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強勢城市重慶,成都,武漢,杭州排名是怎樣的?

見解派


還在提那個由某財經雜誌社和幾個房地產開發商聯合搞的所謂“新一線城市”排名還有意思嗎?雖然總部設在上海,但主要負責人是成都人,有意思嗎?哦,成都那麼厲害嗎?哪項條件都是100分(附圖2),明顯是騙人的鬼話,這個東西還有人相信,只有兩種人會相信,一是傻子也太多,看什麼排名都當聖旨,這些人全國都有;二是明知道是吹牛逼還要故意吹噓,這類人基本上都是成都人或離成都不遠的四川人。

最權威的排名有兩個,一是今年年初由國務院下屬中國社會科學發佈的2017年中國城市發展綜合競爭力,武漢排名全國第十(含港澳臺,下同),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上榜城市。成都第15,杭州第21,重慶第23名;2017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武漢第八,成都第十,重慶第17名;2017年中國城市宜居競爭力,武漢第14、成都第27,而重慶在前40之外。成都和重慶根本就經不起任何推敲,排名直接落後。另一個排名就是上個月剛剛在南京舉行的世界城市發展競爭力報告,會議上指出中國城市發展迅猛,深圳成為全球十大城市之一。香港、上海、北京、廣州是全球二十強城市,而武漢、天津、蘇州、南京和臺北位列全球五十強。成都、重慶和杭州只是屈居於全球100強之列。

而最新的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前十名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重慶、天津、南京、杭州。武漢已經成為京滬穗深外的中國第五城(附圖)。從各種數據來看,中西部最強的城市是湖北省武漢市,而不是重慶直轄市或四川省成都市。杭州現在的經濟發展得益於上世紀80年代的沿海地區改革開放政策,比武漢、重慶和成都早賺了近30年的錢,所以有了早期的財富,然而現在是這幾個城市中最差的,就不予置評了!




京滬漢穗深港澳臺


重慶、武漢、成都、杭州這四個城市論綜合實力,誰最強?不能嘴說,要認真分析:

綜合實力,主要包括城市地位,經濟實力,科教人才,產業結構,區位交通輻射力,發展潛力等。

1.城市地位:重慶最高,武漢、成都次之,杭州最低。

2.經濟實力:重慶總量最高,但人均最低,杭州人均最高,但總量最低。武漢、成都總量接近,但人均武漢高出一截。2018前三季度GDP增速:重慶6.3%,杭州7.3%,成都8.1%,武漢8.3%。

3.科教人才:國內五大科教人才強市,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這裡面只有武漢,其它三個還輪不上。

4.產業結構:杭州是民營企業一條腿走路,互聯網優勢不再。武漢的產業門類比成渝要完整,產業結構更合理,國企強大,象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號稱世界第8大奇蹟,60%工程是武漢設計施工,其它幾個城市恐怕還摸不著圖紙。象核潛艇,唐級也好,宋級元級等作戰艦艇,都是武漢設計製造,就連航母的設計也是在武漢完成的,這也是其它幾個城市不具備的,最近,武漢大學劉經南院士正式宣佈其團隊研究的北斗定位技術精確到釐米級,無人駕駛汽車離我們更近了,GPS也會被我們拋棄。

成都、重慶的產業實力也很強,但完整性不及武漢。

5.區位交通:成渝偏西部,杭州被上海蓋著,只有武漢位置最好。中國的名字是個“中”字,中華民族的稱呼裡也是個“中”字,可見我們的先人、我們的歷史最推崇“中”,河南話裡有個“中”,因為歷史上河南是正中,現在,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和人口地理位置中心。

6.發展潛力:只說三點

a、武漢光谷有60家知名的互聯網總部(第二總部)公司,這裡麵包括杭州的海康威視,合肥的科大訊飛,北京的小米科技,頭條電銷總部等。其它三個城市加起來可能也不到。

b、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長高啟全說,我國首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年內將實現量產,國產芯片離我們越來越近。

c、近期,武漢造的“快舟1號”順利升空,明年武漢計劃生產20枚商業火箭,國外發射價是每公斤4萬美元,武漢造的“快舟”是1萬美元,有競爭力吧,武漢被定位在上海、西安之後的第三大航天基地。

天上飛的火箭,海上通的大橋,海底溜的潛艇,武漢都能造,其它城市就不全面。

7.再看最新中國十大科技城市排名
8.最新城市綜合實力排名

近日, 經濟日報與華頓經濟研究院 聯合發佈了2018年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 武漢排名第五 “中國第五城”之爭終於定音。
說了這麼多,不吹不黑,這四個城市,武漢實力最強,應排北上廣深之後居第五。其它幾個城市怎麼排,我還沒認真分析,看官自己排吧。如果對我上面寫的不服,可以留言,有錯誤,就指出來,以便我更正。


無語石1


1、四城按國家地位和城市規模排


重慶(直轄市+超大城市+國中)

武漢(副省級+超大城市+國中)

成都(副省級+特大城市+國中)

杭州(副省級+大城市)

總:重慶>武漢>成都>杭州


2、四城國家智囊團社科院排名

綜合經濟競爭力:武漢(10)成都(15)重慶(22)杭州(24)

宜居競爭力:杭州(6)武漢(11)成都(23)重慶(未進前25)

可持續競爭力:杭州(6)武漢(11)成都(13)重慶(20)

總:武漢>杭州>成都>重慶


3、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綜合排名)


總:重慶>杭州>武漢>成都

4、第一財經週刊新一線(商業魅力)


商業:成都>杭州>武漢>重慶

5、四城2016地鐵日均客流量

武漢:248.37萬人次

重慶:240萬人次

成都:157.74萬人次

杭州:113.09萬人次

總:武漢>重慶>成都>杭州

6、四城大區機構數量

武漢>成都>重慶>杭州

7、華頓經濟研究院排名

成都>杭州>重慶>武漢

8、四城房價排行榜

杭州>武漢>成都>重慶

9、四城高樓數量排行榜

重慶>武漢>成都>杭州

10、四成機場客流量排行榜

成都>重慶>杭州>武漢

綜上所述,以上四城各之間都沒有絕對優勢,優缺點都非常明顯。


475CITY


首先說重慶,直轄市,龐大的人口和麵積,經濟總量2017年將超越天津,2022年將超越廣州,2030有可能超越深圳,成為第三城,但是僅此,重慶的人均收入還是相對偏低,高校資源要次於武漢,甚至杭州,創新活力也低於成都,武漢,杭州,就目前來說,重慶的繁華是建立在龐大的人口和麵積還有政府支持的背景下產生的,所以說新一線城市,重慶排不了第一!

成都:西部中心城市,四川省會,面積人口優勢很多,汽車保有量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劣勢也是人均收入相對較低,所以,成都和重慶一樣,是虛胖!

武漢:中部地區龍頭城市,優勢:全國在校大學生最多城市,中國之心,劣勢:沒有升級為直轄市,錯失發展機遇,沒有深圳與上海的沿海優勢,但是武漢的人均高於成都和重慶,單位面積產出也比成都,重慶強!

杭州:中國創新創業最具活力城市,電商之都,優勢:電商優勢,新經濟優勢,劣勢:靠近上海,分工合作,不利於杭州形成有區域影響力的中心城市!

綜合對比,經濟排名:重慶,成都,武漢,杭州,

人均收入排名:杭州,武漢,成都,重慶

上市企業總部排名:杭州,重慶,武漢,成都

人才儲備排名:武漢,杭州,成都,重慶

所以綜合排名:杭州,武漢,重慶,成都


蔣昊說經濟


重慶,成都,武漢,杭州都是新一線城市,除了傳統一線城市外,經濟實力就是這幾座城市了。


重慶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人口眾多,達3000多萬,世界著名山城,夜景十分美麗。

成都是國家中心城市,自古有天府之國的雅號,新一線首位城市,中西部最大的城市。成都兩個國際機場,除了上海,北京沒有別的城市了。

武漢也是國家中心城市,中部實力強勁的城市,長江中游城市,有大江大湖大武漢之稱。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杭州是一座十分休閒宜居的城市!


見解派


城市發展具有時代性

  • 三線建設時期,為了國家戰略縱深,一批內陸重點城市得到快速發展

  • 內陸發展了一批工業城市,政策優勢明顯,代表城市

  • 太原、西安、成都、重慶、蘭州等

  • 改革開放後,優先發展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具有港口的外貿城市快速發展

  • 這個時期,東部沿海城市及國家重要外貿城市快速發展,政策優勢明顯,代表城市

  • 深圳、廣州、上海、青島、北京、天津、寧波、廈門等

  • 平衡發展及一帶一路建設,中西部交通樞紐、物流集散中心、社會功能城市將迎來重要發育期

  • 重慶、成都、武漢、杭州發展潛力巨大

新一線城市只是成都控股雜誌新一線商業魅力城市的劃分的一個等級概念

  • 上海“第一財經”雜誌下的新一線商業魅力城市劃分

  • 作為成都控股的雜誌,成都位列第一!

無論在三線城市建設,改革開放重點城市建設,一帶一路建設及國中城市規劃,四個城市均是國家重點發展城市,功能各不一樣。

  • 重慶市

  • 直轄市省級行政級別,國家中心城市,西部陸海通道中心城市,西部開發中心城市,全國八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西部水公鐵空綜合樞紐,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

  • 成都市

  • 副省級省會計劃單列市,國家中心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成都鐵路監管局駐地、成都鐵路局駐地、全國八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

  • 武漢市

  • 副省級省會計劃單列市,國家中心城市,全國聯勤保障中心、武漢鐵路監管局駐地,武漢鐵路局駐地,全國八大交通樞紐之一,長江中游水鐵公綜合樞紐,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 杭州市

  • 副省級省會計劃單列市,長三角城市群副核心城市

經濟、交通、城市群

  • 經濟

  • 在校大學生數量

  • 國際交通幹線

  • 城市群、都市圈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若以城市級別來說,重慶肯定排在第一,它是直轄市,是中國級別最高的城市,成都、武漢、杭州是副省級城市,比重慶要第一個層級。

但城市實力和級別沒有太大關係。

城市實力中,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是金融和科創,這兩個指標是衡量現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兩個參數。

以金融實力而言,四個城市杭州居首,然後是重慶、成都、武漢。2016年這四個城市的金融實力,也即資金總量分別是33386億元、32160億元、31434億元、22196億元。杭州、重慶、成都是一個級別,武漢明顯掉隊。所以無論如何,武漢都應該是最後一位。

在看科創。衡量科創實力最重要的兩個數據分別是PCT國際專利數量和大學加權論文值(WFC)排名。

製圖:子非魚;數據來源於國家知識產權局,單位:件

上圖是2015年21個城市PCT國際專利排名。從圖中可以看到,深圳一馬當先,超出其他城市太多,是名副其實的科創之都。緊隨其後的是北上廣。然後是臺灣、杭州。可見,杭州在四個城市當中,不但金融實力最強,PCT國際專利數量也是最多。然後分別是武漢、成都、重慶。

製圖:子非魚

上圖是我國知名大學加權論文值(WFC)排名,所謂加權論文值是中國大學自然指數排名中創立的新的評價指標,是評價高質量科研和國際學術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標。

這個指標也是衡量城市科創實力的指標,但比重不大。表格一目瞭然,四個城市排名順序為杭州、武漢、成都,重慶無大學上榜。

因此,綜合金融與科創實力,四個城市排名先後順序為杭州、成都、重慶、武漢。


天天說錢


所謂“新一線“,是《第一財經》提出的概念,它明確界定了“新一線”,只是“城市商業魅力“範疇。既非“商貿“,也非“商業競爭力“,更非"城市綜合競爭力"。而且這個網紅名詞也不是傳統"一二線"概念,只是《第一財經》整(蹭)的這個詞確實極易與傳統"一二線"混淆。但恰恰部份成都媒體喜(刻)歡(意)混淆,只講"新一線",不提"商業魅力榜"。希望成都媒體有所收斂。

既然是作為“城市商業魅力"範疇,那麼說明作為二線城市的成都、杭州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優勢的。雖然城市綜合競爭力有二百多條KPl,但不能因為成都的綜合實力欠缺就對各方面否定。成都在"商業魅力”上佔榜表明其這方面有存在的優勢。當然,"商業魅力”本是個虛詞,是難言明,"魅力"更是不可言狀,極不嚴謹,所以,只能當作網紅娛樂娛樂。



故鄉廣安


現在常規的說法是一線城市從北上廣深,變為北上深杭。廣州因為傳統經濟的沒落而沉淪,杭州則是因為互聯網經濟新經濟的發展而崛起。當然這肯定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事實上,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四座城市都各有其特點,每個人的喜好也會不一樣,所以,也完全沒必要給四座城市排個名次。即便是排名次,也會因為視角的不一樣,差異會非常的大。



個人感覺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沒有必要和別人進行攀比,踏踏實實的發展自己城市的特色和經濟,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應該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覺得,與其去討論這四個城市的排名,倒不如想一想,這四個城市如何能夠根據自身的特色發展的更好,更快,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這才是務實的做法。



比如像杭州,一直就是堅持用科技,用網絡發展城市,所以,很早就把一些汙染性的工業企業,搬遷到蕭山、餘杭等地。一方面保護杭州的城市環境,另一方面也騰籠換鳥,為互聯網、旅遊等經濟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雖然這些工業的搬遷影響了杭州的GDP,但像習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其為了一個GDP破壞環境,破壞生態,還真不如發展的慢一點,健康一點。杭州應該也是國內最早全面取消景區門票的城市,應該也是國內較早引入城市品牌概念的城市。



城市之間的排名攀比除了偶爾滿足一下虛榮心以外,對城市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每個城市都有其優勢,也有其不足,城市之間應該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這才是科學的城市發展之路。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感覺有點道理,旅遊業也不能忽視。武漢居中的地理位置優越,改革開放初期也算髮達,那時因‘’川老鼠‘’都是往湖北謀發展 ,長江客輪一片繁忙。2001開始國家重視西部大開發,2007年直轄重慶市作為西部的龍頭,後定位國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北天上廣重)。政策的定位扶持投入後來居上,論GDP重慶依然第五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