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藥膳:土茯苓豬骨湯,助您吃走春季“溼困”!

土茯苓煲豬脊骨湯

食療藥膳:土茯苓豬骨湯,助您吃走春季“溼困”!

材料:土茯苓50~100克,豬脊骨500克

做法:土茯苓30-60克(鮮品100-150克),放入煮好的豬骨湯中煎煮半小時,食用時可去藥喝湯

功效:有健脾利溼,補陰益髓作用

食療藥膳:土茯苓豬骨湯,助您吃走春季“溼困”!

醫學指導——中國國際生命醫學工程院門診中醫特需專家廖佐芹教授

土茯苓,別名冷飯糰、紅土苓、山豬糞、毛尾薯、山遺糧、山奇良,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成薄片,乾燥。廖佐芹教授說,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功能主治: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注意事項:肝腎陰虧者慎服,服時忌茶。

食療藥膳:土茯苓豬骨湯,助您吃走春季“溼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