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今天,我要鄭重推薦給中學生朋友的就是上面這本雜誌,有“語林啄木鳥”美譽的《咬文嚼字》。為什麼要推薦這本雜誌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我們不妨先看兩份跨度為14年之久的語文試卷,一份是2005年的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另外一份是2019年北京市的中考語文試卷。


2005年的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是這樣的: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2019年的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是這樣的: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圖片字體較小,大家不用費勁去看,聽我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兩份試卷對比,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2005年的語文基礎題是獨立考查的,考讀音就是考讀音,考字形就是考字形,考詞義就是考詞義,互不交叉。而2019年的試題則大不同,是要把以上這些內容綜合在一個具體的語段甚至是一個小短文中來考查。

這個對比,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語文考試的發展變化大趨勢。那就是要在具體的語境中考查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基本能力。這符合語文學習的最基本規律。不僅僅中考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如果說原來單項的考查,可以通過專項訓練的方式來應對。那現在的綜合考查,如果還用專項訓練的方式已經不足以應對。就好像是掌握一項體育運動,只是分解開來,練習了分解動作,但不能在實戰中將這些分解動作連貫起來,不能熟練運用是不行的。

那如何能夠適應實戰,適應這個真實的語境呢?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可能仍然是要採用大量刷題的方式。但事實上,大量刷題,難免掛一漏萬,因為真實語境極為豐富,甚至可以說是無窮,刷題很難窮盡。而且,枯燥機械的訓練對人的求知慾傷害極大,常常是得不償失。


要解決這個適應實戰的問題就需要日積月累。現在有很多人有一點兒看不起日積月累,覺得一說日積月累就是沒有啥方法,總是希望能立竿見影,總是希望能有終南捷徑。但事實上,在語文學習上,日積月累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日積月累看似慢,實則快,看似笨,實則巧。

當然,說日積月累,不能落空,也要有一個抓手,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多讀一讀《咬文嚼字》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抓手。

我個人在新開始帶一個班級時,總是強烈推薦《咬文嚼字》給學生,希望他們能夠訂閱,也常常會自己出資買一批《咬文嚼字》的歷年合訂本,放在班級裡,供他們隨時閱讀。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圖注】這個是我去年帶新初一的班級給他們買的《咬文嚼字》。


之所以要鼓勵學生訂閱乃至閱讀《咬文嚼字》,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咬文嚼字》中所涉及的關於語文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字音、字形、字義,詞義到病句、修辭,一般文學文化常識等等。可以說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閱讀這些材料,特別有助於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2.《咬文嚼字》中的文章都不長,少則一兩百字,多則至多兩三千字。特別適於利用各種零碎時間來閱讀。當然要鼓勵學生閱讀整本的書,閱讀大部頭的書。但是這些書需要整塊時間,尤其是情節跌宕起伏的書,容易拿得起來,卻放不下,並不太適於在課間閱讀。很可能課間讀了一段,課上還要想著,牽腸掛肚放不下,影響聽課。但讀《咬文嚼字》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各種豆腐塊類的文章,特別適於碎片化閱讀,隨時拿得起來,又隨時可以放得下,但所積累的又是各種乾貨,是真知識。



3.《咬文嚼字》所涉及的語言運用問題,都出自非常具體真實的語境,有報刊雜誌上的各種語文差錯,也有電視熒屏互聯網上的各種語文差錯。而且,絕大部分都相當典型,是很多人在語言運用中不經意之間就會出現的錯誤。


這些問題,常常會成為中高考語文命題者參考的重要資料。比如,每一年《咬文嚼字》發佈的“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常常會在各種媒體上廣泛轉載,而且,也常常出現在中高考試題之中。(具體參看:《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19十大語文差錯”)


4.學生閱讀《咬文嚼字》,相當程度上可以代替枯燥的語文練習,但又能達到比專項練習更好的效果。如果說一般的語文練習,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老師講解才行,甚至老師講解也不可能很通透。但《咬文嚼字》則達到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我受到《咬文嚼字》的啟發很大,帶領學生做“錯別字診斷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參見公號文章:“語文老師玩新花樣:錯別字不罰抄,卻要求學生出具診斷書”。)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圖注】學生做的錯別字診斷書。


5.《咬文嚼字》本身也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練習。比如,最典型的是每一期最後的“向你挑戰”這個欄目,要求你在千字左右的短文中找出10個語文差錯來。這10個語文差錯包含了字詞的音、形、義、標點符號、病句、修辭、常識等等。這比中高考的試題要更難,但也更接近於真實的語文能力。我時常帶學生一起做這個“向你挑戰”的練習,玩得不亦樂乎。如果這樣的練習都能輕鬆應對,那麼中高考的語文問題則是小菜一碟。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圖注】2019年第12期《咬文嚼字》的“向你挑戰”。

6.《咬文嚼字》中的文章雖然不長,但是,有一些專題文章,分量還比較重,涉及到了諸如語言發展變化規律的研究與探索。既有豐富的語言材料支撐,又有紮實確鑿的可信結論。一方面,這些材料就是最好的實用文體的閱讀練習,能夠切實提高學生閱讀實用文體的能力,對考試有相當的幫助,另外一方面,也是學術研究的一個入門訓練樣本,對學生會有非常有益的影響。

《咬文嚼字》雜誌,最應該成為助力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必讀刊物


其實不僅僅對中學生而言,《咬文嚼字》應該成為必讀的雜誌。對於所有從事與文字工作相關的人來說,《咬文嚼字》都應該成為必讀的雜誌。我個人作為語文老師,就從中受益良多。


我通常是在郵局訂閱當年的《咬文嚼字》雜誌,每月一期。每期寄到之後,很快就會讀完,然後不時重新翻閱。之後是要買前一年的合訂本收藏,作為資料,隨時查找。


《咬文嚼字》從1995年創刊,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了,是我看到的編校質量最高的期刊雜誌,差錯率極小,不愧“語林啄木鳥”之美譽。

有意願購買的朋友,可以在關注同名公眾號“水寒說語文”,有粉絲購書專享購書福利。


如果不想歷年都購買,我也建議至少買最近五年或者近十年的合訂本。雖然需要幾百塊,但是,我以為,這要比花幾百塊去上幾次課外輔導班或者買幾本輔導書練習冊的價值高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