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說田英章、田蘊章的書法是“活棺材字”?

用戶62715563608


田英章、田蘊章的書法高度我們先不說,我們先說說他們的影響力。可以這麼說,將田英章、田蘊章的楷書作品拿給任何一個外行的老百姓看,老百姓都會豎起大拇指。

但是話又說回來,老百姓說好就能說明他們的字就真的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全面分析一下田氏兄弟的書法。

一、書法需要有書法技法作支撐。

學過楷書的網友應該深有體會,楷書要寫的好,沒有三兩年苦練是絕對下不來的。田氏兄弟的楷書功底可以說不用多介紹,無論你懂不懂書法,都會稱讚其楷書功底紮實,幾十年的苦練才達到了如此高的境界,可以說,田氏兄弟的書法技法方面絕對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物。

二、書法講究先傳承後發揚。

田氏兄弟的楷書依託歐體。吸取了清代幾位歐楷大家的有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樣子,辨識度非常高,放眼當今書法界能有幾人可以寫出如此有辨識度的楷書?田氏兄弟粉絲們稱其為“田楷”並非全都是酒後胡言。所以說田氏兄弟在傳承和發揚上也做的十分的優秀。

三、書法需要傳播,需要找到後來人。

有專家根據民間影響排名,將硬筆傳播最有影響力的人評給了龐中華,將毛筆書法傳播最有影響力的人評給了田氏兄弟。近幾年,田氏兄弟又利用網絡平臺推出了“一日一字”等書法節目,好多書法愛好者收益,同時也培養了很多書法精英,可以說,田氏兄弟在書法傳播推動上勞苦功高,同時他們因此掙了很多錢,被很多同行眼紅。

四、回到正題,為什麼說田氏兄弟書法是“活棺材字”?

書法講究變化,千篇一律的東西不受歡迎,田氏兄弟特別是田英章的楷書,筆法相比歐陽詢的單調很多,田英章將歐體筆法簡化、規範化、格式化、標準化。這樣有其優點,可以更快學會,更快寫作品。掌握幾個基本原則方法以後,好多字都可以通用。所以有朋友問我學習楷書哪種好,要最快、馬上能夠寫成“大師”那種。我每次回答都是:學習田英章的吧,毛筆硬筆筆法字形通用,筆法字形也容易掌握,並且實用。學一年保證你收割一群妹子。優點裡肯定會有缺點,田英章的楷書正是因為其過於格式化、規範化,導致其失去了楷書的活性,每個字都彷彿是冷冰冰的整容臉,雖美,卻容易膩。這可能是人類的天性吧,不喜歡一成不變,喜歡有變化的美,這也是好多男男女女明明有美滿的家庭卻選擇出軌的原因所在吧。

總之,田氏兄弟的書法是有其歷史貢獻的,好壞留給後人評價,但其對當代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不僅推動了書法的發展,也為當代書法愛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提高了他們學習書法的效率。

原創不容易,感覺有道理就點贊加關注,同時留言討論喲,許老師歡迎你們來稿。


名廬書社許高鑑


這個“活棺材“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棺材可是個好東西。人的一生,滿打滿算活一百年,生前的榮華富貴,不能帶走毫釐,唯一與形骸相伴永遠的,就是這具棺材。能把字寫成“活棺材”,不知道是褒還是貶?


棺材的製作,很有講究。每塊板與板的連接,完全用木榫卯頭連接,不能使用鐵釘。每塊板材的精度要求極高。拼接起來密不透風。田蘊章、田英章寫的字能夠有如製作棺材一樣精準,這應該是褒揚吧!
(不知這樣你能接受否)

棺材在南方,其實有很好的寓意。以棺材來象徵聚財。常常在金店可以見到用純金製作的棺材形飾物。把它當作祈求財富的吉祥物 。
(這個藝術性很強,沒有一萬多兩年的修煉,斷難以成)

不知道原本想借“活棺材”來貶損田蘊章、田英章書法的人,看到這個解釋會有何想法?歡迎您發表自己的見解,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子衿書法


田蘊章田英章兩兄弟,在書法界乃至社會上都是有相當大的名氣的,且從者眾多,關於他們的話題太多,比如田英章的拜師儀式,以及最近的王彬“退師門”,還有田蘊章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等等,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田英章)

他二人出生於書法世家,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書法薰陶,兩人同用一支筆,同用一個硯臺,同臨一本帖,風格相近,二人的“兄弟合書”被傳為書界佳話!

二人都是以歐楷名世,且影響巨大,但是同時也廣為詬病,比如就有人說他們的字是一種活棺材字,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田英章書法)

我分析有人這樣說的原因還是認為他們的字過於規範,有人說他們的字是館閣體,人們各有各的看法,這本無可厚非。

每個人都有評價的權力,但是沒必要過於激進,應該儘量做到客觀冷靜的分析,不然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二田兄弟堅持傳統幾十年,功力是極其深厚的,不管是褒還是貶都是他們的成就。況且,你喜歡可以欣賞,你不愛可以視而不見。

因此,就沒必要說什麼活棺材體了,這是我個人看法,對此你有什麼意見呢?歡迎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的頭髮!


(田蘊章)


存希齋書法


可以說,“二田”對中國書法事業的發展是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二田”的書法根本無可挑剔。多年來,二田一直在做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於這些,都是應該予以肯定的!

說“二田”的書法是“活棺材字”也好,說“二田”的書法是“死棺材字”也罷,反正不管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發聲評論,“二田”都會笑的,甚至會由小笑變成大笑的!他們為什麼要笑呢?一笑別人無知。二笑別人抬舉。三笑自己不花廣告費天天天有人給他們做宣傳。四笑銀子滿的沒地方放。但是,“二田”也有一愁。愁什麼?愁自己天天在家數錢,數得手都發軟了!累啊!

說二田的書法是“活棺材字”,那麼,我要問一問,誰的書法不是“活棺材字”而是“死棺材字”呢?人家“二田”規規矩矩寫字,錯了嗎?假如真的錯了,那又錯在哪呢?關於這一點,又有誰能公開站出、毫無私心對之批講一番呢?

凡有本事的人,總會遭人嫉妒的。這種做法,是有失公理的!

當下的人,還是現實點好。如果說二田是在寫字,他們的作品不是書法,我認為這也很好,中國人就是喜歡漂漂亮亮的漢字,更是要學寫漂漂亮亮的漢字。這是人民大眾所需要的,因為它實用!

關於書法,有條件的可以學,也可以學出名堂,無條件的,能認真把漢字寫好就可以了。

學習書法,不一定都要當書法家。何況當下所謂的“書法家”的含金量也不都是那麼高,也不全都是受人歡迎的。因為有些書法家學書法的動機不是真心的為人民大眾服務,而是多為名利去“奮鬥”。

近年來,二田一直著力於書法教育和普及,並受到大多國人的支持和敬仰,僅憑這一點,凡是有良心的人,就不該把二田的書法稱為“活棺材字”。

《田英章楷書核心書寫技巧在於“楷書美術字技術的手工化”,商業味雖然濃厚,但是工筆楷書技術值得借鑑》

“田門風波”雖然有點讓現代人不足為齒,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田英章那種美術字式的楷書工筆書寫技術也不神秘,其書寫思想成就“工筆楷書”這種書法形式還是為中國書法產下了汗馬來功勞。

一、田英章楷書技法是不折不扣的現代“工筆楷書”技術基礎;

的確,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技法並不複雜,但他能夠堅持幾十年有練習,最後成就中國楷書是值得大眾借鑑學習的。當然更是許多書法家需要自省的事!

二、田英章先生把一個大眾化的書寫方法還搞個“商業化田氏書法”,少了點大師情懷;

在自媒體的書法圈子裡,有一批朋友對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給予了客觀的評價與尊重。但是自從王彬先生道出“田門”奇蹟之後,讓人們多少有了一點心理不適!

以前也許多大家還會對“田門”故事有點心存疑慮,但是不久之後再冒出一個“田氏書法過級”,其中商業味的厚道也可想成而知了!

一前一後的兩副圖也許多可以發現很多幫事背後的故事!其實自古以來,文化商業不少,只是這個世界商人多到無計其數,而大師就少得可惜,而田英章本人說實在的是有機會成為一代“中國工筆楷書大師”這個稱號的,只是現在估計誰也不在意要不要高看了!

三、田英章楷書的成功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教育商業推廣;

兩位田家兄弟,田蘊章先生不論人品與書法技術都是業內好手,更主要還沒有聽說搞給什麼拜師大法式。

現代自媒體發展起來了,我們才發現民間工筆楷書寫得好的,不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都特別多,只不過他不擅長宣傳,或者機會差一些而矣!

全國幾千萬人都學習田英章楷書方法,在筆者看來,這種方法遠沒有那麼神秘,只要是學習過美術字做字方法的人,你怎麼也能很快寫好田英式歐楷,更多還是象現代標準規範漢字的書法體吧!

四、田英章楷書是現代工筆楷書書法的最好入門書法,依然值得借鑑學習;

田英章先生將筆畫分步書寫的思路來源於現代工作加工的方法,對於工筆楷書或者各種書法的筆法都有借鑑之處。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繼承了歐楷的基因,其方筆直筆的大量使用讓中國方塊寫的遒勁有力表現得一覽無餘。

五、工筆楷書技術方法對於硬筆實用書法短期提升作用不大,書法練習注重練習行楷風格的趙楷更來得實用;

練習田英章楷書的書法學習者更多都是學生大軍,這種“以時間換精巧”的楷書技巧對於“作業與考試”也許只有1%的幫助。

趙賀新將田英章先生使用地毛筆書法中的“美術字手寫技術”運用到硬筆書法,雖然寫出了“毛筆味”的硬筆藝術書法,但是這種方法如用於考試或是工作的日常書寫,那只有大吃苦頭了。也許該交卷了,你才寫了一半哪怎麼辦呢?

總結:田英章先生推行工筆書法技法值得借鑑,但是練習實用硬筆書法的學生們還是學習實用性書法對於作業與考試書寫才有幫助!寫題目用田英章書法肯定是好方法!

首先來說二田,應該分開,田英章是田英章,田蘊章是田蘊章。

既然說他們的字是活棺材,那麼我們問,誰的字不是活棺材?

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田英章寫字,的確過於苛求形式,但田蘊章並非如此。

這裡,我們要討論,書的神采,表現在哪裡?是筆法,還是結構,還是佈局?形式是什麼?表現在筆法中,還是其他。

一個人,我們說他有神采,首先這個人是活的,精神飽滿。一個字,一幅作品,我們說他寫死了。我們要問,什麼樣人是活人?什麼樣字是死的?

寫字,寫書法,寫的到底是什麼?寫的是字,還是我們的精神?如果僅是寫字,就像沒有自主精神的人,那他就沒有神采。

一個字,也是如此,一筆一劃,是否隨著我們的意圖在變化,結構、章法亦是如此。意在筆先,此謂也。

筆筆有意,才能字字生情,字字有情,才能妙趣橫生。否則,其字不可觀也


孟南937承傳民族文化


首先來說二田,應該分開,田英章是田英章,田蘊章是田蘊章。

既然說他們的字是活棺材,那麼我們問,誰的字不是活棺材?

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田英章寫字,的確過於苛求形式,但田蘊章並非如此。

這裡,我們要討論,書的神采,表現在哪裡?是筆法,還是結構,還是佈局?形式是什麼?表現在筆法中,還是其他。

一個人,我們說他有神采,首先這個人是活的,精神飽滿。一個字,一幅作品,我們說他寫死了。我們要問,什麼樣人是活人?什麼樣字是死的?

寫字,寫書法,寫的到底是什麼?寫的是字,還是我們的精神?如果僅是寫字,就像沒有自主精神的人,那他就沒有神采。

一個字,也是如此,一筆一劃,是否隨著我們的意圖在變化,結構、章法亦是如此。意在筆先,此謂也。

筆筆有意,才能字字生情,字字有情,才能妙趣橫生。否則,其字不可觀也







秩和律師147753


《田英章楷書核心書寫技巧在於“楷書美術字技術的手工化”,商業味雖然濃厚,但是工筆楷書技術值得借鑑》

“田門風波”雖然有點讓現代人不足為齒,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田英章那種美術字式的楷書工筆書寫技術也不神秘,其書寫思想成就“工筆楷書”這種書法形式還是為中國書法產下了汗馬來功勞。

一、田英章楷書技法是不折不扣的現代“工筆楷書”技術基礎;

的確,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技法並不複雜,但他能夠堅持幾十年有練習,最後成就中國楷書是值得大眾借鑑學習的。當然更是許多書法家需要自省的事!

二、田英章先生把一個大眾化的書寫方法還搞個“商業化田氏書法”,少了點大師情懷;

在自媒體的書法圈子裡,有一批朋友對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給予了客觀的評價與尊重。但是自從王彬先生道出“田門”奇蹟之後,讓人們多少有了一點心理不適!

以前也許多大家還會對“田門”故事有點心存疑慮,但是不久之後再冒出一個“田氏書法過級”,其中商業味的厚道也可想成而知了!

一前一後的兩副圖也許多可以發現很多幫事背後的故事!其實自古以來,文化商業不少,只是這個世界商人多到無計其數,而大師就少得可惜,而田英章本人說實在的是有機會成為一代“中國工筆楷書大師”這個稱號的,只是現在估計誰也不在意要不要高看了!

三、田英章楷書的成功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教育商業推廣;

兩位田家兄弟,田蘊章先生不論人品與書法技術都是業內好手,更主要還沒有聽說搞給什麼拜師大法式。

現代自媒體發展起來了,我們才發現民間工筆楷書寫得好的,不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都特別多,只不過他不擅長宣傳,或者機會差一些而矣!

全國幾千萬人都學習田英章楷書方法,在筆者看來,這種方法遠沒有那麼神秘,只要是學習過美術字做字方法的人,你怎麼也能很快寫好田英式歐楷,更多還是象現代標準規範漢字的書法體吧!

四、田英章楷書是現代工筆楷書書法的最好入門書法,依然值得借鑑學習;

田英章先生將筆畫分步書寫的思路來源於現代工作加工的方法,對於工筆楷書或者各種書法的筆法都有借鑑之處。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繼承了歐楷的基因,其方筆直筆的大量使用讓中國方塊寫的遒勁有力表現得一覽無餘。

五、工筆楷書技術方法對於硬筆實用書法短期提升作用不大,書法練習注重練習行楷風格的趙楷更來得實用;

練習田英章楷書的書法學習者更多都是學生大軍,這種“以時間換精巧”的楷書技巧對於“作業與考試”也許只有1%的幫助。

趙賀新將田英章先生使用地毛筆書法中的“美術字手寫技術”運用到硬筆書法,雖然寫出了“毛筆味”的硬筆藝術書法,但是這種方法如用於考試或是工作的日常書寫,那只有大吃苦頭了。也許該交卷了,你才寫了一半哪怎麼辦呢?

總結:田英章先生推行工筆書法技法值得借鑑,但是練習實用硬筆書法的學生們還是學習實用性書法對於作業與考試書寫才有幫助!寫題目用田英章書法肯定是好方法!


創新炎黃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地下的烈火,將連我和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將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看到題主的這句話,突然想起了一首詩。貶低別人的書法,也沒有必要用這麼惡毒的語言。田氏二兄弟的書法,雖然說有些呆板,不會因為心情和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像是複印機複印的一樣。但是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歡。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兩種藝術都有它各自的受眾人群。在當今當代中國書壇,假使說田氏二兄弟的書法是下里巴人,誰是“陽春白雪呢”呢?是王鏞、沃興華他們所倡導的醜書嗎?


水電工老路書法


寫毛筆字各有各的寫法,各有各的特點,這是基本常識。你能說唐楷幾大家那一個人寫得好那一個人寫得不好嗎?不懂就不要瞎議論胡評論啦!!!


用戶8736996083416


可以說,“二田”對中國書法事業的發展是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二田”的書法根本無可挑剔。多年來,二田一直在做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於這些,都是應該予以肯定的!



說“二田”的書法是“活棺材字”也好,說“二田”的書法是“死棺材字”也罷,反正不管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發聲評論,“二田”都會笑的,甚至會由小笑變成大笑的!他們為什麼要笑呢?一笑別人無知。二笑別人抬舉。三笑自己不花廣告費天天天有人給他們做宣傳。四笑銀子滿的沒地方放。但是,“二田”也有一愁。愁什麼?愁自己天天在家數錢,數得手都發軟了!累啊!

說二田的書法是“活棺材字”,那麼,我要問一問,誰的書法不是“活棺材字”而是“死棺材字”呢?人家“二田”規規矩矩寫字,錯了嗎?假如真的錯了,那又錯在哪呢?關於這一點,又有誰能公開站出、毫無私心對之批講一番呢?

凡有本事的人,總會遭人嫉妒的。這種做法,是有失公理的!

當下的人,還是現實點好。如果說二田是在寫字,他們的作品不是書法,我認為這也很好,中國人就是喜歡漂漂亮亮的漢字,更是要學寫漂漂亮亮的漢字。這是人民大眾所需要的,因為它實用!



關於書法,有條件的可以學,也可以學出名堂,無條件的,能認真把漢字寫好就可以了。

學習書法,不一定都要當書法家。何況當下所謂的“書法家”的含金量也不都是那麼高,也不全都是受人歡迎的。因為有些書法家學書法的動機不是真心的為人民大眾服務,而是多為名利去“奮鬥”。

近年來,二田一直著力於書法教育和普及,並受到大多國人的支持和敬仰,僅憑這一點,凡是有良心的人,就不該把二田的書法稱為“活棺材字”。


中州耕牛堂主


印刷體,所有的學員寫得都一樣,每個字的結構和筆畫最終都一樣。缺乏藝術變化和個性,看一張和看一千張都一樣,看一個人和看所有人都一樣。而真正的書法追求的是個性化,看看歷代書法名家,楷書各種各樣,就連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的楷書都有差異。而田氏兄弟和父子,都是一個套路和模子。其實田氏練書法到這個水平已不錯,可惜走向了歪道,反而不再長進提升,比他們早期的還落後。浪費了天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