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國寶”傳瓶,“有並”還是“有茲”呢

天博“國寶”傳瓶,“有並”還是“有茲”呢

▌隋 白釉龍柄聯腹傳瓶

高18.5釐米 口徑5.2釐米 底徑2.5釐米


隋代白瓷聲名顯赫,尤其是天津博物館藏所藏一件隋白釉雙龍柄連腹傳瓶,更是一件名品。


此瓶雙腹相連,肩左右兩側各塑一條修長的龍形柄,龍頭探入瓶口內,似在貪婪地吸吮著瓶中的玉液瓊漿。


這件造型奇特的瓶子為什麼叫做“傳瓶”呢?


因為,此瓶在雙瓶底部刻有銘文,被釋讀為“此傳瓶,有並。”


天博“國寶”傳瓶,“有並”還是“有茲”呢

天博“國寶”傳瓶,“有並”還是“有茲”呢

▌隋白釉龍柄聯腹傳瓶器底銘文


按照銘文,瓶的名稱就被定為傳瓶。


那麼,“有並”又該怎麼解釋呢?


目前解釋認為,兩瓶瓶身雙腹相連,並在一起,同時有並也是同時有兩個,是一對的意思。


按照博物館資料,與此相同造型的瓶子還有一件珍藏於國家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所藏瓷瓶尺寸相若,但無刻款,因此天博這件更顯珍貴。


對於傳瓶,迄今研究不多,但多認為,此瓶最初造型與佛教有關,然後被用於明器。


引用最多的文獻,來自於釋道宣的《續高僧傳》。


在釋道宣《續高僧傳·釋寶瓊》中有言及弘法的場面——


“後進英華,隨父共聽。偏深玄義,遂講涅槃。傳瓶不失,於茲乃驗。”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因為弘法不易理解,就根據受眾的情況,選擇更容易明白的《涅槃經》來講。能夠傳承(傳瓶)不使其中斷,在這裡應驗了。


此處以傳瓶比喻傳法。


自南北朝,佛教大興。佛教以造像與圖繪吸引民眾皈依,通過感性的形象宣揚佛理成為一時風尚。


佛教具有空的理念,但同時也藉助具體形象來展示佛理奧義,這成為看似矛盾,卻又非常有挑戰意義的事。正如南朝沈約在《竟陵王造釋迦像記》中說:


“夫理貴空寂,雖熔範不能傳;業動因應,非形相無以感。”


沈約的意思是,佛理的流傳,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你就是有個現成的模版也解決不了問題,但是,信眾怎麼能感知佛理呢,又需要具體的形象來感受。


用這一視角來看傳瓶,傳瓶中的兩個瓶子空空相連,很似佛法,尤其是後來禪宗心心相傳的狀貌。其時,談及佛法流傳,人們使用了薪火相傳的理念,此與之類似。後來,傳瓶用於明器,恐怕也是類似理念。佛法的傳承,靈魂的傳承,都通過傳瓶特殊的造型來體現。


那麼,回頭再看,天博傳瓶器底的銘刻,由於字跡潦草,在釋讀上也有另解,其中一邊為“此傳瓶”,而一邊可能為“有茲”,而非“有並”,合起來“此傳瓶有茲”或“傳瓶有茲”的意義與“傳瓶於茲”類似,大致是說,有了這個瓶子,就能夠傳承下去,如此釋讀,似比“有並”更為順暢。


《收藏》創刊於1993年 一冊在手,把握收藏

《收藏》微博ID @收藏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