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說到近兩年國力衰退,命途多舛的烏克蘭,一直以來有著這樣的說法:烏克蘭上了西方國家的當,獨立後全面倒向西方,結果經濟崩潰,社會發展倒退30年,還跟老大哥俄羅斯反目成仇,被打得狼狽不堪,屬於“不作不死”的國家典範!

真的是這樣?

烏克蘭自從獨立後,確實搞得很慘。但這背後,到底是因為掉進了歐美國家的陷阱,還是著了老大哥俄羅斯的道兒?這方面似乎烏克蘭有話要說。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首都基輔

1、烏克蘭獨立後,經濟到底衰退了多少?

以國土面積來說,烏克蘭是除俄羅斯之外的歐洲第二大國,地處西歐、中歐、東歐與俄羅斯的交叉位置,地緣重要性毋庸置疑。

早在前蘇聯時代,烏克蘭就在蘇聯經濟體系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工農業產值及經濟規模僅次於俄羅斯,位居蘇聯加盟國的第二位。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鐵礦石工業景觀

以1989年蘇聯獨立前夕為例,烏克蘭以僅佔有蘇聯2.7%的國土面積,卻貢獻了蘇聯糧食產量的25%、鋼鐵總產量的40%!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農產區遠景,號稱歐洲糧倉

然而蘇聯解體之後,獨立的烏克蘭經濟態勢迅速惡化,其經濟增長速度與過去相比始終維持在負增長水平,更不用提其經濟發展水平與全球整體經濟增長的差距不斷拉大。

1989年,烏克蘭GDP佔全球GDP的比例為0.41%,29年後的2018年,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0.15%左右,更糟糕的是其經濟增速與當年蘇聯分裂出來的獨聯體國家相比,也是遠遠落後的。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街頭領取救援物資的老婦

2、蘇聯的黃金和鑽石儲備全部為俄羅斯獲取,烏克蘭只得到工業設備

當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在還沒有和其他加盟國商量的情況下,擅自決定繼承蘇聯的全部黃金和鑽石儲備,以及美元等外匯儲備、債務。

烏克蘭當然不同意這樣的做法,與俄羅斯就蘇聯財產及債務的繼承問題,進行了多次談判協商。可惜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烏克蘭最後還是屈服了,與俄羅斯簽訂了著名的“零點方案”,方案明確說明,烏克蘭不繼承蘇聯財產,也不承擔蘇聯債務。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工廠

失去蘇聯大批財富繼承的烏克蘭,拿到手的是無數陳舊的工業設備。當初蘇聯還在的時候,烏克蘭的支柱產業就是重工業和軍工產業,1991年以後,蘇聯留給烏克蘭的就剩下這些陳舊的工業機器和那些有害生態環境的能源/原材料加工生產線。

關鍵是,經過長年累月的運行,這些設備和生產線都需要注入大量資金來進行修復改造,才能重新運行,恢復烏克蘭工業現代化的建設秩序。

可是,失去了黃金、鑽石等財富資源的烏克蘭,原始資本積累幾乎為零,那裡有經濟條件來支撐遮掩的工業改革?

所以從表面上看,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庫和軍工業精華,看上去很強大。但實際上蘇聯軍工產業是一個上、下游全面貫通的體系,蘇聯解體後上下游關係鏈鍛鍊,導致烏克蘭的大量軍工企業沒有俄羅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國的配套產品,生產的物件毫無用武之地。

例如,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精華火炮製作工藝,出產的2S7遠程火炮迄今為止依然是全球火力最強,製作工藝最先進的大炮。但是蘇聯炮彈製作的主要根據地卻在伏爾加河畔上游的烏拉爾工業區,結果導致烏克蘭大批先進的2S7火炮無彈藥可用,不得不封存起來。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曾經很強大的烏克蘭軍工廠

大量的工業設備被廢棄,工廠倒閉,主體基建又缺乏足夠的協調資金投入,於是從1992年~1999年期間,全國GDP持續負增長,工業產值和基建投資減少了50%,農業產值下降了25%。

3、盲目模仿“休克式療法”,國有資產流失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一度陷入經濟困局,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在西方一些經濟學家“指導”下,推行了“休克療法”——以大規模私有化為基礎,迅速帶領俄羅斯從計劃經濟模式轉換到市場經濟模式。

結果大家都知道,俄羅斯頓時陷入“抽風”狀態,經濟倒退20年,老百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窘生活。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國家銀行

偏偏烏克蘭這時候跟著俄羅斯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庫奇馬上臺後,馬上加快了企業非國有化和私有化進程,僅僅在1992~1995年期間,烏克蘭境內有2.8萬家企業改變了法人形式,國有固定資產比重縮減了62%!

國有資產私有化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政府部門的貪腐官員和寡頭。

拉扎連科,出任烏克蘭總理和副總理總共才2年,卻扶植了大批寡頭,在國有資產私有化過程中為他提供便利去撈錢。1997年拉扎連科被通緝,出逃國外時,,其瑞士銀行賬戶上存的貪腐所得贓款多達3億美元!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 烏克蘭貪汙高官

這些寡廉鮮恥的貪官和寡頭們,不但將大批國有資產佔為己有,更糟糕的是讓烏克蘭因為資金匱乏,失去了最佳的工業轉型良機!

看看今天的烏克蘭,經濟改革一再遭受重挫,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工業發展停滯不前,究其根源,都是當年貪官寡頭們的傑作!

4、俄羅斯對烏克蘭出口商品增收關稅,讓烏克蘭經濟雪上加霜

由於中美兩國的衝突,“貿易戰”忽然成為了2019年度的熱點詞彙。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就曾發生過貿易戰。而且,兩國的貿易戰都是伴隨著兩國外交關係而變化的,確切地說,更像是俄羅斯在霸凌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由於地緣政治和傳統地理因素影響,俄羅斯自然而然地成為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對象和合作夥伴。從大數據來看,烏克蘭每年40%以上的產出產品是銷往俄羅斯的,主要是食用油、糖、肉食品、酒水、奶類等,47.5%的貿易是與俄羅斯進行的,而烏克蘭主要貿易進口產品是能源載體。

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烏兩國分了家,但畢竟還是有著兄弟之國的情分在,因此1993年雙方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明文規定:俄烏雙方對指定口岸進出的商品,免徵關稅。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左起,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總統舒什科維奇,俄羅斯總統葉利欽

可是在貿易過程中,俄羅斯發現,來自烏克蘭的食用產品成本低廉,在俄羅斯市場上佔有很大的價格優勢,這就大大打擊了俄羅斯本國同類產品的競爭力,影響了俄羅斯食用品行業的發展。

俄羅斯人怎麼會甘心當冤大頭?1996年9月1日起,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發命令,即日起對烏克蘭向俄羅斯出口的商品,一律徵收20%的增值稅,同時酒類、菸草、糖類產品也納入徵收關稅的產品範圍。

結果烏克蘭唯一的貿易優勢也失去了,隨後對俄羅斯的商品出口量逐月遞減,整體對俄貿易總額從1996年的47%,銳減到40%,烏克蘭GDP損失高達30億美元!

在經過建國初期的休克療法之後,老大哥俄羅斯的這一刀,讓原本就奄奄一息的烏克蘭更是氣若游絲!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幾無救藥的烏克蘭經濟以及“大哥和兄弟們”

後來,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關稅上,又陸續談了幾次,談完又改,改完又談,完全視雙方外交關係而定。

逐漸認清事實的烏克蘭,也開始悄然做出調整。終於,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與烏克蘭雙邊貿易額達到了26.43億美元,超越了俄烏貿易額25.64億美元,中國也就此成為烏克蘭新的第一大雙邊貿易合作伙伴。

5、途經烏克蘭的俄羅斯能源管道輸出網,緩解了烏克蘭能源危機

俄羅斯地大物博,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充沛豐富,相比之下烏克蘭能源極其匱乏,建國獨立之初其石油開採量不到500萬噸,連烏克蘭國內日常需求的10%都滿足不了,天然氣能源也只能滿足國內需求的25%,不得不從俄羅斯進口。

按照正常的市場價格來算,深陷經濟泥潭的烏克蘭根本無力承擔能源缺口所需的資金。加上後來幾次國際能源危機,烏克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截止到1999年2月初,烏克蘭欠的俄羅斯能源債務,僅天然氣一項就達到了35億美元!

烏克蘭的石油和天然氣缺口主要還是靠從俄羅斯進口,若是按照正常的市場價格,滿腹瘡痍的烏克蘭早已無力承擔。若是再經歷能源危機,烏克蘭的經濟將會更加的困難。

從獨立到1999年2月,烏克蘭欠俄羅斯的能源債務僅天然氣就已經高達35億美元。

為何俄羅斯會允許烏克蘭欠自己這麼大一筆鉅債?

還是因為烏克蘭聰明瞭一次,抓住了俄羅斯的小辮子——俄羅斯輸往歐洲其他國家的石油、天然氣管道,都需要經過烏克蘭國境。

俄羅斯作為能源經濟大國,能源輸出關係國家經濟命脈,每年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輸出的天然氣就超過1000億立方米,站到俄羅斯整體天然氣出口的95%。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俄羅斯-歐洲天然氣管道走向:烏克蘭佔據絕對'C位', 否則俄天然氣輸送只能走北歐、波羅的海或中亞繞道

如果烏克蘭把境內的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封閉,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將受到致命打擊,顧及於此,1999年俄烏兩國達成協議:俄羅斯每年向烏克蘭支付一定數額的能源管道過境費,同時天然氣也向烏克蘭開放。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歷次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能源談判,都會引來全歐洲媒體的密切關注

結果,這條建設於前蘇聯時期的過境能源管道,反而成了烏克蘭真正繼承的最有價值遺產,起碼解決了烏克蘭的天然氣危機。

6、烏東武裝衝突導致烏克蘭雪上加霜

克里米亞問題、烏東武裝問題都屬於政治軍事話題,今天主要討論的是烏克蘭經濟,因此不作具體分析,主要就經濟層面討論烏東問題的影響。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俄烏兩國領土爭議區域

客觀地說,烏東武裝所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爆發的叛亂衝突,以及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對烏克蘭經濟造成巨大損傷,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都是烏克蘭經濟重鎮,憑藉靠近俄羅斯的地理便利,在對外貿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是烏克蘭經濟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外匯來源地。

烏東軍事叛亂爆發前的2012年,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兩地的GDP總產值佔到烏克蘭全國GDP總值的17%!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盧甘斯克州交火前線,烏政府軍頂著炮火營救戰友, 看似電影鏡頭,卻是真實戰場

2014年底,烏東叛亂全面爆發,進而引發經濟危機,2015年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工農業總產值、對外貿易總額均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

激烈的軍事衝突還導致城市主要基建設施的大規模損失,市政、交通、能源、生產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本來依靠兩地政府上繳稅收的烏克蘭政府,還得反過來掏錢給兩地作為基建費用和抵抗武裝的軍費。

烏克蘭的黑天鵝之殤:西方世界和俄羅斯的雙重“打擊樂”

▲烏克蘭東部頓巴斯衝突地區上千居民被迫撤離家園

更糟糕的是人才的流失,持續的烏東武裝叛亂導致大批人民背井離鄉,加劇了烏克蘭就業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與軍事衝突區接壤的扎波羅日州,崗位需求和應徵者比例一度達到了9:1。

【結語】

只有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國民才能過上幸福生活,可惜烏克蘭人民如今只能把這句話作為夢想感言了。

列寧當年曾經說過:“沒有了烏克蘭的糧食和煤炭資源,蘇聯就不可能有強盛的希望。”

而如今,蘇聯早已煙消雲散,反過來看離開了蘇聯庇佑的烏克蘭,佔據著肥沃的黑土地,卻也沒發展起來。

孰是孰非,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