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孫太后要毒死朱祁鈺的太子?孫太后有偽善的仁慈卻心狠手毒?

紅星照耀神州


是不是看了《大明風華》才有這樣的疑問?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情節設定發展都是編劇所寫,為了劇情需要,肯定和真實的歷史是不同的。




朱祁鈺有卻只有一個兒子,叫朱見濟,生於正統十三年(1448年)七月初二日,死於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諡號懷獻太子。天順元年(1457年)朱祁鎮經過“奪門之變”重新奪得皇位後,追廢朱見濟為世子,直至南明滅亡,朱見濟也沒再被承認為太子。

我們可以來看一看那幾年相關人員的活動軌跡。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也先犯境,朱祁鎮在王振的攛掇下執意御駕親征,連母親孫太后也不能阻止。

無奈之下,孫太后讓朱祁鎮立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如果朱祁鎮有了不測,朝廷也有接班人。朱祁鎮親征前又讓異母帝郕王朱祁鈺兼國。

誰知朱祁鎮實在不是打仗的材料,幾十萬明軍精銳盡皆失沒,自己也被也先俘虜了。


也先挾持朱祁鎮攻到了北京城下,想要騙開城門。

此時亂糟糟的北京城內,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恭請孫太后立朱祁鈺為帝,主持北京保衛戰,以滅絕也先陰謀。

在孫太后的同意下,朱祁鈺登基為帝,改元景泰,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此時的朱見深仍然是皇太子身份。

第二年,也先見從朱祁鎮身上也榨不出大明的油水,還得好吃好喝伺候著,於是將朱祁鎮放回了大明。

朱祁鈺剛當了一年皇帝,正在興頭上,突然發現哥哥回來了,哪裡還肯交出皇位,於是軟禁了朱祁鎮。

此時的朱見深還是皇太子,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還是世子。

自己當皇帝,皇太子卻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侄子,朱祁鈺肯定是很彆扭的。

在一系列的運作下,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將皇太子朱見深廢為沂王,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對此,被軟禁的朱祁鎮沒有發言的權力,孫太后說話也不好使,大臣們不敢也不能反對。孫太后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悉心保護好被廢的小太子朱見深。

可能朱祁鈺這一系命中該絕,剛剛被冊立為皇太子的第二年,五歲的朱見濟夭折了。此後朱祁鈺努力了數年,再也沒有生下一個皇子。

關於朱見濟的死,史書並沒有詳細記載,但絕不可能是孫太后害死的。

當時的皇權牢牢掌握在朱祁鈺手中,兒子朱祁鎮被軟禁,連個人都見不到,孫子朱見深也是朝不保夕,自己呢說話和沒說一樣。如果孫太后敢對皇太子朱見濟下手,被朱祁鈺知道之後,這三口子都會處理了。

最主要的,當時朱祁鈺還年輕,今天害死他一個兒子,明天他會再生一個(誰也不能預測出朱祁鈺會沒有生出來),仍然改變不了眼下的形勢,只是自尋死路。


別酒流年


題主這是咋想的?在《大明風華》裡朱祁鈺的皇后是因為忍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自己服毒自殺的,至於帶上孩子一起純粹是為了報復胡太妃的狠毒,和朱祁鈺在母親面前的懦弱,和孫太后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說孫太后偽善就更不靠譜了。劇中面對胡太妃的的步步緊逼,孫太后一直在隱忍退讓,否則以她多年輔政積累起來的力量,捏死這個皇帝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這個電視劇把歷史改的太離譜了。歷史上朱祁鈺的皇后是姓汪,為人低調、賢惠,只有2個女兒。太子朱見濟的母親是杭氏。在朱祁鈺要廢掉哥哥的兒子朱見深太子位的時候,皇后汪氏認為不妥,極力勸阻。朱祁鈺一意孤行,通過賄賂大臣們成功改立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景帝朱祁鈺之後廢掉了皇后汪氏,將之打入冷宮,改立杭氏為後。不幸的是,朱見濟立為太子後不久夭折。

在朱祁鈺病死後,英宗向讓朱祁鈺的嬪妃殉葬,大學士李賢進諫,說,汪妃立為皇后不就被廢,與兩個女兒相依為命,現在讓她殉葬,不合情理,何況2個幼女怎麼辦?

朱祁鎮聽後起了憐憫之心說,“你說的很對,我以為兄弟媳婦年輕,留在宮中不合適,沒有考慮到她們母女的性命。”於是汪氏母女的以依舊生活在郕王府邸。

命汪妃出居舊王府。先是,景帝即位,立妃為皇后,後無子,有二女,次妃杭氏生見濟。景帝廢立時,後泣諫以為不可。景帝竟立見濟,而以杭氏為皇后。以後諫,故幽之宮中。——《明史紀事本末》

太子朱見深知道了汪氏勸阻朱祁鈺廢太子的事後,對這個嬸嬸很恭敬,多方照顧她們。汪氏得以善終。

太后孫氏在歷史上記載的事情不多,雖然宣宗朱瞻基在遺詔裡命她和太皇太后聽政,當時起主要作用的是太皇太后張氏,孫太后沒有什麼實際的輔政行為。

在史書上我們能見到的記載就是在土木之變後,孫太后令郕王朱祁鈺監國,立英宗子朱見深為太子。在此期間,孫太后將宮中的財物送給瓦剌,期望能贖回英宗。

在英宗被幽禁在南宮期間,孫太后曾經幾次去看望,後來聽到傳言,說景帝朱祁鈺想趁她探望的時候,將她幽禁在南宮。以後孫太后不不敢去看望兒子。

在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時,派人告訴了孫太后,得到了她的默許。在英宗復辟後,孫太后下了廢除景帝朱祁鈺為郕王的詔書。

這幾件事談不上狠毒吧,電視劇嘛,娛樂而已。不必當真。


閔不克


《大明風華》接近尾聲,徐濱返回京師,帶回了朱祁鎮親筆書寫的禪位詔書,並建議朱祁鈺早立太子以固國本。之前,朱祁鈺千方百計阻止朱祁鎮回京,就是擔心自己只是個過渡,而唯一能讓他安心的條件,就是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如此他這一脈才算真正得到了天下的認可。

朱祁鈺喜出望外,立刻同意迎接朱祁鎮回京。然而,命運又將他作弄,當他宴請滿朝文武之時,卻得到皇后母子服毒自殺的消息。宮中太監先將此噩耗稟告孫太后,孫太后頓時臉色十分複雜。有人猜測是孫太后毒死那娘倆,我們不妨來分析其動手的可能性。

殺人必須有動機,如果兩人為孫太后毒死,那麼孫太后會得到什麼好處呢?

  • 首先,就本劇而言,孫若薇好不容易盼來朱祁鈺的鬆口,能夠迎接朱祁鎮回宮。而太子的冊立正是使朱祁鈺鬆口的直接原因,現在出了這檔子事情,朱祁鈺會有什麼想法?太子死了,自己的皇位再度不穩,此時將朱祁鎮迎接回來,那不是等著讓他擼下來嗎?因此,他隨時可能反悔。
  • 其次,假使朱祁鎮已經快到京了,也就是說,朱祁鈺來不及撤回命令。那麼,朱祁鎮回京後,朱祁鈺會善待他嗎?朱祁鈺沒有生下其他兒子前,朱祁鎮始終是他皇位的最大威脅者。

  • 再者,朱祁鈺時年不過22歲,後宮三千,死了一個兒子,就不會生其他兒子嗎?別忘了,他還有一位橫行後宮數十載的老孃胡善祥,要是孫若薇下毒,哪裡會逃得過她的法眼?

  • 最後,太子死得這麼巧,大臣們會怎麼想?原來迎接朱祁鎮回京是朝中大臣的共識,他們的目的是挽回大明的顏面,不能像宋朝那樣喪權辱國。但是,如今朱祁鈺這邊才鬆口,朱祁鎮還未到京,太子就死了,難道沒有爭奪帝位之嫌嗎?恐怕本來支持朱祁鎮回來的朝臣,此刻也要重新站隊了吧。

綜上所述,太子之死,孫若薇非但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有可能惡化朱祁鎮與朱祁鈺的關係,因此孫若薇不可能那麼傻。

劇中朱祁鈺也沒有懷疑孫若薇,因為事實上,胡善祥一直把皇后當作自己的出氣筒,打巴掌就是家常便飯,胳膊上被打得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朱祁鈺貴為皇上也無法解救她於水深火熱之中,沒辦法,她自殺之前才跑到孫太后這裡來求助,結果孫太后也無能為力。皇后是滿心絕望,才會一死了之。皇后母子之死,終於喚醒了朱祁鈺,一向對母親唯唯諾諾的他頃刻間爆發了,憤怒地將胡善祥趕走,胡善祥因此一夜白頭。

《大明風華》如此演義,那麼歷史上又是怎麼回事呢?

土木堡之變後,孫太后同意朱祁鈺即位為帝,但是有一個附加條件,就是同時冊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試想,當時朱祁鈺並非帝位的唯一選擇人,朱見深也可以登基。但是朱見深才3歲,擔心主少國疑,當時瓦剌來勢洶洶,北京軍力不足,人心不安,如果啟用20多歲的朱祁鈺,效果會好很多。

朱祁鈺臨危受命,當初也沒想那麼多,但是瓦剌撤退後,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個過渡啊。於是,竭力阻止朱祁鎮回京,後在於謙的勸說下才勉強同意。

朱祁鈺將朱祁鎮安排在南宮,阻止官員與其見面。然而,這仍不能讓其心安。只有太子是自己這一脈,他這皇位才算是坐穩了。於是,他又開始密謀換太子,不惜賄賂朝臣,還杖斃反對者。1452年,原太子朱見深被廢,由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取而代之。然而,第2年,朱見濟就夭折了。這時,朝中有大臣公然認為這是天意,請求恢復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朱祁鈺怒不可遏,將他們下獄。

也許朱祁鈺真的是個悲劇,在位8年,那麼多嬪妃,竟然一無所出。不過,按理來說,朱祁鈺此時大權在握,而且時年不過20出頭,難道就能宣佈其無後了嗎?那麼,大臣們為何如此苦苦相逼呢?

從朱瞻基在位的宣德末年開始,氣候變冷,饑荒、蝗災、洪水接踵而來,等到朱祁鈺登基後,這些間或出現的災害終於大爆發了,並在1455年到達極點,成為百年不遇的大災年。於是,有些大臣便將其歸罪於朱祁鈺的易儲,沒有遵循繼統正道而造成的。

朱祁鈺本想處死那些大臣,誰知道次日北京風沙漫天,只能怏怏作罷。從此,朱祁鈺鬱鬱寡歡,2年後便一病不起,石亨、徐有貞等人便趁機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復辟成功。令人詭異的是,朱祁鎮復位後,災情很快便結束了。因此,朱祁鎮的復辟反而被世人認為是順應天意,繼承正統。

其實,朱祁鈺即位之前,天災也不少,為何大臣們一言不發?

  • 說到底,朱祁鈺廢了原太子,破壞了遊戲規則。

  • 其母吳太妃一說是朱高煦的侍妾,被朱瞻基看中,寄養在太監處,直到臨終之時,其母子才被接入宮中,並賜予名分,這樣的出身比起孫太后母子自然是卑微得多。

  • 朱祁鈺所倚重的于謙無意捲入這種宮鬥。

  • 朱祁鈺一個兒子夭折,反而被軟禁在南宮的朱祁鎮生了一堆兒子,能怪誰?


讀春秋思無忌


《大明風華》這部戲把朱祁鎮和朱祁鈺一家帶火了,孫若微更是成為了這部劇的關鍵性人物。事實上這部戲很多東西,都是杜撰出來的,太多的時期,都不是孫若微做的,但是,為了她主角的光環,全部都加到了她的頭上。

我們都知道孫若微的兒子是朱祁鎮,可是,朱祁鎮這個當兒子不爭氣,因為他成了明朝所有皇帝當中的唯一的一個俘虜。

做了俘虜的人,當然是丟盡了祖宗臉面的人了,孫若微也因為這件事抬不起頭來。在朱祁鎮被俘虜之後,孫若微和于謙又擁立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當皇帝。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朱家的皇位就會在朱祁鈺這一支血脈當中傳下去了。很顯然這不是孫若微想要看到的,因為朱祁鈺不是孫若微的兒子呀。

孫若微還是想要把皇位留給自己的兒子朱祁鎮的,她一直都是不死心。在她看來朱祁鎮肯定會能返回明朝來的,在劇中她還話費了幾百萬輛因子,去贖回了自己的兒子,可是,要知道的是,事實上那時候的孫若微已經做不到這樣的事情了。

因為朱祁鈺是不希望朱祁鎮回來的,朱祁鈺是皇帝,他不想讓做的事情,是沒有人敢做的。

可是又有人說,為了不讓皇位在朱祁鈺這一支血脈傳下去,孫若微殺了朱祁鈺的兒子,也就是當時的太子朱見濟,而且這個兒子還是朱祁鈺唯一的一個兒子。

對於孫若微來說,只要殺了他,可以說朱祁鈺這一支血脈就沒有人了。

但是,事實上想要殺皇帝朱祁鈺的兒子,孫若微根本就辦不到。要知道朱祁鈺的太子朱見濟是死在了朱祁鈺當皇帝的第三年。

這時候的朱祁鈺已經皇權在握了,即使孫若微貴為太后,她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若是這件事真的被皇帝知道了,孫若微肯定也是會被殺的。

畢竟孫若微不是朱祁鈺的生母呀,她的權利,是遠遠沒有朱祁鈺的權利大的。

再說了那時候的孫若微她的權利,已經大大的削弱了。可以說朱祁鈺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她不得而知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她根本不可能對朱見濟下手。朱見濟的死,僅僅是一個意外。他是病死的,事實上他的死和孫若微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關係。

所以說孫若微殺了朱見濟,這肯定是冤枉了她的。孫若微還是很仁慈的,她不可能是狠辣的人,若是她真的是那樣的人,朱祁鈺根本就當不成皇帝。

畢竟朱祁鎮被俘虜之後,人家是有兒子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豈不是更好。所以,孫若微既然讓朱祁鈺當了皇帝,她也就不可能殺了朱祁鈺的兒子了,再說了以她當時的實力,想要殺一個太子,根本就是辦不到的事情。


不才講史


由於歷史文獻上不可能事事都記載周全,我會在某些地方無法顧及到細節,這也就給了我們現代人很多的陰謀論提供了基礎。


明代景泰皇帝朱祁鈺只有一個兒子,那就是朱見濟。朱見濟出生於正統十三年,景泰三年的時候被代宗景泰皇帝立為太子,但是第二年就夭折了,只有五歲多。

皇權實在是太過誘人,當景泰皇帝朱祁鈺代替自己的哥哥朱祁鎮成為大明帝國的皇帝時,他或許想到自己被牢牢的吸引在權力的寶座之上。


朱祁鎮被蒙古人擄走,大明帝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時候大臣們推舉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當上了代理皇帝。

在朱祁鈺的領導下,全國軍民團結一心打贏了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在哥哥朱祁鎮被抓走的那段時間裡,他也牢牢的被吸引在了看不見的權力寶座之上。


本來在他代理皇帝期間,皇太子仍然是哥哥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或許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斷絕自己哥哥一脈的皇位,又或許一開始他不以為意,因為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確實太小了,而且哥哥還被蒙古人囚禁著,等以後時間長了,自己皇位坐穩之後,再把自己的兒子扶上皇太子的座位也不遲。

但是"好景"不長,哥哥朱祁鎮被放回來了,這就尷尬了,本來自己就是個代理的,正牌的回來之後自己該怎麼辦?幸運的是兄弟兩人平時關係就不錯,在這麼重大的問題上也能達成和解,弟弟繼續當皇帝,哥哥當個太上皇,太子就還是哥哥的孩子當。


兄弟兩人達成和解,但是並不代表著兄弟兩人背後的勢力能夠和平相處,畢竟最高權力的吸引力不是普通人可以抵抗的。

在手下人的攛掇之下,雙方的矛盾也逐漸加深。以至於到後來景泰皇帝出奇遇,想要自己的一脈牢牢坐穩大明帝國皇帝的寶座,想要廢掉哥哥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而且確實這麼幹了。


景泰三年,朱見濟被立為太子,到景泰四年,給太子的一切配置都備齊了,但是,朱見濟真的沒有太子命,沒多久就早夭了,史書記載"越四日,太子薨,諡曰懷獻"。

這裡並沒有說明,朱見濟為什麼會夭折,是疾病還是其他。而且因為朱見濟的夭折,影響了大明王朝之後幾年間的政局,所以又給人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間。


所以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後來支持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後宮之主孫太后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惡人,害死了幼小的朱見濟。
有可能嗎?沒有實際證據,一切皆有可能。同樣沒有實際證據,一切也都可能是胡扯。

一盤拉條子


朱祁鈺的太子朱見濟的夭折有兩種說法,其一就是夭折。歷史上朱見濟生於正統十三年七月初二,死於景泰四年十一月。也就是說朱見濟在四歲時被立為太子,在他五歲的時候就不幸夭折。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很有說服力的。在古代受限於醫療條件和生活物質條件,很多幼兒都會半圖夭折。中國歷史上皇朝宗室之內夭折的皇子數不勝數。朱元璋的太子朱標都那麼大歲數了不也死在了朱元璋之前嘛。所以說朱見濟夭折一點都不奇怪。

其二說法就是被忠於朱祁鎮的黨羽個謀害了。這個所謂黨羽就包括了孫太后。但我認為這個說法不太靠譜。孫太后雖然憎恨朱祁鈺,心疼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但她還不至於暗下殺手殺害朱見濟。以孫太后的手腕,他要針對的話也只會針對朱祁鈺。而不會殃及朱見濟。畢竟年幼的朱見濟並不構成威脅。真正的關鍵點是朱祁鈺。而且孫太后對於朱祁鈺的感情也十分複雜,畢竟方面立朱祁鈺為太子也是孫太后點頭同意的,否則朱祁鈺也不可能即位稱帝。

正統十四年,明朝五十萬精銳兵和朝中各部重臣在土木堡遭瓦剌騎兵圍殲,率軍親征的年輕皇帝朱祁鎮被俘,之後瓦刺太師也先以朱祁鎮為人質要挾北方重鎮開城投降。當時明朝一片大亂,畢竟皇帝成了人家的人質,明朝再也無力抵抗瓦刺大軍。經過短暫混亂後,孫太后站了出來,他果斷擯棄了部分臣子的南逃建議,採納了兵部侍郎于謙等主戰派的意見,讓皇帝的弟弟朱祁鈺即位,也就是景泰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積極調兵遣將堅守北京等一系列正確決策,終於化解了危機。

孫太后原本的意思就是讓朱祁鈺給替個班。既然朱祁鎮回不來了,而朱祁鎮的兒子,太子朱見深又太小。所以讓朱祁鈺幹一屆皇帝,等朱祁鈺死後再把皇位傳給朱見深。但北京保衛戰結束後,朱祁鈺貪戀皇位,他幽禁了被遣送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鎮,廢除孫太后所立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孫太后自然大為不滿,但孫太后也沒有強硬的和朱祁鈺對抗。為了維護明朝的政局安穩,孫太后只是悉心保護好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鎮和被廢的小太子朱見深,靜待時局。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後,關於皇位傳承再次出現波瀾。此時孫太后站出來明確支持部分臣子發動“奪門之變”擁戴作為皇室嫡長的太上皇朱祁鎮重新復位,從而消除了明朝政治上的又一次危機。《明史》記載“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孫太后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所以說孫太后在奪門之變中確實有出力。但讓他去毒害一個年幼的朱見濟。這並不可能。要知道朱祁鈺被廢,朱見濟根本沒有威脅。孫太后不可能對一個沒有威脅的朱見濟大動干戈。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孫太后毒死了景泰帝朱祁鈺的太子?這腦洞開得不是一點點大!這位提問者想必電視劇看多了……那位被毒死的太子是不是廢后胡善祥的親孫子呀?明英宗朱祁鎮在瓦剌期間是不是還娶了一個叫什麼其木格的女人、生了一個兒子?哥也是醉了……徹徹底底地醉了!

景泰帝的太子

首先,景泰帝朱祁鈺的太子就不止一位!提問者說的到底是哪一位?“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俘,為了徹底斷絕瓦剌人“奇貨可居”的陰謀,孝恭章皇后孫氏默許了于謙等人提出的擁立郕王朱祁鈺即位的建議。但是,孫太后提出了一個要求——景泰帝上位可以,但不能易儲!皇太子必須還是自己的親孫子、明英宗的皇太子朱見深(明憲宗)。缺乏根基、立足未穩的景泰帝為了穩定政局,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樂意,也只能答應。

在地位和權力穩固之後,景泰帝顯然不願意讓大侄子朱見深再待在皇太子之位上了!於是,景泰帝開始動用各種關係、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變相賄賂朝臣,最終於景泰三年廢黜了皇太子朱見深,將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是唯一的兒子朱見濟推上了儲位。換言之,景泰一朝共有兩位皇太子,孫太后能夠毒死誰?恐怕一個也不能!

孫太后能夠毒死皇太子嗎

明憲宗朱見深是孫太后的親孫子,保住他的皇太子之位也是景泰元年孫太后能夠為兒子明英宗做的事情。毒死了他,孫太后毒死的不僅是自己的親孫子,而且等於是徹底堵死了兒子明英宗最後的後路和希望!沒有了兒孫合法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她這個皇太后又算什麼?不要忘了,景泰帝可是有生母吳太后(賢妃)存在的,孫太后這個皇太后不過是嫡母而已……因此,孫太后毒死誰都不能毒死自己的親孫子明憲宗!

那麼,就只能是毒死景泰帝的親生兒子朱見濟了!可這更加不可能了,連自己親孫子的皇太子之位孫太后都沒能保住,可見到景泰三年時孫太后的權勢已經幾乎跌入最低谷了。在這樣的形勢下,她還有能力去毒死景泰帝的親生兒子嗎?

退一萬步講,彼時親兒子明英宗已經被幽禁在了南宮之中、復出無望,親孫子皇太子朱見深也已經被廢黜。孫太后還能依靠什麼維護自己的皇太后之位?只有皇帝嫡母的身份。換言之,她得罪誰也不能得罪現任皇帝景泰帝!這就是孫太后在景泰一朝異常低調,甚至連親孫子被廢也選擇默認的原因所在。如果她威脅到景泰帝的利益,能否善終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景泰帝就朱見濟一個兒子,而且費盡千辛萬苦才拿下了大侄子朱見深、將親生兒子朱見濟推上了儲位。在這個時候,如果孫太后毒死了朱見濟,不僅意味著孫太后在政治上與景泰帝正面對抗,而且意味著景泰帝絕嗣了!如果他生不出其他兒子,皇位就只能是廢太子朱見深的。如果真如此,接下來會出現什麼連鎖反應可想而知。景泰帝出離憤怒是必然的,廢掉嫡母皇太后景泰帝或許做不到,但讓皇太后“暴斃”或者像幽禁明英宗一樣將孫太后幽禁,景泰帝還是做得到的!還不僅僅是孫太后,被幽禁的明英宗、廢太子朱見深,恐怕想安安穩穩活下去就非常困難了……

如此一來,孫太后非但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給了景泰帝下手的絕佳理由!到頭來,孫太后什麼也撈不著,景泰帝卻可以順理成章地除掉心頭大患。不就是一個兒子嘛,彼時的景泰帝二十四歲,不愁生不出兒子。雖然後來的史實事與願違,但彼時誰也不知道景泰帝真就生不出兒子了。孫太后毒死朱見濟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景泰帝再生出一個兒子呢?難道繼續毒死嗎?所以說,孫太后不可能毒死景泰帝的親生兒子朱見濟!

朱見濟之死

史籍對於朱見濟的死因沒有明確的說得,只記載景泰四年,朱見濟夭折了。當然,也有人說是被仇恨景泰帝的明英宗黨羽所害。但是,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明王朝的文官集團恐怕沒有誰是真心為了國家的,他們更在乎的是自身利益,包括那位號稱“明王朝第一忠臣”的于謙也是如此!明英宗迴歸,作為“忠臣”,于謙不應該支持景泰帝歸政嗎?但是他並沒有,他堅決支持景泰帝繼續做皇帝、支持景泰帝幽禁明英宗!景泰帝易儲,于謙同樣表示了支持。連於謙這樣的人都如此,還指望誰會去替明英宗出頭嗎?後來“奪門之變”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又有誰是真正忠於明英宗的呢?不過就是一盤政治投機而已……為了明英宗、不顧自己九族的性命去害死景泰帝的親生兒子,做春秋大夢去吧!至於那些受到景泰帝迫害的正統舊臣,他們還有接近朱見濟的機會嗎?根本沒有!所以,這樣的說法根本無法成立,朱見濟只能是正常死亡。

再就是朱見濟死後景泰帝的反應,如果朱見濟是非正常死亡,一場追究責任的腥風血雨幾乎是必然的!可是,並沒有!沒有任何政治勢力為朱見濟的死付出了血的代價,甚至包括明英宗和明憲宗也都活得好好的。如果有人謀害了朱見濟,企圖擁廢太子朱見深復位、甚至擁來明英宗復辟,景泰帝還會繼續留下明英宗父子嗎?恐怕很難!

綜上所述,孫太后毒死了景泰帝朱祁鈺的太子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且不說彼時的孫太后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就算有,她也不能這麼做,否則等於是葬送了自己和明英宗父子!至於所謂仇視景泰帝的正統舊臣,那就更加無稽了,連皇帝都換了,誰還會替前任皇帝賣命?再說了,毒死一個朱見濟又能如何?彼時的景泰帝才二十四歲,誰能知道他以後真的再也沒能生出兒子來?如果他再生出一個兒子呢?繼續毒死嗎?朱見濟只能是正常死亡!否則景泰帝沒有理由不大開殺戒、追究相關責任人。但是,並沒有,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明確一下,現在影視劇裡面的孫太后和歷史上真正的孫太后人物相差很大,所以孫太后毒死景泰皇帝朱祁鈺的兒子,這個只是在影視劇中又出現,在歷史上並沒有這回事。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孫太后卻是算不上是一個清明的太后,但是也並沒有現在影視劇裡面表現的心狠手辣。

歷史上對於孫太后的評價大概就是孫太后做過幾件不太好的事。

首先,孫太后在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後曾想方設法的湊錢用於贖回明英宗的,這一舉動可謂是完全違背了明朝不稱臣、納貢的傳統。孫太后雖然小結有失,但是並沒有並欸有影響到大局。

其次,在贖回明英宗不成以後,孫太后其實是想立明英宗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當皇帝的,此舉依舊透露出孫太后的目光短淺,缺乏大局觀。在皇帝被俘的情況下,國家局勢岌岌可危,急需要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物出現,而孫太后想扶立一個鎮不住場面的小皇帝,此舉幾乎是把明朝亡火坑裡推了。

孫太后此舉因為遭到了所以文武大臣的極力方對,所以不得已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但是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

從孫太后所作的幾件事可以看出孫太后其實並算不上是一個玩弄權術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政治小白。

真實歷史上的孫太后並沒有現在影視劇裡表現的那麼心機與狠辣。而孫太后毒死景泰皇帝的兒子這個也是無稽之談,歷史上景泰皇帝的兒子是死於夭折,並非人為所至。


這個歷史很正


孫太后也就是《大明風華》裡的孫若微,說實話她根本不可能毒死太子的,原因就是她根本做不到這件事。

要知道太子朱見濟是皇帝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死在朱祁鈺當皇帝的第三年。

這時候的朱祁鈺已經把皇權都給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裡,每一個人對他都是十分的忌憚的,畢竟他手裡是握有生殺大權的。

他連朱見深的太子之位都可以廢除,這說明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左右他了,他已經是一個老道的政治家了。

即使孫若微對他不滿,也不會做這種蠢事的。畢竟若是要做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被識破了的話,肯定都是會被滅族的一件事。

畢竟害死的是太子呀,若是太子死了,朱祁鈺還不徹底的追查到底。而且追查這件事並不難,畢竟宮中就那麼大,就是那幾個人。發生了這樣重要的事情,他們也是很快就可以查個水落石出的。

要知道孫若微根本就不是朱瞻基的生母,他們之間是沒有任何情分的,朱祁鈺是不會對孫若微手下留情的。

當時孫若微是什麼一個地位,她肯定是比誰都清楚的。

所以,孫若微沒有必要冒著被殺的風險,做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的。

在一個就是孫若微即使想要做這樣的事情,他也做不到呀。原因就是當時的他根本就接觸不到太子。

太子的衣食住行,都是有專門的人來伺候的,這些人都是皇帝的人,都是太子的人。

孫若微作為一個已經失勢的皇太后,根本就沒有人來逢迎他了。在這種情況下,她即使想要害太子,也是做不到的了。

之所以會有孫若微害死太子這麼一個說法,最為主要的是,孫若微的兒子朱祁鎮回來了,但是,他回來之後,就被朱祁鈺給囚禁了起來。

對於孫若微來說,若是想要皇位落到自己家這支血脈上來,唯有斷了朱祁鈺的血脈。只有朱祁鈺後繼無人了,他才能把皇位在傳給朱祁鎮這支血脈上來。

事實上真實的情況,要比這個複雜的多,畢竟當時多朱祁鈺還年輕,他的太子若是死了,不一定他沒有兒子呀。

若是朱祁鈺在生一個兒子,把他立為太子,孫若微豈不是就白殺人了。所以說孫若微根本沒有必要殺人的。

事實上朱見濟的死並不是別人謀劃的,他在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年,就一命嗚呼了。不僅僅如此,朱見濟死了沒多久,朱祁鈺也死了。

要怪只怪他們家的遺傳基因不好,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三十多歲就駕崩了。


史學達人


《大明風華》是一部演義味兒很濃的歷史連續劇,怎麼能把他當做正劇來看呢?至今為止,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朱見濟之死是孫太后所為。




朱見濟是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鈺的獨生子,杭皇后的命根子。四歲時候被立為皇太子,五歲即夭折,朱見濟之死,存在著兩種說法,一種是體弱多病夭折之說,另一種則是英宗黨羽謀害致死之說。

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英宗朱祁鎮率領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瓦剌,於土木堡遭到瓦剌軍的包圍,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虜,釀成了明朝歷史上第一場國家危機。



英宗被瓦剌俘虜,天下震動,京師更是亂成了一鍋粥,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在於謙、王直等大臣的支持下,說服孫太后,在大明王朝危難之際登基即位 ,是為景泰帝,以此來穩定大局,挽回頹勢。不久瓦剌大軍來犯,景泰帝沉著應對,帶領京師文武百官打退了瓦剌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一年後,英宗被瓦剌送回大明,嚐到了至高無上皇權滋味的景泰帝不願放手,對英宗南歸持消極牴觸的態度,在英宗南歸後很快將其幽禁於南宮嚴加看管。景泰帝還千方百計的賄賂拉攏群臣,以令他們支持易儲,還不顧孫太后的反對,執意要廢黜侄兒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以使皇位能在自己這一脈傳之久遠。景泰三年(1452年)經過一番緊張的運作之後,景泰帝終於得償所願,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如果朱見濟沒那麼早夭折,能撐到即位,也許奪門之變就不會發生。但是景泰帝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一個兒子身上風險是極大的。果然,朱見濟在太子位不過一年,便於景泰四年(1453年)不幸夭折,朱見濟的死對景泰帝的打擊是巨大的,太子之位空置,而景泰帝又憂勞成疾,使得擁護英宗的部分朝臣有了發動政變的想法。在朱見濟去世四年後 ,宦官曹吉祥與石亨、徐有貞等人合謀,乘著景泰帝臥病在床,發動奪門之變,從南宮迎回英宗將他重新扶立為帝。

景泰帝與兒子朱見濟的死一直被認為是陰謀,首先,朱見濟之死恰恰是在他被立為皇太子不久,當時代宗在位不過三年,根基並不穩固,特別是違背約定廢侄兒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讓不少朝臣為之寒心,所以不排除朱見濟是被英宗的黨羽謀害而死。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後,代宗也蹊蹺死去,野史上更是說是英宗致使宦官勒死躺在病榻中的代宗。



奪門之變能成功,沒有孫太后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明史》記載“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這說明在朱見濟死後,病中的景泰帝因為執意拒絕朝臣重立太子的奏議,使得皇位傳承產生巨大的危極,身為英宗母后的孫太后,不可能坐視不管,她需要抓住這次機會,幫助自己的兒子重新登上帝位。朱見濟之死可能不是孫太后所為,但如果存在其他人暗中對小太子下毒手,則孫太后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奪門之變這場皇室政變,精明老道的孫太后應該是幕後的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