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女商家登臺,“女店主”組團拼多多賣貨,“她經濟”撐起農產品電商半邊天

“以拼多多為例,截至2019年底,平臺銷售農產品的活躍商鋪中,女性店主佔51.8%,男性店主佔49.2%,女性店主數量是男性店主的1.05倍。”3月8日,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發佈《新電商與新女性——互聯網農業中女性經營主體參與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女性不僅是網上購物主力軍,也正迅速成為農產品電商的生力軍,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銷售額的59.0%來自女店主的商鋪,“娘子軍”撐起了農產品電商半邊天。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此外,“娘子軍”的年齡分佈以80、90後為主,佔到71.5%。告別“朝九晚五”或前幾十年的“男工女耕”,自主創業、擁有屬於自己的電商店鋪,正成為更多年輕女性新人生規劃。

互聯網農業通過縮短生產端與消費端的距離,提高了生產者剩餘對勞動者的分配比例,女性勞動報酬提高,“對農村女性提升自身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意義重大,也為農村地區實現男女平權提供了新的路徑”,報告結論稱。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女商家超百萬:80、90後為主,00後佔比超10%

互聯網農業的發展,從經營業態、產業邊界、服務模式等維度打破了傳統農業的瓶頸,為女性參與農業經營提供了新機遇。

報告多角度分析了女店主“群體崛起”的原因:

一是互聯網及配套設施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突飛猛進,降低了女性參與互聯網農業的技術門檻,打破了女性創業的時空限制,使女性兼顧家庭的同時,實現低成本就業。

二是互聯網通過改變傳統的人際網絡聚合規則,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彌補了女性在傳統社會與傳統電商中社會資本不足的劣勢,發揮了女性在接人待物中耐心、細緻的優勢,為女性創業提供了全新的資源和平臺。

三是與傳統農業相比,互聯網農業經營融合,體現了服務的價值,提升了女性價值和貢獻的可見度和可測度,將以往女性參與家庭農業生產經營中難以度量的酬勞,以新的方式鮮明體現出來。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依照就業方式的不同,報告分析了四種從傳統女性向電商新女性的轉變路徑。

傳統就業模式下,在電商發展產業鏈中,女性作為普通社員融入合作社,或通過電子商務培訓,成為合作社帶頭人、新農人;在直接就業模式下,女性可直接開店成為店主,實現居家就業;隨著直播等方式的興起,年輕女性變身主播帶貨,成了新的就業趨勢;網店數量快速發展,大量店鋪美工、攝影、平臺運營培訓等衍生崗位,吸納了大量女性就業。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拼多多正受到越來越多女性創業者的青睞。報告調研訪談的拼多多平臺華盛綠能官方旗艦店負責人王寧,2016年入駐拼多多徹底轉行農產品電商以來,已在平臺賣出4.8億元各類水果生鮮,並曾多次聯合拼多多舉行愛心助農活動。

王寧以保鮮期短的“短保品”為主,銷售週期短,資金回籠快,但客單價相對較低,這要求精細運營,需要應對大量瑣碎的工作,門檻較高,正好發揮女性做事細緻、嚴謹的特徵。她表示,自己團隊中女性員工佔比高達67%。

報告數據顯示,從年齡分佈上看,像王寧這樣的80後佔女店主的38.7%,90後女性佔比則為32.8%,兩者合計高達71.5%,是女店主的中堅力量。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隨著網絡紅人、主播的快速發展,00後已佔拼多多女店主的10.4%。

與銷售農產品的店鋪不同,2019年拼多多全平臺活躍店鋪中,男性店主仍佔據62.4%的比重。總體來看,女性店主佔到拼多多平臺店主的三成以上,總數超過100萬人,在中小規模店鋪中,女性店主的比例上升到四成。

女主播帶貨能力強,積極打造農產品上行全產業鏈

報告顯示,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到1364億元人民幣,其中四成由新農村女性開設的店鋪貢獻。從拼多多2019年數據看,平臺上農產品女店主所運營店鋪的成團訂單量同比增速超過89.9%,成團GMV同比增速達到99.4%。僅從交易規模來看,女性農產品電商從業者創造的銷售額增速,是全國平均數據的三倍左右。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節奏。在拼多多推出的春季“抗疫助農”啟動期間,女性農產品店主迅速賣出超過200萬斤農產品。在平臺年銷售額破百萬的店鋪中,女性掌管的店鋪佔到了14%。今年受疫情影響,快遞推遲復工時間,供應鏈面臨新的變化,26%的女性店鋪主選擇在家直播,帶動了數千萬筆訂單成交,表現出極強的帶貨能力。

河南地區的疫情比較嚴重,拼多多商家、水益農品牌創始人李閃乾脆自己上直播,把自家的產品介紹給消費者。“平臺為應對疫情針對農產品和物流推出了系列補貼,目前運營已經基本恢復正常”,生於1988年的李閃介紹,經過三四年發展,已從純銷售到加工銷售一體化演變,“將生產加工端納入自己的經營體系內,才能賺取更多利潤”。

其所在的博愛縣磨頭鎮電商創業扶貧基地,是當地實施電商扶貧項目所建立的扶貧廠房,33畝的廠房5年免費租給李閃使用。目前,她廠內穩定的職工270人左右,高峰期零工用量可達500多人,帶動貧困戶就業40餘戶,對帶動當地就業效果十分明顯。

更普惠,更包容,更多元:支持女性創造新商業文明

隨著消費升級的進行,消費者對購物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讓女性從業者的優勢更為彰顯。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店鋪“一起走吧”2019年GMV破億元,殘疾人周苗在店中做客服,每天17:30-23:00是她的固定工作時間,月薪3000多元。她每天都要耐心又樂在其中地回答大量消費者提問。9年前,車禍使她高位截癱,“我在床上躺了七八年,覺得自己成了廢人。現在不同了,每天我都在向光祥(她的另一位男殘疾人同事)他們學習,能養活自己,這種感覺特別好”。數據也顯示,平臺女店主經營的店鋪,好評數量高於平臺平均水平。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報告還分析了拼多多女店主的受教育程度。

2019年數據表明,拼多多女店主中,高中學歷佔比最高,為39.6%;其次是本科學歷,佔比為25.7%,“高中生”和“大學生”店主成為拼多多平臺女店主的主流。

小學、碩士、博士學歷的女店主,分別佔21.1%、10.2%和3.4%。隨著新農村女性對互聯網技術、電商平臺的運營和理解日益深入,她們正成為中國農產品上行的關鍵推手。

00后女商家登台,“女店主”组团拼多多卖货,“她经济”撑起农产品电商半边天

總體來說,新農村女性正處在快速接觸電商的過程中。報告建議,網絡經濟的成熟進程,應當將與不同女性群體相匹配的投入需求考慮進去,“貧困地區的女性,在教育和資金上處於劣勢,未來的互聯網發展不僅要更加普惠化,還應更具備賦能性,讓電商不僅成為資源變現的渠道,更要成為人力資本提升的渠道,支持更多女性去投身創造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商業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