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M」腸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劑對抗腫瘤

「JEM」腸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劑對抗腫瘤

「JEM」腸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劑對抗腫瘤

導讀:CD47是腫瘤靶向免疫治療的基礎之一。CD47作為重要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在多種腫瘤細胞中廣泛過表達,抑制巨噬細胞對腫瘤的吞噬作用;激活CD47-SIRPα信號影響T細胞功能,從而使腫瘤從免疫系統識別和殺傷中逃逸。儘管靶向CD47的阻斷藥物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前景,但有效性和個體差異尚待商榷。

近日,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Xinyang Fut團隊在《實驗醫學雜誌》JEM上發表重要結果,發現腸道中的細菌能在腫瘤中蓄積;使用雙歧桿菌輔助治療,可能有效提高CD47免疫療法的療效。

「JEM」肠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剂对抗肿瘤

研究者比較了不同環境中飼養的兩種荷瘤小鼠,發現它們對抗CD47治療的反應差異取決於腸道菌群類型不同。接著,研究者將兩者同籠飼養三週,發現兩種小鼠均顯示出對CD47抗體治療的反應,說明兩者接觸後所獲得對方的菌群促進了腫瘤對CD47抗體產生反應。

「JEM」肠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剂对抗肿瘤

小鼠對抗CD47治療的反應與腸道菌群種類有關

接著,研究者用抗生素殺死抗CD47治療有效組小鼠腸道中的細菌,發現藥物的作用消失;反之,對抗CD47治療無效組小鼠補充雙歧桿菌,藥物治療產生了顯著抗腫瘤效果。

「JEM」肠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剂对抗肿瘤

雙歧桿菌的輔助對CD47抗體療效至關重要

令人驚訝的是,雙歧桿菌不僅在腸道累積,還能夠遷移到腫瘤組織中,進一步活化DC細胞中的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免疫信號通路,使腫瘤重新暴露在獲得性免疫系統的攻擊之下。研究者發現,基因改造後1型干擾素缺失,或者STING通路受阻的小鼠均無法從細菌-免疫療法中獲益,說明STING信號通路在CD47抗體治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JEM」肠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剂对抗肿瘤

本研究解釋了臨床上某些患者使用CD47抗體和阻斷劑無效的原因,可能由於腸道菌群中的雙歧桿菌缺失。使用雙歧桿菌補充劑與CD47抗體聯合治療,可能大大強化臨床現有藥物的治療效果,擴大適用範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Yaoyao Shi, et al. Intratumoralaccum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facilitates CD47-based immunotherapy via STING signaling. JEM. 06 Mar, 2020.

王志宏, 等. 靶向CD47抗體藥物的研究進展. 國際藥學研究雜誌, 2019.

「JEM」肠道微生物助力CD47抑制剂对抗肿瘤

【北京大學】新冠肺炎兩大易感因素:肥胖和癌症,緣於ACE2表達量更高

【BioRxiv】新冠病毒的人工合成:僅憑基因片段便能復活完整病毒,還帶綠色熒光!

【Nature News】新冠疫情何時達峰?來自樂觀派與悲觀派的預測

【研究】新冠病毒起源之謎:人類製造or自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