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旅行的意義,是讓我們感受世界的美好 ,也感受家的美好。

從業旅遊體驗師以來,不停探尋遠處的美好,回家後盡享家的安逸,卻忽略了身邊的風景。都說風景在遠方,其實遠處是風景,近處的才是人生。今天便要來說一說讓所有江南人引以為傲的地方: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乾隆六下江南,七顧惠山,在評述江南諸山水時下筆:“惟惠山幽雅閒靜,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屬。”

所以這第一,是皇帝御賜的“江南第一山”。惠山古鎮距離無錫的市中心只有七八分鐘車程,能在市區依然保留這麼完好的古蹟,實是一大幸事。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相傳舜帝曾躬耕於此山,後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惠山名由此而來。雖然惠山主峰只高328米,跟名山大川相比相差甚遠,但由於身在江南,使得此山在秋冬天依然婀娜多姿,顏色浸潤,毫無蕭瑟之感。加上康熙乾隆都愛此處,前後一共來了14次,並留下了很多足跡和字跡,使得這座山更添光彩。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惠山有九龍十三泉,二泉最負盛名。該泉經萬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滌濾,水質清純甘冽,被唐代“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二”。 出水口四周石欄磨得十分光滑。石欄深陷成幾個缺口,是近千年以來,人們取泉煮茶的證明。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後有瞎子阿炳一曲《二泉映月》,又將惠山“天下第二泉”名揚天下。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嗜好飲茶的蘇軾對此名泉自然不肯放過,他於1074宋熙寧七年攜小龍團(產於福建形似圓餅的一種茶)來無錫試飲二泉品嚐之後大加讚歎,認為它是乳水色味兩奇絕。於是留詩一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石路縈迴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後來到了杭州還寫信給當時任無錫縣令的焦千之索取泉水。難怪我小時候常常看到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不辭辛勞的到惠山腳下搬水回家,原來都有蘇東坡之風雅啊。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在無錫的惠山和錫山之間,有個極具價值的園子。在我認為,惠山古鎮裡,最值得流連的便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的寄暢園了。古稱“秦園”。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到乾隆四十九年的整整一百年間,兩個皇帝共十四次巡遊江南,每次都必遊這裡,留下了許多詩章和匾、聯。高宗乾隆認為“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因此繪圖帶回北京,在清漪園(現在的頤和園)萬壽山東麓仿建一園,命名為“惠山園”(公元1811年改名為“諧趣園”),並在北京仿建了他認為最好的五處江南園林,其餘四處早已譭棄不存,只有“惠山園”仍完好地保存在頤和園裡。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一進門,便看到牆上兩位皇帝的御書石匾額並排一起: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樅”(玉戛指流泉,金樅指假山)。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神奇的是,寄暢園最早的用途,居然是僧舍。後在明嘉靖初年(約公元1527年前後),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秦金(號鳳山)得之,闢為園,當時名為“鳳谷山莊”,之後500年,這個園子都沒有易過主,一直都姓秦。到1952年,秦氏後裔將私園獻給國家。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經過“鳳谷山莊”,便來到十分有趣的“八音澗”,八音澗其實是一條路,用黃石堆砌而成,有山洞,有曲折的迴廊,總長36米。巧引“天下第二泉”泉水入園,經曲潭輕瀉,石路迂迴,水流婉轉跌落,泉聲悅耳,空谷同響,如八音齊奏。 走在泉水之上,之下,或之間,頗有樂趣。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走出“八音澗”,眼前豁然開朗,寄暢園的景色,圍繞著一泓池水而展開,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樹影、花影、鳥影,盡匯池中。池北土山,喬柯灌木,與惠山山峰連成一氣,龍光塔倒印在水中,形成“山池塔影”,抬頭望出去,無錫的兩座名山錫山和惠山,如同就在園中,寄暢園成為園林借景的楷模。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中間這池碧水稱為“錦匯漪”。而鬱盤亭廊、知魚檻、七星橋、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則繞水而構,與假山相映成趣。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鶴步灘上植大樹二株, 與鶴步灘對望的是知魚襤亭,兩者似劃分水面為二,若斷若續,風韻無限。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七星橋,橫跨在錦匯漪上,由七塊黃石板直鋪而成,平臥波面,幾與水平,乾隆曾吟有“一橋飛架琉璃上”之句。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園林的風格,北方皇家園林常用大紅大綠,對比強烈。江南園林則以輕淡為基調,且白色用得多。寄暢園建築為紅柱青瓦白牆, 與周圍植物及基地環境因素融揉一體,難怪乾隆說“愛其幽致”。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我到來的時候正值深秋,或者說已經至冬季,綠色的香樟葉、金黃的銀杏葉、紅色的楓葉,“錦匯漪”的水面還倒映了天空的藍,一綠一黃一紅一藍,真是一園秋色滿溢。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北宋山水畫家郭熙稱寄暢園的樹木:“春季英華,夏季成萌,秋色豔,冬則骨。”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這就是寄暢園,“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練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景”。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追隨兩個帝王的腳步,賞完寄暢園,還有一處必遊之處,那就是1500多年的惠山寺了。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與佛的因緣最早要追溯到晉朝,相傳西域僧人慧照來到無錫秀麗的西神山麓駐錫傳道,從此就有了惠山之名。江南名剎惠山寺,早在唐宋之時,就香火不絕,盛極一時。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寄暢園最早就是惠山寺的僧舍之一,整個惠山古鎮有一千零四十八間僧舍。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以至帝王將相,在經過京杭大運河時,都要在惠山寺逗留。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惠山寺門前的蓮橋距今800多年,建於北宋靖康年間,是無錫最古老的石橋。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惠山寺內還有一棵樹齡600 多年的古銀杏,一入深秋,樹葉全黃,氣勢非凡。來看這課樹的遊客絡繹不絕,爭相與其合影。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相傳,明代洪武初年,惠山寺的性海大師在大雄寶殿門前親手種植了18棵銀杏樹,象徵著佛門裡的十八羅漢。然而到了今天,18棵銀杏樹僅存眼前這一株。深得人們喜愛,當地市民每次來,都親暱的撫摸一番,寄託了美好的願望。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詩書禮樂,晨鐘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杏葉滿地。這是祥和而超凡的惠山寺。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我所知道的惠山古鎮,其實一直很低調,因為這裡還藏著一個御碼頭,古鎮一直不曾大加宣傳。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這條小河,讓康熙和乾隆先後走了十多次?沒錯,惠山古鎮的寺塘涇,可是皇帝下江南的必經水路,它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支流,兩個皇帝就是在這裡上岸的,御碼頭也就在此了。河的兩岸,擁有古鎮上最多的祠堂廟宇,也是古鎮裡最婉約最江南的風景。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現如今,“御碼頭”成了大家喝茶的好去處,一到陽光燦爛的日子,河的兩岸匯聚了喝茶小聚的遊客,清幽閒適。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的寄暢園旁就是二泉書院,這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書院。二泉書院,由明代南京禮部尚書邵寶建於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 ,為邵寶辭官後講學之所。邵寶,明代著名藏書家、學者。別號二泉先生,江蘇無錫人。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邵寶在此講學11年,教導學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置身480多年前二泉書院,彷彿能聽到郎朗書聲和潺潺水聲,聞到空氣中的花香和書香。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由於二泉書院的建立,無錫興起一大批書院詩社,東林書院也在其後,紫陽書院、碧山吟社等等相繼成立,引得江南文人紛紛來此尋訪駐足,“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顧憲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敦頤。可見二泉書院在無錫的地位。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張中丞廟,無錫本地人稱之為“老爺殿”,是江南百姓為紀念唐朝“安史之亂”時,曾率部禦敵的張巡而建立的。廟中有銀杏兩棵,頗有氣勢。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華孝子祠”華寶8歲那年,父親華豪從軍出征劉裕防守長安,臨行前他對華寶說: “待我駐防期滿回鄉,為你戴冠成親”。後長安陷落,華父死於戰役,華寶一直等待父親回來幫他梳起髮髻,戴上發冠。聞訊後哀痛欲絕,矢志終身不冠不娶,直到70歲,依然保持孩童的髮髻,孑然一身。遂以孝聞名於世,傳為一時佳話。南齊高帝蕭道成於建元三年 (481年)賜華氏故宅“孝子”匾額。為彰其孝行,後唐代皇帝又欽點修建了這座祠堂。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華孝子祠”門前的楓葉道紅得遮天蔽日。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還是中國最大的祠堂建築群落,118座祠堂,涉及姓氏80個。其中有先秦時期開闢吳地的先賢泰伯,有各朝各代宰相級人物,如戰國時期的黃歇(春申君),五代十國吳越王錢鏐;唐代宰相李紳,陸贄、王旦,宋代司馬光、范仲淹、李綱,清代的嵇曾筠、嵇璜、李鴻章等;著名文人、理學家有周敦頤、張載、朱熹等;著名書畫家有倪雲林、王紱等。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范文正公祠,是祭祀北宋范仲淹的祠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已經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言,祠堂中也有“後樂堂”與“先憂亭”。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後樂堂正中便是龍飛鳳舞的《岳陽樓記》全文,上懸匾額“濟時良相”。後花園內亭臺遊廊也頗為精緻,整座園林建築古樸文雅。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最後,再推薦個鮮有人知賞楓葉的地方。古鎮的中國杜鵑園,位置在錫惠風景區內的映山湖邊上。很多人聽到名字,以為是看杜鵑的地方,卻不知,這裡,秋天的楓葉和春天的杜鵑一樣精彩。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走得累了,二泉邊的楓樹下小憩,這裡的楓樹如大傘一般幫人擋風遮雨。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天賜一片紅葉,它用最美的姿態飛到我杯子。惠山古鎮,總能給我驚喜。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詩書禮樂,晨鐘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古柯喬木遍佈區內,名山、名泉、古園、古寺,祠堂彙集,實為文化昌明、風景優美的首善之地。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TIPs:

二日遊推薦:

Day1

上午: 抵達無錫。

下午:(需購票入園,票價70)由秦園門進入,可遊覽文物古蹟區:惠山寺門——寄暢園——惠山寺——乾隆御碑亭——古銀杏——聽松石床——天下第二泉——華孝子祠——惠山寺門

Day2

上午:(如登山需購買門票10元)登錫山惠山。

下午:(免費)可遊覽歷史文化街區:西神廣場——惠山古鎮大照壁——徐儒子祠——張中丞廟———范文正公祠——顧可久祠——楊藕芳祠——上下河塘——李公祠——惠山園——寶善橋——中國泥人博物館——上下河塘品茶觀景

美食推薦: 惠山油酥餅、無錫排骨、太湖三白、紅糖芋艿、惠山油麵筋、銀絲面,蔥油鱔湖,蟹粉蹄筋。

推薦惠山蒸菜館早餐,惠山老菜館中飯,逸園小院晚飯。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住宿推薦: 古鎮大門對面逸園酒店。逸園酒店是目前無錫最為先進的數字智能化商務酒店,120間原木裝飾的客房,房價約為400元左右,有免費早餐和停車場。

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二泉,四大園林之一,盡在惠山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