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導我們:真正能夠引領他人的,是自身的正直,並不是權勢

看過電視劇《潛伏》的人們大概都有印象,餘則成之所以會背棄軍統,左藍與他的個人感情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於他對軍統,甚至是國民黨高層腐敗、黑暗的失望。要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共情偵部門與國民黨情報機關比較起來,不論軟硬件條件,恐怕都沒法比,但是餘則成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延安,也許孔子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道明瞭其中的原因,這句話被記載於《論語.子路篇》第六章,其原文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教導我們:真正能夠引領他人的,是自身的正直,並不是權勢

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其身正,即使不強制發佈命令,也能得到貫徹執行;其身不正,即使強令,也不會得到服從。”

與本章內容同義的章節在《論語》中比較多,《顏淵篇》“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與本章的含義相近。“未有已不正而能正人者”,沒有人能自身不正,而能匡正別人的。同樣的道理,沒有人能自身不正,而能讓別人信服他,願意聽從他的指令的。

孔子教導我們:真正能夠引領他人的,是自身的正直,並不是權勢

對於之所以在《論語》中類似的章節比較多,錢穆先生註釋“此義蓋孔子屢言之,故門弟子亦不憚煩而屢記之。”正是由於孔子對於這個問題反覆強調,故弟子在記載過程中也就不厭其煩的多次記錄。這種現象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孔子對於個人修養的高度重視,不論是為政,還是教導他人,個人自身的修養提升都應該放在第一位。也就是修身才能齊家,齊家才能治國,治國才能平天下。

孔子教導我們:真正能夠引領他人的,是自身的正直,並不是權勢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篇關於為什麼周恩來領導的中共情偵部門能將打敗比自己龐大的多的國民黨中統、軍統的文章,文中就指出了中共特科取勝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周恩來很早就給中共情偵部門確定了不許搞收買、色誘、暗殺等活動的要求,特科所進行的暗殺主要是針對已方的叛變人員,而且,即使是叛徒也不許亂打,那此背離革命卻不至於造成危害的人也不打。正是因為這種對自己的高度自我要求和嚴格約束,才能夠真正激勵人心,感召真正有識之士,成就不敗絕招。

孔子教導我們:真正能夠引領他人的,是自身的正直,並不是權勢

儒家在近現代經常被人詬病,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常會有一些所謂的儒學大家經常擺出一付道德楷模的嘴臉教導別人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什麼三綱五常,什麼餓死事小,失節為大等等,真正掀開遮羞布,暴露出來的往往是男盜女娼。如此種種怎能讓人信服。而且孔子所教導的首先是自身道德修養的不斷提高,“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而不是怎樣去要求別人,約束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