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獲得2019年“法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中國留法博士心聲

向戰“疫”中的白衣天使學習 為祖國的發展儘快回國盡力

  我叫李楚嫻,是一名國家公派留學生,自2015年至2019年於法國圖盧茲大學攻讀地球化學專業的博士學位,主攻方向為古氣候變化和汙染物的歷史沉降。感謝巴黎地區公派學者學生聯誼會協助我撰寫這篇小文。2019年我結束了我的留法學生生涯,有幸以博士生的身份獲得2019年“法國青年女科學家獎(Jeunes talents L’Oréal-UNESCO pour les femmes et la science)”。

  “法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是由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7年設立,旨在鼓勵和支持在法國的處於博士或博士後研究階段的具有較大科研潛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該獎項授予的領域涵蓋環境科學、生物學、材料學、工程技術科學以及形式科學等。截至2019年,已有265位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

  能夠獲得2019年“法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是我的榮幸,當然,這也離不開國家留學基金委和駐法使館教育處的大力支持,以及法國導師的悉心教導和法國圖盧茲教育系統的便利。2015年,我通過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選拔,並獲得4年獎學金資助,順利到達圖盧茲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我的博士工作屬於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圖盧茲的合作項目,主要研究南半球的古氣候變化和汞元素的歷史沉降情況,指導老師為來自圖盧茲地球科學環境(GET)實驗室的傑羅恩·桑克(Jeroen Sonke)和來自功能生態與環境實驗室(Ecolab)的弗朗索瓦·德·維斯舒維爾(François de Vleeschouwer)。GET實驗室在地球化學領域的實力在法國名列前茅,Ecolab則在生態學領域享有盛名。這兩個實驗室平臺先進,擁有較多的大型實驗設備(如多接收器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和熱電離質譜儀)。弗朗索瓦和桑克老師不僅科研水平高,而且還會很用心地指導他們的學生。讀博期間,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我的研究進展,他們只要在辦公室,總會騰出時間為我的工作指點一二。弗朗索瓦是研究古氣候方面的專家,他除了培養我的科研能力外,還大力支持我去拓寬自己的科研社交網絡。他常常鼓勵我去參加不同的國際會議,以有機會和業界的其他老師討論自己的科研成果並尋找合作機會。桑克是一位汞研究領域的專家,和他討論科研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因為他總能引導你從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與答案。

  法國圖盧茲博士生培養系統的相對完善也使我受益匪淺,讓我節省了不少時間,以便能更好地專注於科研工作。一是簡易的註冊登記流程和報賬系統。每年一次的學校註冊程序較簡單,只需按照要求準備幾份材料並加蓋實驗室和研究院的公章即可。二是較少的學分要求。圖盧茲大學的宇宙科學及環境與空間學院對博士畢業的要求是參加幾個必修課和4個學分。20個學時算1個學分,這些學分可以通過授課、選修大學裡的課程、參加夏令營或研討會獲得。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的博士生無需向低年級學生授課來獲得學分,這樣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投入自己的科研當中,但不足之處在於我們可能會因此而缺少相應的授課經驗。三是委員會。委員會中的成員獨立於博士生導師,通過一年至少約談博士生一次的方式來確保該生的科研與生活得以順利進行。委員會的老師通常有兩名,一名來自本校,另一名來自外校。如果博士生與其導師有矛盾,可以向委員會的老師尋求幫助。四是人生導師。人生導師不是博士生導師,其有著和委員會成員類似的作用,但人生導師是能在科研或生活上經常為你指點迷津的資深學者。我有幸在博士階段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生導師,她叫凱瑟琳·讓德爾(Catherine Jeandel),是一位出色的海洋地球化學研究員,對海洋科學與地球化學有較深的造詣。因為我的工作屬於交叉學科,部分涉及海洋科學領域,所以我常常向她請教問題,即便不是她的學生,她也會不厭其煩地為我答疑解惑。當她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時,她會將其他能為我提供信息的老師推薦給我。在我的職業規劃上,她也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包括毫無保留地與我分享她對一些實驗室在師資和未來前景方面的看法。在生活上,她會鼓勵我學法語並堅持每次都用法文和我交流,以便我能順利融入當地環境中。五是大型科學講座。我的兩個實驗室GET和Ecolab均隸屬比利牛斯山實驗室(Observatorie Midi-Pyrénées,簡稱OMP)。OMP每兩週就會舉辦一次大型科學講座,涉及的領域涵蓋天文、地理、化學、生物、環境和人文等。受邀的報告人均是在其領域有一定造詣的並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其科學成果的老師。我常常去聽這些講座以開闊我的視野,加深自己對科研的認識。

  我現已順利博士畢業。回首過去4年在法國的學習生活生涯,收穫頗豐,學習生活兩不誤,不僅在科研學習上有所長進,還在味蕾和視覺上有所享受,這主要和法國的美食和美景有關。法國的美食全球享負盛名,如鵝肝、奶酪、紅酒、法棍、馬卡龍、焦糖布丁。法國的美景也不勝枚舉,如聖米歇爾山、科爾馬小鎮、地中海和比利牛斯山。勞逸結合、鬆弛有度,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身在海外求學的我一直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自豪,也為祖國遭遇困難而憂心。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但不計其數的白衣天使選擇奔赴戰場,全力以赴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救治病人和阻斷病毒的傳播而不懈努力。這,讓我再次看到了中華兒女們的堅強、不屈和奉獻精神。但願春暖花開之時,是疫情完全被控制之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衷心感謝國家留學基金委給予我出國深造的機會,我在不久的將來會回到祖國的懷抱,會像這場抗疫阻擊戰中的“白衣天使”一般,義無反顧地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供稿/巴黎地區公派學者學生聯誼會 作者/法國圖盧茲大學地球化學專業公派博士李楚嫻)

一位獲得2019年“法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中國留法博士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