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新冠狀病毒延長了孩子們的假期,這可愁壞了好多爸爸媽媽,怎麼安置家裡的小神獸?

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無疑是修煉這些小神獸的最佳法門。

這不,我家7歲的小神獸只要抱著幾本書,就能安安靜靜看上一整天,我和孩子爸隨時可以解放,優哉遊哉幹自己的事情。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隨手拍了一張孩子看書的照片發到朋友圈,沒想到的是,很多朋友留言說,太羨慕了,自己的孩子就做不到,要麼是不愛看書,要麼就是沒耐心,看十幾分鍾就懶得看了。

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在我看來,孩子們應該都非常痴迷看書才對,像我家孩子,有一點兒空就想看會書,比如吃飯前的孔隙,比如上廁所的時候,比如睡覺前。

很多時候,都是我強行不讓他看,他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書。

晚上,我認真想了想,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麼愛閱讀呢?

總結了一點小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們。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01


父母對書的態度決定孩子對書的喜好

很多父母逼著孩子讀書,可是,明明自己一本書都不讀,說明你內心裡並不認可書的美好。

父母的喜好是會傳染給孩子的,比如對食物的偏好、對服裝的偏好等等。

同樣,父母對書的態度,也會傳染給孩子。

書真的是好東西嗎?書裡的內容真的那麼有趣嗎?

如果是,為什麼爸爸媽媽從來都不看呢?

孩子潛意識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Daniel TWillingham寫過一本書:《培養讀書的孩子》,他得出了一個近乎常識的結論:如果只能說一個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那一定是:

從自己做起,營造家庭閱讀氛圍。

如果一個家庭有很多很多書,讀書是這個家庭所珍視的品質,是這個家庭瞭解世界的重要手段,是這個家庭談天說地的平常話題,是這個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長在這個家裡的孩子,讀書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然。

我自己是很喜歡讀書,很享受讀書的時光,大概翻了一下我近三年讀過的書,電子書61本,紙質書30多本,差不多平均一年也看了30多本書了。

孩子會經常看到我讀書的情景,有時候,我讀起書來會哈哈大笑,有時候,會哭地稀里嘩啦,這會給孩子傳遞信息,他會覺得很好奇,這書裡到底藏的有什麼啊?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02


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記得有一次,老公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孩子在客廳玩的照片。

有細心的朋友注意到我家的電視是用布蓋起來的,就留言問,你們家不看電視嗎?

很早就聽說,有不少爸爸媽媽怕孩子看電視,根本就不買電視,或者買了也不開通信號。

我們家雖然有電視,但我們看的很少,只有每週六晚上看一部紀錄片和一部電影。

不是我們不愛看電視,人都有惰性,忙碌了一天,都想在舒服的沙發上來一個葛優躺,看一些不燒腦的肥皂劇或者綜藝節目放鬆一下。

但我們深知,父母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父母不自律,孩子又怎麼會嚴格要求自己呢?

所以身為父母,儘可能的把壞的習慣戒除,養成好的習慣,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我們家的書說不上多,但似乎各個角落都有書,書房不用說了,客廳、餐廳、主臥、次臥,沙發旁、飄窗旁、櫃子裡、桌子上,包括車裡面都放了書,真的是,伸手可及的地方,都可以拿到書,所以孩子有點空閒時間,就可以隨時隨地翻了一本書看。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03


有意識地選擇孩子周遭的環境

從孩子小時候起,我很少帶孩子去那些嘈雜的遊戲場所玩,閒暇時間,除了去公園、爬山,就會去博物館、科技館轉轉,去的比較多就是新華書店了。

我是很反對帶孩子去那些嘈雜的遊樂場,裡面的噪音太大了。

很多媽媽比較重視對孩子的眼睛的保護,卻忽略了對孩子耳朵的保護。

記得在孩子的鋼琴課上,鋼琴老師說,要孩子練耳,耳朵聽音甚至比指法手型更重要。

經常聽噪音是不是對孩子耳朵的一種汙染和破壞呢,甚至會破壞孩子的心境,經常生活在嘈雜環境的孩子,能靜下心來嗎,我表示擔心。

那些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會決定一個人的氣質,其實,那些經常接觸的環境又何嘗不是呢?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04


抓住孩子的閱讀關鍵期

莫言,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他的成就是可以載入史冊。

我曾經對莫言先生的一些經歷關注過,發現一個事,那就是莫言先生讀書多,特別是兒童時期,喜歡讀閒書,整個青少年時期,一刻也沒停著,一直在讀著。

莫言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提到:“我童年時,看‘閒書’便成為我的最大樂趣。

我體能不佳,膽子又小,不願跟村裡的孩子去玩上樹下井的遊戲,偷空就看‘閒書’。

父親反對我看‘閒書’,大概是怕我中了書裡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閒書’耽誤了割草放羊;我看‘閒書’就只能像地下黨搞秘密活動一樣。”

莫言小學時便經常偷看“閒書”,包括《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那個時候應該能看的書都被他給看了。

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就輟學了,然後就開始了10年的農業生產,文革期間他無書可看時,就讀《新華字典》。後來讀《中國通史簡編》,之後就一直揹著這套書走出家鄉。

1976年莫言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莫言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將圖書館裡1000多冊文學書籍全部看過。

看到這我就傻眼了,文豪就是這樣煉成的吧,1000多冊夠您讀多少年,您自己掰著手指算一下。

這告訴我們,童年時期保持的閱讀習慣,很有可能會創造出奇蹟。

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這樣說:


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0歲。在這段時間中,如果不採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以至後來採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紮下了深根,永遠無法拔掉和剔除了。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05


0-10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主要是在10歲前形成。

如果孩子過了10歲,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已經很低了。

假如這10年裡,你讓孩子形成了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習慣,你會省心很多。

所以有人把0-10歲成為孩子閱讀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裡最需要做的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孩子在0-6歲是感官發育關鍵期,孩子會藉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

這個階段閱讀的內容主要以繪本為主,另外可以帶孩子讀童謠和古詩,對孩子的語言發育也很有幫助。

要知道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我記得孩子兩三歲時,就已經能背下好幾十首唐詩,有時玩著玩著,自己嘴裡就會嘰哩哇啦地蹦出詩句。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5-7歲:孩子進入大量認字的階段,可以讀一些簡單文字類的圖書,比如我家的孩子特別喜歡看《三毛流浪記》、《父與子》的漫畫,一副漫畫配一小段文字,孩子不用完全認識字,已經能看懂漫畫的內容。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可缺少的4步曲


7-8歲:這個階段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孩子認識了大量的文字,父母會有兩方面的期待,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獨立閱讀,一方面希望孩子多看純文字的圖。

這裡有一個經驗分享給大家,在孩子7歲時,我也嘗試給孩子加入了拼音讀物,發現孩子確實不那麼感興趣,這個時候需要父母再引導過渡一下。

比如每晚睡覺前,我都會帶她讀上一篇內容,要相信經典名著的內容真的是非常精彩的,一旦你帶孩子開了頭,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吊起來,慢慢地會發現,這些文字書裡的內容更豐富,故事很奇特。

當然這個階段,孩子還是會很喜歡漫畫書,可以幫孩子挑一些好的漫畫,比如《大中華尋寶記》,每一本我家的孩子看了不下十遍了,孩子真的很喜歡。

8-10歲:孩子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開始有自己明確的閱讀愛好。

這個時期可以讀深厚一點的書,比如《諾貝爾青少年系列》、《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還有一些經典的世界名著也可以開始涉獵。

要知道,孩子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多讀書,更要讀好書。

孩子的閱讀習慣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引導和陪伴,父母首先讓自己愛上閱讀,再細心觀察孩子的閱讀偏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一旦孩子愛起讀書來,那就像困了要睡覺,餓了要吃飯一樣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