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人類喜歡旅遊和探險,是千年不變的事情;人們喜歡將途中的所觀所感記錄下來,也是亙古不變的樂趣。不信你看,古代的徐俠客寫了一本《徐霞客遊記》描繪中國的大好河山;現代的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記載了許多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文明古蹟。

不僅如此,古代《馬可·波羅遊記》的出現,讓歐洲人知道了在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個神秘的國度;現代《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的發行,也讓中國人們瞭解鄰近的東方和遙遠的西方還有著如此多的文明奇蹟。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馬可·波羅遊記》

如此看來,《遊記》的出現讓散佈各地的人民熟知了一個完整的世界。但國界內的山河之美好傳播,因為只要國家制度稍完善、文字成熟、出版發達,以及識字人口的增多,就能迅速的傳播開來。那麼國界外的風土人情又如何為外人所知呢?

答案就是遠洋航行,進行海上世界的探險。眾所周知全球地表總面積有71%是海洋,所以國界外的傳播有了上述條件還不夠,還要有人跨越大海,讓這個世界相連。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主題,看看勇士們是如何跨越大海,讓中西文化碰撞,讓世界破冰。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中西文化碰撞的初始,是地理大發現的到來。15世紀初到16世紀末是大航海時代,這個時代沒有當今的衛星定位導航,也沒有雷達和無線電,海上的航行只能靠航跡推算和利用天體進行天文導航。

茫茫大海一望無際,不小心便會失去方向,永遠停泊在海中央,因此每一次出海,都需要召集很多愛冒險的能人志士,由此也可見海上航行的危險程度。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中國古代指南

但巧妙的是,同一時期,中西方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航海家,例如:中國的鄭和七次下西洋、歐洲的迪亞斯發現好望角、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達伽馬開闢了歐亞航線,以及麥哲倫進行了環球航行。而這些人的旅程,都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


說起國內的海洋航行,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鄭和下西洋”,這是中國古代航海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世。


時間來到1405年7月11號明朝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令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歷時28年七次下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途徑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航海史上開闢了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要知道,鄭和的海洋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要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鄭和下西洋文獻

鄭和每次出訪都有200多條船隻,一共有兩萬七千多人。船上有傑出的航海專家人,還有水手、士兵、翻譯和醫生等人,船隻的分工也非常的細緻。有寶船,馬船,戰船,糧船等等,最大的船隻需要兩百多人才能起航,這也表明當時明代的中國掌握了高超的航海技術以及精湛的造船工藝。

鄭和的團隊屬於軍隊編制,因為船上還分了指揮部、航海部、外交貿易部、後勤保障部和軍事護航部,因此鄭和的遠洋航行可以說是一場政治行動。但在28年的海洋探索中,卻從未侵略過其他國土,只是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加強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流。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東方特有的珠寶、絲綢、瓷器和香料等物送給沿途的國家,帶回來的卻是糧食種子,還有一些貝殼、大象和長頸鹿等紀念品,於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現今社會海外宣揚的“中國威脅論”,是如此的可笑至極。千年前比之同一時期的西方更強悍是中華民族與之都只是進行友好的交流與合作,更何況如今經受低谷一心只想奮進的現在呢?

鄭和的七次下西洋,不僅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世界各國的聯繫,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還向世界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實現了萬國朝貢,承擔起一個文明大國該有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召頒賞,厚薄往來。


同一時期的西方,隨著《馬可·波羅遊記》廣為人知,國外的探險家們被神秘東方的黃金和香料等物件所吸引,便也開始探索海上的未知世界。


15世紀初的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路線主要有三條:一條是從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布爾經過黑海、裡海南岸,翻越帕米爾高原達到中國;另外兩條是水路聯運,一條從敘利亞到伊拉克再過波斯灣到印度,另一條從埃及穿過紅海、亞丁灣到印度。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路線

但這三條路線被當時強大的阿拉伯人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所以歐洲的主要航海國家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只能從大西洋出發進行海外擴張。例如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亞斯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繞過非洲大陸最南端進入印度洋的航行,讓歐洲航海探險進程中有了大的突破,也讓當時各自安好的國家開始有了交集。

不得不提及的是,迪亞斯率領的船隊在航行中遇到了好望角,當時的好望角還不叫“好望角”,叫“風暴角”。因為風浪太大,傳說中的“殺人浪”能達到30米高,可見其危險程度。

幸運的是,船上的勇士們與極地風引起的旋轉巨浪一起舞蹈,與翻滾的沿岸流一起漂流了兩天後,安全抵達,所以迪亞斯他們是無敵幸運啊,要知道這個地方到目前為止還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地段。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好望角氣流

這次航行,不同於鄭和下西洋的友好,他們是遠征,當時的馬德拉、加那利、塞拉里昂等國家都變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一方文明的衰弱會讓另一方的文明傳播的更為迅速,因此他們雖然是以侵佔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緊密,但也對世界的破冰有著深遠的影響。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馬德拉、加那利等殖民地

有了迪亞斯發現好望角,就會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當葡萄牙人開闢去往東方的新航路時,西班牙人也在籌備從西歐向西橫渡大西洋,去往印度亞洲東海岸的航行,但有趣的是西班牙人 的海上探索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率領。

哥倫布被《馬可·波羅遊記》吸引,一心想去東方大陸,但遠洋航行需要大量的經費,哥倫布沒錢,就找皇室支持。由於當時地圓學說並不完善,很多人還是相信天圓地方的說法,地圓學說只有那些繪製地圖的人才相信,所以被很多人當做“江湖騙子”的哥倫布花了十年費勁千辛萬苦才從眾多歐洲皇室中得到西班牙女王伊麗莎貝的支持。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949年9月6號哥倫布沒有等到東風,等到了西風,他的航線偏了。他一開始便算錯了地球的周長和要到達的地理位置,航行中還發生了羅經失靈的事件,於是哥倫布的船隊穿過馬尾藻海區,錯過佛羅里達半島,到達了中美洲。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之前我在《世界四大古國文明中,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或湮滅?》一文中有提到,進入文明的入場券,國際上公認的標準有三個:第一要有青銅器,第二要有文字,第三要有禮儀制度。

而當時美洲上的印第安人還處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不穿衣服也沒有青銅製品。所以,雖然哥倫布沒有到達東方,也沒有看到黃金和絲綢,但這條新航線的開闢將文明帶進了美洲大陸,世界冰封的窗口又破碎了一點。

魯迅曾言: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陸續有了吃螃蟹的人,歐洲的航海家們變也開始行動了。達伽馬從西歐里斯本出發,穿過佛得角到達南大西洋,然後通過好望角到達了馬林迪,最後跨越阿拉伯海到達印度西海岸的科澤科德,整個開闢了歐亞航線,還從印度帶回了香料,象牙等物,滿載而歸。

而麥哲倫堅信大地是圓形的,所以他做一件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的壯舉——環繞地球航行。於是他率領船隊1519年9月20日從西班牙出發,經過麥哲倫海峽抵達太平洋,然後到了菲律賓再穿越印度洋,最後繞過好望角,回到西班牙。整個航程一路向西,又回到了起點,麥哲倫環球航行,歷時1082天的探險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是地理史上里程碑式的發現。

大航海時代:世界破冰與航海之旅環環相扣

這兩個人通海航海之旅,探索了海上的未知世界,也將戰火和文明帶到了其他的大陸,雖然是征途,卻也是融入。如果說在大航海時代到來前,世界還是碎片化的拼圖,那麼航海時代的到來,就是拼圖完成的時刻。

蒙田在隨筆錄中說到,漫漫人生,他定會選擇馬上生涯去遊覽色各美妙的風景,因為那裡有的地方驕陽似火,有的雲遮霧繞。而從古至今的探險家們選擇了海上生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為那裡有的地方風暴將至,有的風恬浪靜,有的安適如常。

你看,世界的旅程,我們一直在路上。


圖片來源:大連海事大學課程:漫話天文航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