悉他另一個稱號:澄貝勒。小同治兩歲的他,其實智商頗高,詩文也較佳,只是生在王府這個金窩窩裡,一切得來都太容易了,享樂成為他畢生的追求。在引導同治冶遊這件事上,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同治帝一死,沒有後代,慈禧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道光帝七子奕譞的兒子即位,是為光緒帝,光緒的母親還是慈禧的親妹妹,也就是說光緒從咸豐那論是自己的侄兒,從親妹妹那論是自己的親外甥。載澄一開始就被排除在權利繼承範圍之外了,原因是引導同治冶遊,通俗一點說,慈禧恨不得把載澄給打死了,想繼承皇位想都別想。再者,以恭親王奕訢的才幹,讓他兒子即位,那還有慈禧唱戲的份嗎?

載澄死於1885年六月,死因是梅毒,這一點沒有爭議,無後代,此時的恭親王已經賦閒在家兩個月了,兩個月前,慈禧主導的甲申易樞把恭親王趕出了權利中樞,恭親王在王府一呆就是十年,十年後,甲午已經戰敗了,那時的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再也看不到那個年富力強的鬼子六了,如果沒有這荒廢的十年,大清或許會是另一番模樣。載澄臨死前,家人跟他說念在父子一場,還是去看看吧,奕訢走到載澄屋內,看到氣若游絲的載澄還穿著那身冶遊的黑衣,不禁大怒,呵道:事到如今,還穿著那身匪衣(黑衣多為綠林人士專用),還不快死!言畢,載澄也嚥了氣。這身黑衣,同治帝其實也有一身。

匪衣應該是這樣的

有人說同治帝是清帝國水平最差的皇帝,但筆者認為,既然是傀儡皇帝,水平根本無需討論,倒是他爺爺道光可以往這上面安一安。同治帝無子嗣這事,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慈禧的原因,當然也有載澄的原因,但歸根結底,自身的原因是佔主要的,如果不那麼叛逆,不那麼愛走極端,或許還會是個有為的皇帝,或許還會有幾個子嗣。

慈禧臨終前,讓人把醇親王奕譞的孫子溥儀抱進宮中,準備繼承大統,光緒帝是以過繼的身份繼承咸豐皇位的,就是說,光緒是以咸豐名義上的兒子繼承大統,但同治帝位置就比較尷尬了,慈禧不是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但是如果從同治的下一輩溥字輩選皇帝,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了,歷朝都無太皇太后攝政的先例,選擇光緒也是權宜之計,因為還可以繼續當皇太后攝政,等到大限已到,慈禧就不必考慮攝政的問題了,只能從溥字輩選擇皇帝,所以就把溥儀過繼給同治即位,延續了皇脈,但當朝大臣張之洞上了摺子說,光緒帝在位三十年,不可使無後。於是仿照民俗讓溥儀入繼同治,兼祧光緒,一人祧兩房,這是慈禧作的最後一個重大決定。這樣,同治也有了兒子,光緒也有了兒子,儘管是過繼來的兒子。1911年,武昌革命炮響,宣統帝溥儀遜位,清朝覆亡,但溥儀是不育的,所以這清朝皇脈也就斷了。慈禧掌政的時代,沒有外戚專政也沒有太監亂政,是她保持了皇權在道光帝子孫之間傳遞,她是道光帝的稱職的兒媳。

末代皇帝溥儀


天涯蚊子大師



125878215蜂獾


清朝同治帝在位13年,為什麼一個子女都沒有?

大清王朝末年,有無數的人過著悲慘的生活,這些人不僅包括了百姓,也包括了帝王。大清王朝有能力的皇帝還是挺多的,比如康熙,比如乾隆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幾位帝王也是憂心於大清的天下,想要做一些事情來阻止大清王朝的下滑趨勢,這些人就是光緒帝,同治帝等人。但非常不幸的是,他們沒有活多久,在位的時間也很短,所以還沒來得及做些什麼。



當初咸豐皇帝在位的時候,就沒有什麼魄力,做事情優柔寡斷,面對強敵的攻入,也只會想辦法逃避,不知道去思考應對解決之法。這樣的一位皇帝,自然就治理不好江山,他這一生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最後卻只剩一個兒子平安長大。在這個小皇子六歲之時,咸豐皇帝便去世了,於是六歲的小皇子登上帝位。



咸豐在死之前,也考慮到了小皇子太小,害怕有人把持朝政,因此在去世之時,將手中的權力分給了八位大臣。這樣讓八位大臣互相監督,同時又可以齊心協力輔佐帝王。但他這種想法是好的,可是卻低估了慈禧的野心。



在咸豐去世之後,慈禧在背地裡死了些手段,讓這八位大臣都全部死了,因此到了最後是慈禧掌控朝政,輔佐帝王。等到同治帝18歲後,他才終於掌拿回了朝政權利。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同治皇帝在位13年,卻沒有一個孩子出生。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其實很好解釋,同治皇帝本來也是慈禧奪權的一個棋子,如若同治帝有了孩子,那她到手的權力不就得還回去嗎?所以慈禧一直嚴格監視著同治,根本就不會允許他有孩子誕生。


江上孤舟


同治帝在位十三年為什麼沒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開葷太早,不注意節制,縱慾過度,等到成年時,小丁丁已經有氣無力,精子質量差勁,自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再加上被他媽修理的心情一直抑鬱不開懷,精子能活躍才見鬼呢。

同治帝其實和順治差不多,順治帝也是非常的縱慾,湯若望說順治是一個性欲很強烈的人,一段時間曾經放縱自己到極點,這樣自然對身體的敗壞是很有成效的,因此順治才死的早,兒女夭折率也高。

同治帝不如順治帝的是父親的基因優劣,順治帝的父親崇德帝皇太極是馬上皇帝,身體素質好,自然種子的質量也好,而同治帝的父親咸豐帝呢,病歪歪的,縱慾不說,還死的早,在這一點上,順治就優於同治了。

一代遺傳一代,自然是越來越差,咸豐還生出三個子女,到同治就一個蛋都下不出來了。其實清朝不是從咸豐開始出問題,是從嘉慶時期,皇室的生育率就降低,而夭折率大大的提高,嘉慶帝五子九女,夭折率對半,其中五個兒子中有三個兒子絕嗣。

道光就更奇怪了,即位前的三十九年只生育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即位後五六年開進入生育期,而道光已經四十多歲了,前三個女兒和前三個兒子都夭折早亡,老四咸豐帝是道光五十歲才生的兒子,之後再生育的孩子夭折率是降低了,但是絕嗣率並沒有降低,九個兒子夭折三個,絕嗣兩個,還有四個其中咸豐和老六子嗣都夭折的剩下獨苗苗。

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咸豐努力耕耘才生了三個還夭折一個早亡兩個,最後絕嗣需要過繼,接下來的同治光緒宣統一個都生不出來。

這個鍋,基因必須得背的,底子都不行,根本沒有本錢去縱慾,還去縱慾了,做不到基本的養護,精子怎麼會成熟成活?孩子怎麼生得出來?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猴格大人


同治在位雖然有十三年,但是他是6歲登基,19歲嫖妓染上花柳病死亡。按照現在標準來說,這位皇帝其實也就剛成年,生殖系統不過成熟幾年而已。

我們先給同治同學上一堂網絡生理課

根據為數不多的生物知識印象以及多年經驗以及度娘解答。男子生殖系統發育大約在10-14歲,滿18週歲性成熟,當然25歲前都有發育,不過同治同學,沒那麼多時間。

初中生物課本說大約13-15歲左右會進入到青春期,出現遺精現象。而男人產生精子大約在10-15歲之間,根據網上醫生回答,普遍應該是在12歲,或者14歲。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之前,是無法讓女人懷孕的。

同治一生還在發育階段,而提早的縱慾必然會讓同治出現許多性功能性器官上問題。回到本題,那就是必然影響同治的生育問題。如何影響呢?各位回家縱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同治本就在發育期,即便是十六七歲“龍性初成”,大婚後親征。按照現代醫學觀點看,其實也是在發育期。發育都沒完全,同治就玩嗨了,那引發的性功能衰退、陽痿、不射什麼的情況都會在這個時候埋下病根。

再給同治上一堂心理課

同治很不幸,六歲登基聽著哪些枯燥又不懂的東西還不能亂動。跟慈禧的關係不好,總是挨訓;好不容易大婚,娶不到想娶的,得跟母后支配的人相處。

可見同治從童年開始就受到很大的壓抑。心情不好,小蝌蚪的活躍度就不高,質量就不高,自然小蝌蚪就心不甘情不願了。

愛新覺羅家的近親通婚

關於這一點,不需要多說了,愛新覺羅家最多的就是近親婚姻、亂倫婚姻。從努爾哈赤時期妻妾父死子繼,姑侄共侍等等,從來沒有斷絕過。

即便是康熙,其孝懿仁皇后跟她妹妹愨惠皇貴妃還是康熙生母的親侄女。。所以有些隱形疾病也是必然的,不絕嗣天理不容。


妖鬼雜談錄


因為就這麼一個兒子,慈禧很是弱愛,對他的生活較少干擾,甚至是縱容,這是慈禧教養的失敗。同治是慈安帶大的,咸豐帝死後,同治六歲就登基了。慈禧輔政掌握著實權。

載淳登基後,因為沒有實權,少於問政,經常出宮去尋花問柳,惹了一身梅毒。在位十三年當中都由慈禧主政,慈禧對同治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釀成了這樣的悲劇,也許是上蒼的按排,清朝也就走上了滅亡的路。

同治染上這樣的病,性命都不保,那能生兒育女。在他死時年盡十九歲,是清朝最年輕就死去的皇帝。

死時下身有一小塊一小塊的腐爛狀,這是梅毒的症狀。為了維護帝王家的尊嚴,對外宣稱死於天花。同治是清朝帝王家的嫡系,他死後就斷了後,清朝的統治也就快結束了。


大王叫我來站崗




同治皇帝在位13年,六歲登基,19歲死去,一個子女都沒有。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順治皇帝,也是隻有幾歲的時候登基,23歲死去,卻有十幾個兒女。

在清朝的皇帝中間,兒女最多的應該是康熙和乾隆,他們兩個都執政了61年。其中乾隆皇帝死的時候八十九歲,他的好多兒子都沒有能夠活過他。

此後的皇帝生育情況就是急轉直下,相對而言實在也是死的比較早,小孩子也沒幾個。

和同治比較相似的有一個明朝的皇帝叫朱厚照,天生就喜歡玩女人。胖的瘦的,宮裡的,宮外的,妓院的,懷孕的女人,他都玩。二十幾歲死去的時候,也是一個孩子都沒有,最後,只好讓自己的堂弟來接班。



這個很大程度上要從優生學和遺傳學上來解釋了。

每一個朝代,開國皇帝的身體都比較好,相應的剛開始的幾個皇帝身體都會比較好,生的兒女也會多一點。

慢慢的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升和改善,皇帝們的免疫能力明顯在變弱,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在持續下降。連帶的身體就會變差,生育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明朝的皇帝中間,如果不是老皇帝的兒子來接班,從近親中選上來的皇帝一般身體都會,好一點,就會多生幾個兒子,這方面比如說嘉靖皇帝。

清朝的皇帝比前朝皇帝更注重鍛鍊身體,騎馬射箭的基本上都不在話下。道光之後的皇帝在這方面就會差一點,一代不如一代,而同治剛好是道光的孫子。



如果放在歷史的長維度上,來觀察這個現象,馬上就會有新的發現。

同治和光緒都是慈禧太后一手帶大的太子,兩個人都沒有小孩。如果說同治皇帝好色,頻繁發生性生活的話,那麼光緒皇帝在這方面是比較節制的,為什麼同樣沒有小孩?


這就說明慈禧太后的教育培養方式是有問題的,但究竟慈禧太后幹了一些什麼,這恐怕還是一個歷史謎團,但毫無疑問,與慈禧太后的養育脫不了干係。

到底真相是什麼,可能要留待將來的歷史學家給出更詳細的解釋。


新知傳習閣


同治皇帝作為咸豐皇帝唯一活下來的兒子毫無懸念的繼承了皇位,從此開始了十三年的傀儡帝王生涯。同治皇帝雖然在位長達十三年時間,但是由於其繼位時年僅六歲,所以所以知道同治十一年時,同治皇帝才舉行大婚典禮,而大婚後僅僅過了一年多時間,十九歲的同治皇帝就因病駕崩了,在這一年多時間裡,因為慈禧太后的粗暴干涉,同治皇帝無法和心愛的皇后在一起,常常一個人居住在養心殿,另外,也受愛新覺羅家族長期近親婚配的原因以及其父咸豐帝身體不好的影響,同治皇帝自幼身體羸弱,這些原因都是造成同治皇帝沒有子女的原因。


一、在位十三載,結婚一年多:

由於同治皇帝即位時年僅六歲,這樣的年紀自然無法結婚生子,所以在同治帝即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同治皇帝都沒有結婚,但是如果按照順治或者康熙時的舊例。同治皇帝是可以在十四五歲就舉行大婚典禮的,但是慈禧太后並沒有想讓同治皇帝結婚的意思,因為一旦皇帝大婚,那就是向天下臣民宣佈皇帝已經成人,皇帝既已經成人,那麼大婚之後就要舉行皇帝的親政大典,而以皇帝年幼為由垂簾聽政十餘年的兩宮太后也將捲簾歸政,而這就觸及了慈禧太后的利益,慈禧太后一直以同治皇帝“典穴未成”為理由推遲皇帝親政時間,所以同治皇帝的婚事也因此而耽擱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同治十一年,此時同治皇帝已經十七歲,這在當時已是早就該結婚的年紀了,於兩宮太后開始操辦皇帝的大婚典禮。同治帝的大婚於同治十一年九月舉行,然而同治帝在婚後一年多的時間,也就是同治十三年的時候就因病駕崩了,同治帝結婚僅一年多時間,過短的婚後生活也是同治皇帝無子女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婚後私生活,母后總干涉:

和很多不幸的帝后婚姻一樣,同治皇帝的婚姻也是一樁不幸的婚姻,而這不幸的造成,卻恰恰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所一手導演,因為當初選後的分歧,所以同治帝婚後的生活中,慈禧太后對皇后百般為難、各種挑剔,同治皇帝原本和皇后二人情投意合,但是卻引來了慈禧太后的妒忌,她不僅對皇后橫加指責,還強迫同治皇帝寵愛他根本不喜歡的慧妃,慈禧甚至不惜強迫皇帝和皇后分居來達到讓皇帝寵幸慧妃的目的,然而強扭的瓜不甜,同治皇帝雖然在慈禧的干涉阻撓下不能和心愛的皇后在一起,但是卻也十分討厭慧妃,於是,大婚之後宮中的人常常看到年輕的同治皇帝一個人獨宿在乾清宮。帝后的被迫分居也是同治皇帝沒有子女的一個原因。


三、家族遺傳病,從小身體弱:

事實上,雖然同治皇帝在大婚後一年多的時間就病逝了,但是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同治皇帝又喜歡皇后,按說皇后也是有可能懷有子嗣的,但事實卻恰恰相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既是“人禍”,也有天災。“人禍”上文我已經提到,而所謂的“天災”指的就是愛新覺羅家族長期以來奉行的“近親結婚,親上加親”的婚配製度,這種制度在最初的反應並不明顯,但是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的近親婚配,問題就出來了,大清王朝傳襲到同治皇帝這裡已經是第十代了,清王朝的近親結婚制度到這時也經歷了二百多年了,同治皇帝的父親咸豐皇帝當初誕育子嗣就極其艱難,同治帝出生後,因為遺傳了其父咸豐帝身體不好的基因,所以一直以來,同治帝的身體狀況也並不是很好。所以,綜合上述多種原因,同治帝沒有子嗣也並不奇怪了。


同治皇帝作為清王朝最後一名以皇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他的去世也宣告了大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父死子繼的皇位傳襲制度的終結,皇位傳襲至此從父死子繼變為兄終弟及,至此至清朝滅亡,在沒有皇帝能夠生出子女,清朝也在沒有皇子能夠繼承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