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中國人為什麼勤勞還是不富有?

我出生在農村,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一直很勤勞,種了很多田,還養了豬、雞、鴨等家畜。即便如此,有很多時候,我們姐妹倆想買個本子,在家裡翻遍了每個角落,依然找不出幾毛錢。去問父母要,母親只會拿兩顆雞蛋讓我們去小賣部換。

改革開放後,興起打工潮,很多親友都出去了,結果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才能勉強在家徹個房子。勤勞致富,就好像是迷惑人的一句鬼話,我的父母和親人們夠勤勞了,但是卻並不富裕

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在《財富的邏輯1》中告訴我們,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的原因,首先是價值觀念,其次是制度問題。從企業創業者的角度來說,有良好的財富創造的制度機制和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創新體系,會給創業者提供更多便利的條件。

國家的制度對經濟的影響在本書中作了大量的介紹,陳志武先生在書中說:“在國家體制不完善的時候,個體是很難掘起的,因為多數只能靠勞動力創造價值。而發展中國家,卻可以通過無形資產創造價值。這兩者創造財富能力的差距,是用幾何倍數來計算的。

在過去的某個時段,體制不夠健全的情況下,不要說獲得財富了,連溫飽也會有問題。母親給我講過她小時候的事,那時“吃大鍋飯”,大家都在公社做事。按每家每戶的出工率記工分,然後用工分來換糧食,這樣做的結果是大家做事的積極性都不太高。母親當時正值青春年少,不願意在烈日下幹活,在鋤草的時候故意搗亂,把好好的棉花苗給鋤壞了,這樣做的結果肯定會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

自從分田到戶後,像這種磨洋工的事情是斷不會再發生了。為自家幹活,母親還是很勤快的。因為她知道,偷懶的後果是讓自家的農作物減產,收入減少。分田到戶後,大家的勞動熱情都空前高漲。

我記得小時候,父母和村民們經常談論如何讓糧食增產,如何做副業增加收入的話題。慢慢的,農民開始吃飽飯了,也有了收入,我們家也從爺爺奶奶輩要吃野菜的時期過渡到了吃上白米飯,過年有肉吃的年代。從我們的父輩開始,我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增長,奔向了小康生活。


《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建立財富思維


過去30年的飛速發展,得益於日益健全的國家制度,以及國人的勤勞和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在書中,作者還指出了一些制度上的不足,造成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一些差距。那是一些宏大的問題,不好理解。於個人來說,影響我們收入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人的財富價值觀。

大多數人對價值的定義,還停留在溫飽、衣食住行上,也就是說把價值和有形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而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的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生產出有形的東西才是創造價值的活動。

我的閱讀寫作導師鏡姐曾說過她在做閱讀變現導師的時候,自己的親妹妹很不理解。她感覺自己的姐姐是在浪費時間,不務正業。通過兩年的時間,鏡姐打造了一個實踐性很強的閱讀變現課程。而且帶領一群熱愛閱讀的人,幫助他們實現了閱讀變現,獲得了不錯的收入。鏡姐本人也通過閱讀獲得了豐盈的回報。

妹妹這才醒悟到,不是鏡姐不務正業,而是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問題。要想獲得更多的財富,首先是要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通過學習打造財富思維。


《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普通人如何提升創造財富的能力呢?

一、通過閱讀學習,建立底層邏輯思維,提高思維質量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有人說“明白了很多道理,你還是過不好這一生。”但是連一些基本的道理都搞不懂的人,能過得有多好呢?比如說有人認為勤勞可以致富,那大多數人都是勤奮的,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一干就是一生,為什麼沒有致富呢?

想要離財富更近,就要去學習相關的財富知識,刷新自己對財富的認知,然後在自己創造財富的能力圈內,慢慢突破。


二、要麼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要麼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超越90%的人,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很多人一生當中會換多份工作,換到最後,什麼都會一點,卻又沒有過硬的本事。那麼在選擇工作的時候,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寫下自己會的東西,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能力圈在哪裡。

87歲的日本老人村嶋孟,用一輩子把煮飯做到了極致,他煮的飯,一碗難求。用一種認真到極致的工作態度,讓煮飯仙人的稱號火到了海外。

另一位清潔工阿姨新津春子,一位有著中國血統的日本人。她擦過的地板,孩子可以隨意在地板上玩耍;她打掃的廁所,顧客稱比自己家的客廳還乾淨。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春子還自制了20多種清潔小工具,把80多種清潔用品倒背如流,還會自己調配更高效的清潔劑。

通過自己的努力,春子獲得了“日本國家建築物清潔劑能士”的資格證書,NHK專門給她拍了記錄片,她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明星,還一路火到了中國。還出版了自己的書籍《不煩不累掃一屋》,被喻為國寶級的匠人。

以前,保潔在日本也是不被人看好的職業,但是現在通過春子,人們對這個行業有所改觀了,並且整個行業的工資也得到了提升。把一份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財富是自然得到的結果。


《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三、提升個人品牌,從人力賺錢轉向價值創造財富

一個人在公司工作,是用自己的時間和人力來換取薪水。一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所能做的工作也是有限的。那麼有沒有可能擺脫這個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呢?有,那就是把一份時間可以重複銷售多次。

像作家寫書,寫一本書可能只需要花費兩三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但是這本書卻可以反覆銷售給更多的人,那麼這就是價值創造財富。

像鏡姐在線上所運營的閱讀變現課程也是一樣,她花了兩年時間打造了自己的個人品牌,並開發成系列的課程,滿足對閱讀和變現有需求的粉絲。這個課程,只要有閱讀變現需求的人,它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讓鏡姐成為閱讀領域裡的領軍人物,讓她的個人價值變為財富。


四、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作為今天奮鬥的資本

拿未來的錢,也就是向銀行貸款。這樣的做法最常見的就體現在車貸和房貸上。特別是剛工作成家的人,一口氣全款買房買車根本就買不起,但是向銀行貸款,每個月還一點,這個壓力就小了。當然,如果一味只是提前消費,把錢花在享樂上,也無法把未來的錢化作有形的資本。

理性的做法是,拿未來的錢,用來投資自己。記得有位同學家境貧寒上不起大學。但他深知讀書對他重要性。因此想辦法說服父母辦了助學貸款。在上大學時,他很刻苦,成績優異,大學期間就靠著助學貸款和平時拿到了助學金以及自己抽空打零工的錢完成了學業,沒要家裡一分錢。而他借的貸款,在畢業後的一年內就還清了。如果沒有向自己的未來拿錢的勇氣,那麼他可能就成了一位很普通的,四處謀生的人。

如果有好的項目,有把握做好這件事,那麼勇於向未來的自己借錢來投資,比坐等賺到錢後再投資要可靠得多。因為時間和時機不等人,等你自己一手一腳存到錢後再來投資,有可能黃花菜早就涼了。那些敢於創業的人,除了能力還比普通人多了一份向未來的自己借錢的勇氣,相信自己可以早日賺到這筆錢。因此勇於行動,儘早實踐自己的財富夢想。


《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五、學習理財,打造“睡後收入系統”,通過複利效應,讓自己的財富成倍增長

獲取財富,不僅是靠雙手賺取,錢也可以生錢。要達到錢生錢的目的,還要學習理財知識,讓自己的手動收入變成手動加被動的組合收入模式。我認識的一位文友就是這樣,前期通過做外貿生意獲得了一定的資本,並堅持多年定投,每年定投的收益都在穩步增長中。

當然,投資的方式有多種,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學習相關的理財投資知識,評估風險,掌握一定的經驗。可以採用定投基金的方式,也可以購買股票,還可以做他人投資,做創業者的投資人。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掌握相關的知識,確保風險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


六、打造無形的財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財有德者配之。人品不好,能力再強,也很難留住。

當一個人擁有了一定的財富,錢對於他來說只是個數字。而這時應該追求更大的人生意義,那就是去幫助他人,回報社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的幫助他人。去資助貧困的學生,或者建一所希望小學等等。在給他人帶去溫暖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會獲得寧靜與快樂。而且這種積極的能量還有益於身心健康,同時也給自己積攢下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當一個企業家有社會責任感,有大局觀時,在社會需要幫助時,他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同時,他的愛心也會博得群眾的好感,在群眾產生購買行為時,肯定會優先考慮選擇該企業的產品。俗語說: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企業家首先要有人格,沒有人格很難成為企業家。


《財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逆襲


學習財富思維,並付諸行動,成就財富人生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在輪下》寫下了這句話: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會浮躁焦慮,但必須是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甚至碾作塵土,且不償命。

時代在飛速發展,我們必須不斷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適應時代的發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富創造之路,提升財富創造能力。像《小狗錢錢》裡的吉婭,從小事開始,學會養一隻“金鵝”,確保它能在任何時候都能為我們生產財富,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成就美好的人生。

財富創造能力分為三個維度,首先是“深度”,指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東西,如生產服裝,一個小時生產一件;生產糧食,一年只能生產兩季等等

其次是“廣度”,一方面是市場的地理位置,跨地區、跨國界。比如全國的服裝主要來自於浙江和廣東一帶,在當地,一些服裝很便宜,但是到了內地,同樣的服裝,價格就更高了,這就是地域差帶來的利潤。二是產品品種與空間的擴大;這在傳統店鋪和電商上體現得很明顯,一家傳統的店鋪,一天的獲客量破千就很厲害了,而在電商行業,一間電鋪一天的客流量,可能高達上百萬甚至千萬。

大家去看看火遍全網的薇婭和李佳琦就知道了,他們一天的銷售量超越了一個銷量團隊。這就是財富能力維度中的廣度。所以在我們給自己定位的時候,在這個網絡時代,不妨先想想行業的曝光度有多廣。

最後一個維度是“長度”,這個長度指的是時間。“時間維度”體現在把現在的財富和未來的財富時間縮短了。過去,一個創業者,需要一年一年,甚至一代一代等待自己成功的果實,但在股票市場,創業者可以把未年多年的收入提前取現,通過證券發行的方式,把部分未來的收入預期以證券的方式賣掉,而不是一定要等到某個時間,才能收穫到創業的成果。

提升個人創造財富的能力,可以從這三個維度出發,深度——個人傍身的技能所能創造的最大化收益是多少;廣度——所做的事情曝光度有多廣;長度——獲得財富的方式需要多長時間見成效,有沒有縮短時長的可能性。除了勤勞,從這三個維度打造自己的財富創造能力,擁有財富也並不是很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