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三國志11》中,為何沒有增加人口系統?

趙南通


大家好,歡迎乘坐遊戲探索機!

在光榮三國志系列遊戲當中,《三國志11》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受到廣大玩家的喜愛,我覺得主要是該版本具有自由度高,戰略性強,簡單易上手等特點。人口是衡量國力的關鍵數據,如果放進遊戲裡,勢必要體現它的關鍵作用,會成為影響勢力經濟和軍事的重要因素。

這樣一來,無論我們進行城市內政建設,還是徵兵打仗,都要考慮一下人口的制約。本來經濟方面我們只要建設好市場和農田就行了,可是有了人口以後,我們還要建設增加人口的設施,徵兵時也得悠著點,怕城市人口減少太多了,打仗場面規模肯定也得小很多。

雖然這樣更符合實際情況,但是就遊戲來講,內政變繁瑣了,打仗也不痛快了,玩起來就會很枯燥。這就像正史《三國志》不可能像《三國演義》那樣成為大家都喜歡的通俗讀物,這不單是普通人看不懂古文的緣故。現實往往會很枯燥,而大體上符合現實,再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發揮想象,迎合人們的心理,會具有浪漫的色彩,更受人們的歡迎。

人口系統之於《三國志11》也是這樣,加進來只會更枯燥乏味。該遊戲在一張大地圖進行,可以從多個城市出兵打大會戰,而且部隊行動自由,能用戰法,能用計策,能造工事,能用陷阱,這樣的遊戲就是玩大規模戰爭才有意思,特別是敵軍數量遠多於我們時,我們才會儘可能地使用以上元素,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玩法,這樣才能發揮出該遊戲的策略潛力。

我是遊戲探索機,喜歡三國遊戲的朋友們點點關注!


夜襲蒼月島


沒有必要。因為三11設計人員沒有考慮炒糧食的bug ,在不炒糧的情況下,三11的實際用兵人數受到武器、城市最大糧食產量的約束,換言之受到城市可開發空地的約束,根本不需要再通過人口約束。

舉個例三11裡10000糧食只夠10000人野戰吃100天,一年就要36000的糧食,像新野這樣的小城的糧食產出,即使有米道特技,最多夠30000人常年打仗,而且城市還要開發市場用來保障文臣武將工資、城市治安、武器馬匹生產,且武器馬匹是消耗品會隨士兵傷亡而消失,需要再生產。不炒糧的情況,根據全國所有城市空地,也就能養100來萬的兵力,與《三國演義》的兵力內容吻合,根本不需要再用總人口限制,或者說再加個總人口就是自作聰明 畫蛇添足。


漢未央


另外,和最近熱門的《全面戰爭:三國》相比,它就簡單一些。全戰三國裡糧草是供應城市的,城市人口增長要靠糧食,然後人口提供可徵集部隊的速度。如果三國志11也這麼搞的話,那麼操作複雜不說,遊戲的進展性就會特別慢。畢竟三國志11是一個回合十天,全戰一個回合一個季度,因此它無需通過人口延長遊戲操作時長,可以讓玩家把更多精力放到戰略上。


楓評遊戲


不得不說,三國志十一里面令人遺憾的就是人口增長這個事情了。這方面他的前作三國志九就做得比較好,一個城市的人口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看和君主的信望是息息相關的,另外戰爭也是影響人口的巨大因素,一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的城市人口下降很快。在史實劇本里面也做得很精細,通過城市人口的變化,給人一種非常直觀的歷史感。

比如圖(一)190年陶謙進入徐州不久時徐州有接近四十萬人口,等到(圖二)劉備進入徐州的時候,徐州人口就直線下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不到,直觀明瞭的展現了曹瞞在徐州屠城的兇殘。

還有我前兩年英雄結集劇本存檔,休養生息二十多年的益州城市人口反超原本人多的中原各大城市人口。

而東海邊那個隱藏城市的人口,因為有個叫袁術的傢伙幾次三番在那裡造反,被我軍打成一塊無人區。







白楊1986


個人認為應該加入人口系統,沒有人口,打到後期每座城都可以暴到滿兵,導致攻下一座城的代價極大,即使打下來也很容易被打回去。

不過單純打電腦的話還好,因為電腦後方的城池兵力留得很少,這也是光榮不加人口的一種平衡吧


貓行者的遊戲窩


是的,歷代三國志都沒有全國人口這一說,其實個人認為人口系統會大大增加遊戲的難度和策劃性,從全國人口,城市人口,攻破一座城市失散人口,每年新增多少成年人口等等,這些無疑會增加遊戲的可玩性。


喜歡歷史的學生


三國志11,遊戲比較簡易化,徵兵功能就替代人口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