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白話版之水莽草 自古美色害人卻不自知

聊齋志異白話版之水莽草 自古美色害人卻不自知

水莽草,蔓生植物,花紫,類扁豆。人類如果誤食此草,必中毒而死,死後即變為“水莽鬼”。民間傳說,這種鬼不入輪迴,必須找到替死者,才能轉世投生。因此,楚中桃花江一帶,水莽鬼尤其多。

楚中風俗:稱呼同歲者為“同年”,往來拜訪,互稱“庚兄庚弟”,子侄們則稱呼長輩為“庚伯”。

有一個姓祝的書生,上門拜訪同年,途中乾渴,見路旁有一茶棚,一位老婆婆正在施捨茶水。於是上前討茶喝,老婆婆熱情招待了他,送上一杯涼茶,祝生伸鼻嗅了嗅,發覺茶水味道怪怪的,沒敢喝,起身要走。

老婆婆忙攔住他,叫道:“三娘,換杯好茶來。”

不大會,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女盈盈走出,手中拿著一個茶壺,重新替祝生倒了杯茶水,祝生見少女姿容豔絕,手指上戴著戒指,手臂上戴著玉鐲,身材窈窕,不免想入非非。

端起茶水一聞,更是茶香撲鼻,一飲而盡,說道:“好茶,再來一杯。”

那少女點點頭,再次替祝生倒了一杯茶,祝生趁著女子倒茶時,偷偷在她手腕上摸了一把,順手脫下一枚戒指,珍藏懷中。那女子任由祝生輕薄,臉色微紅,卻也並不生氣。

祝生情難自禁,問道:“姑娘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裡?”

那少女道:“公子晚上再來,我在此處等你。”

祝生忙不迭點頭答允,問女子要了一小撮茶葉,茶也不喝了,喜滋滋告辭離去。

來到同年家,忽覺頭暈胸悶,尋思“莫非茶水有古怪?”一時間也難以下結論,於是將事情經過告訴同年,那同年變色道:“壞了,這一定是水莽鬼。我父親就是這麼遇害的,無藥可救,眼下可怎麼辦?”

祝生恐懼萬分,忙拿出茶葉觀看,卻哪裡是什麼茶葉,分明就是水莽草。又拿出那枚戒指,跟同年描述少女面貌,那同年沉吟道:“此人必是寇三娘。”

祝生問:“你怎敢肯定她就是寇三娘?”

同年解釋道:“南村富家翁姓寇,他女兒名叫三娘,容貌絕色,遠近聞名。幾年前誤食水莽草而死,不用說,肯定是她在作怪害人。”

祝生罵道:“該死,如今連我也中毒了,有解救的法子嗎?”

那同年面有難色,說道“法子倒是有一個,不過這是一個偏方,聽起來有點駭人聽聞。”

“能救命就行,管他什麼偏方正方?快說,快說。”祝生有些不耐煩。

那同年道:“祝兄是被寇三娘下毒陷害,咱們只要找到她生前所穿褲子,甭管內褲外褲,用水煎服,病情自然能夠痊癒。”

祝生啊地一聲叫了出來“你要我喝女人的褲子水,呸,髒也髒死了,以後還有什麼臉面見人?”

聊齋志異白話版之水莽草 自古美色害人卻不自知

“生死是大,面子是小。祝兄是聰明人,究竟如何取捨,你自己決定吧。”

祝生臉色蒼白,愁眉不展,忽然一咬牙,道:“罷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那同年笑道:“既如此,我這就去寇老爺家,替祝兄借一條褲子回來。”

救人如救火,那同年快馬加鞭來到寇府,向寇老爺稟明來意,寇老爺一口回絕,說道:“我女兒好不容易才找到替死鬼,你卻想我救他?沒門。”

同年苦苦哀求,寇老爺態度堅決:不給,就是不給。

同年無奈,只得忿忿而回,祝生見他空手而歸,嘆了口氣,恨恨道:“寇老頭如此絕情,我死後,絕不讓他女兒投生。”

同年勸道:“別罵人了,留點力氣,我送你回家,臨死之前,怎麼也得見父母一面,是不是?”

祝生默然不語,半晌才道:“你說的對,咱們走吧。”

回到家中,祝生半隻腳剛踏進家門,還沒見著母親面,便支持不住,一命嗚呼了。母親聞訊,嚎啕大哭,草草料理後事,替兒子入土為安。

祝生死後,留下一子,剛滿週歲,妻子很快就改嫁,留下老太太一人撫養孫兒,維持家務,日子過得十分清貧。

這一天,老太太抱著孫兒在家啼哭,祝生悄沒聲息飄了進來,老太太大驚失色,問道:“兒啊,你不是死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祝生道:“兒子在地府聽到母親哭泣,悲傷不已,特地回來伺候您。我雖然死了,但並不孤單,兒子已經成家,新媳婦不久也將回家孝順婆婆,請母親不要難過。”

老太太問“兒媳婦是誰?”

祝生道:“寇家見死不救,孩兒心中恨恨不平。我死後,到處尋找寇三娘,但又不知她行蹤,幸好有一位庚伯指點迷津,告訴我寇三娘去向,原來她已經趕往任侍郎家中投胎。孩兒急忙趕到任家,將她強捉了回來,現在她已經做了我妻子,跟孩兒相處融洽。”

說話間一名女子款款走進屋中,穿著打扮,漂亮非常,一見祝母,忙跪倒在地行禮,祝生介紹道“她就是寇三娘。”

老太太見三娘氣質脫俗,雖然她是鬼魂,卻也並不害怕,笑道:“好,新媳婦端莊得體,很好。”摘下一枚玉佩,送給三娘,說道:“這玉佩乃祝家祖傳之物,由婆婆傳給兒媳婦,一代一代傳下去,三娘,你既已嫁給我兒為妻,玉佩以後就由你保管。”

寇三娘歡喜道謝,將玉佩珍而重之收好,祝生吩咐道:“三娘,你既入我祝家門,往後一切家務事,均由你一手包辦。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去幹活?”

寇三娘也不生氣,自覺去洗衣做飯,她是千金大小姐,從沒幹過粗活,一開始很不習慣,但性情溫婉,心靈手巧,學東西很快,慢慢地便習以為常,家務活越幹越好,老太太瞧在眼裡,暗暗點頭。祝生見媳婦溫順聽話,心裡面也很滿意,他不是記仇的人,對當初三娘害死自己一事,不再計較,漸漸原諒了她。

三娘思念父母,請老太太給孃家捎帶口信,不久寇老爺夫婦上門拜訪,親人相見,自有一番溫馨。寇母見祝生家境貧困,很是不快,三娘勸道:“女兒已經做鬼,還嫌棄什麼家貧家富?祝郎母子待我情深意重,女兒已經決定在此安居了。”

寇母問道:“當初和你一塊賣茶的那位老婆婆是誰?”

三娘道:“她姓倪,年老色衰,不能迷惑路人,所以求女兒幫忙。現在她已經投生到一戶賣酒的人家。”又笑著對祝生道:“相公既已做了寇家女婿,見了岳父岳母,怎麼還不拜見?”

祝生意識到自己失禮,趕緊向寇老爺夫婦跪拜請安。

寇老爺擺擺手道:“免了。小子,你記住了,往後好好待我女兒,可不準欺負她。還有,我來了這麼久,茶也不請我喝一杯?”

祝生訕訕不好意思,連忙沖水沏茶,口中不住道歉。

寇老爺喝完茶,吃了一頓便飯,便即告辭離去,回家後,送來兩名丫鬟供女兒使喚,又送了許多金銀布匹,順便替祝生蓋了一座新宅。

從此祝家生活大為改善,寇三娘也時不時回家省親,有時父母留她多住幾天,三娘總是說“家裡面沒人,應早送女兒回去。”

這一天,村裡某人中了水莽毒,忽然死而復生。大家爭相傳說,認定事有蹊蹺,祝生跟母親解釋“是我讓他活過來的。他被水莽鬼李九所害,孩兒趕走李九,救了他一命。”

老太太說“你為什麼老替別人著想,不給自己找個替身呢?”

祝生正色道:“水莽怪害人奪命,孩兒最恨這類惡鬼,巴不得將他們一個個趕走,自己怎肯自甘墮落,幹這種傷天害理勾當!況且孩兒侍奉母親,一家老小其樂融融,不想再投生了。”從此後,每當有人中了水莽毒,祝生都會一一施救,受他恩惠的百姓不計其數,人人感激。

過了十幾年,祝母死去,祝生辦完喪事,等兒子長大,替他娶了一位媳婦。新媳婦不是別人,即任侍郎孫女,當初任老爺愛妾生下一名女孩,幾個月後便即夭折,後來任老爺聽說三娘投生自家府邸又被祝生捉回,心想“難道我女兒是三娘轉世?”於是驅車前往祝府,認三娘為義女,祝生為女婿,兩家結為親戚,互相往來。

又過了幾年,祝生跟兒子說“玉帝因我有功於百姓,任命我為‘四瀆牧龍君’,即刻就要上任,特來與你辭行。”話沒說完,院子中鐵蹄雜沓,四匹生滿鱗甲的天馬拉著一輛大車緩緩停落。

祝生與三娘盛裝而出,一同上了馬車,只聽得一聲嘶吼,庭院中雲煙蒸騰,馬車騰空而去,眨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同一天,三娘也回寇府跟父母告別,所說言語與祝生一模一樣,母親哭著挽留她,三娘道:“祝郎已先走了。”出門飄然遁去。

祝生兒子名鶚,字離塵,自父親羽化登仙,徵得寇家同意,將三娘骸骨與祝生合葬一塊。

聊齋志異白話版之水莽草 自古美色害人卻不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