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紅,叫中國紅

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代表著喜慶、熱鬧與祥和。從來沒有一種顏色,能像紅色這樣雅俗共賞。紅寶石、紅釉瓷、紅蓋頭、紅燈籠、紅木箱櫃、紅牆朱門、紅包、紅鞭炮、紅印泥、紅旗......紅遍中國。它們沿襲著燦爛輝煌的魏晉脈絡;氤氳著古色古香的秦漢氣息;延續著盛世氣派的唐宋遺風,流轉著獨領風騷的元明清神采。

文物裡也會出現濃重鮮豔的紅色,這些紅色並不尋常,有的是自然偶然的賜予,有的是工匠畢生的苦心。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文物裡的中國紅吧!

1.紅寶石

天然紅寶石非常稀少,因此很珍貴,但是合成紅寶石並非太難,所以工業用紅寶石都是合成的。1999年,中國山東省昌樂縣發現一顆紅、藍剛玉連生體,重量67.5克拉,被稱為“鴛鴦寶石”,稱得上是世界罕見的奇蹟。東漢時期的“光珠”即紅寶石,唐人記載紅寶石“大如巨慄,赤爛若朱櫻,視之如不可觸,觸之甚堅不可破”。晶瑩剔透的紅寶石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驚世之美,用它雕琢出來的飾物亦貴氣無匹。


紅瑪瑙

相比紅寶石,瑪瑙的紅色稍顯含蓄。瑪瑙一名,始於漢代,源自佛經。晉王嘉《拾遺記》曾說:“黃帝時之瑪瑙,甕至堯時猶存,甘露在其中,瑩而不竭。”這種二氧化硅晶體具有高於水晶的硬度,其斑斕色彩也為“巧做”留下微妙的想象空間。

琥珀

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雲實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樹脂化石。樹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內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蟲,奇麗異常。琥珀大多數由松科植物的樹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為“松脂化石”。

琥珀是由松柏科樹木的樹脂埋於地層數千年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樹脂化石,可分為金珀、血珀、蟲珀、花珀等種類,既可雕琢成飾品,也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


紅珊瑚

屬有機寶石,色澤喜人,質地瑩潤,生長於遠離人類的100至2000米的深海中。與珍珠、琥珀並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亦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

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緩慢,不可再生,而紅珊瑚只生長在幾個海峽(臺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地海峽、地中海),受到海域的限制,所以紅珊瑚極為珍貴。紅珊瑚製成的飾品,極受收藏者的喜愛,並且精品紅珊瑚增值十分迅速,被收藏界人士所看重。紅珊瑚骨骼質地堅密、色澤鮮豔,常作寶石或雕刻材料。《說文解字》寫道:“珊瑚色赤,生於海”。元代趙孟頫《詠珊瑚》讚美它“晶瑩奪凡目,奇極躍九州”。


壽山石

壽山石是我國四大印章石之一,產地在福州北郊的壽山鄉。這種質地細膩溫潤的石材具有油脂般的光澤,是用於雕刻印章的絕佳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