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2020年開春,新冠疫情導致大部分用戶處於閉門不出的生活狀態,泛娛樂市場在用戶活躍、收入流水、在線時長等多個方面產生了可觀的增長幅度。字節跳動買下《囧媽》線上播映,優酷、愛奇藝、騰訊、芒果TV紛紛入局短劇、短綜藝,一場爭奪用戶注意力的流量“收割戰”悄然打響。


電視端內容逐漸小屏化,專注於生產移動端內容的平臺方探索加長時長,不論是視頻平臺、內容生產者抑或影視行業從業者,都想更快、更長時間地贏得用戶注意力。與此同時,失去線下商演機會的明星也紛紛在線“雲開工”。


疫情期間,“雲綜藝”市場表現如何?對泛文娛行業產生了哪些影響?“後疫情時代”,又將面臨哪些挑戰?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雲娛樂”興起,線上娛樂替代線下


2020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影響,春節期間酒吧、KTV、電影院等線下娛樂場所全部關閉,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截止2月末,線下文娛場所仍全面關停,恢復時間未知。線上“雲娛樂”時長增加,在線K歌、手機遊戲、長/短視頻等線上娛樂替代線下娛樂趨勢明顯。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2020年春節假期日均活躍用戶增長TOP10行業 (萬)


與此同時,庫存告急的綜藝市場,各大平臺紛紛試水“雲錄製”“雲發佈”“雲開播”。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2020年雲綜藝統計表

2月7日,湖南衛視率先上線了兩款湖南衛視王牌綜藝的雲綜藝版,分別是《天天雲時間》(雲版《天天向上》)和《嘿!你在幹嘛呢》(雲版《快樂大本營》)。兩檔節目不進分別位列同時段全網收視率冠軍,話題閱讀量更是超過2.6個億。《天天雲時間》除了汪涵、沈夢辰等主持人坐鎮直播間,其他人均在家開工,明星線上連麥互相嘮嗑,觀眾倒也瞧著新鮮。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嘿!你在幹嘛呢》在節目設置上更大膽,沒有導演、攝影、服化道,只有錄像機和臺本,剩下靠嘉賓自行發揮,也因此多了趣味和觀賞性。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延期播出的《歌手·當打之年》,從第三期開始採用“雲錄製”方式,歌手們在5個不同城市連線錄製,大眾聽審團也採用線上投票。


從數據來看,“雲錄製”的方式並未影響到節目和嘉賓的熱度,#歌手當打之年#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與討論分別為47.2億和801.1萬,嘉賓演唱曲目也在熱搜頻繁出現,因疫情在家隔離14天,#周深對著白牆直播競演#的話題甚至一度衝上熱搜榜單前3。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芒果TV試水之後,“愛優騰“、浙江衛視也陸續推出了自己的雲綜藝。2月8日,優酷上線首檔全明星系列公益直播《好好吃飯》,收穫1.8億微博話題閱讀量,隨後於2月11日推出《好好運動》。騰訊視頻推出了《鵝宅好時光》。隨後,愛奇藝自2月17日起,先後推出音樂綜藝《宅家點歌臺》、運動綜藝《宅家運動會》、遊戲綜藝《宅家猜猜猜》三檔“雲錄製”節目。


“雲綜藝”的出現,為手機端內容提供了發展新視角。明星沒了精心準備的服化道,失去打光、拍攝技巧加持,像普通人一樣連麥聊天、做飯、健身、帶娃......將更真實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在“疫情肆虐”之下,給了屏幕外觀眾溫暖的陪伴。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何炅美食視頻引發網紅博主跟風嘗試,


明星“雲開工”眾生像:Vlog+直播+帶貨


“雲綜藝”井噴,但其實質,仍是Vlog+直播+帶貨


湖南衛視最先試水“雲綜藝”,吃到品牌紅利。《天天雲時間》上線後得到小度、上海太太樂、潔婷、雅迪等品牌的支持,《嘿!你在幹嘛呢》得到小度的獨家冠名。《下一站是幸福》熱播階段,宋威龍開啟“雲約會”,為蒙牛繽紛果果粒隔屏“打call”。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這些方式是地道的新媒體手段,早已經過各路網紅試驗,日趨成熟。自限薪令後,影視行業突然步入“寒冬”,“雲綜藝”出現之前,不少明星就已紛紛“下沉”做“網紅”:小紅書上,歐陽娜娜的穿搭Vlog,林允的美妝視頻,沈夢辰的平價開箱......即使沒有作品,也為她們帶來了較高的流量和品牌關注度。抖音裡,“暖男先生“郭冬臨、“全網家庭地位最高的男人”王祖藍,已婚女演員呂一,通過抖音拍攝情景短劇而再次走紅。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一方面,明星加入可以增加平臺優質內容,提高了平臺的調性。另一方面,平臺也成為了明星“營業”的新途徑,依靠網絡平臺生產內容,深度下沉。


“新冠肺炎”的契機,讓綜藝製作團隊打破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間的壁壘。正如《嘿!你在幹嘛呢?》製片人劉偉所說“我們是把小屏的內容、短視頻的內容,放在了大屏上面,讓它長視頻化。這是跟新媒體的有機融合,也是傳統媒體如何做到跟新媒體融合的一次全新嘗試。”


後疫情時代:長視頻爭資源,短視頻探邊界


疫情期間,視頻平臺成為大眾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新舊媒體的壁壘打破,凝聚海量流量的同時,也讓原本涇渭分明的長、短視頻平臺佈局,變得波雲詭譎。


字節跳動買下《囧媽》開創在線電影首播先河,與歡喜傳媒共建院線頻道,打造“首映”流媒體平臺;招募製片人、佈局長視頻內容,出品電影《唐人街探案3》《我和我的祖國》;買下包括《家有仙妻》《鐵齒銅牙紀曉嵐》《家有兒女》等“長尾劇集”的版權。一系列操作顯示,依靠短視頻起家的頭條系不僅想顛覆傳統院線,還要重新搶佔原本屬於騰訊、阿里和百度的在線視頻市場份額。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西瓜視頻主界面

另一邊,由於短視頻平臺對用戶流量的攫取,在線視頻平臺的日子並不不好過。根據愛奇藝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愛奇藝淨虧損25億元,廣告收入持續下降,佔總營收的比重僅為25%。愛奇藝不能坐視廣告營收被短視頻、直播搶佔,宣佈計劃推出一款YouTube模式的APP“隨刻”加入短視頻賽道。優酷、騰訊視頻也緊急上馬“短劇”“短綜藝”項目,爭奪移動端流量。


熱點追蹤 | 疫情加速下的手機流量“收割戰”

愛奇藝“隨刻”app

未來,隨著5G技術的普及,將大大增加移動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和時間,娛樂內容也會基於用戶使用習慣和實際需求而發展、進化。“黑天鵝”新冠肺炎的出現,讓各家平臺率先看到了下一階段的流量紅利,新舊媒體融合的產物“雲綜藝”,也僅僅是特殊時期的一次嘗試。“潮水退去”之後,手機流量的收割戰還會愈演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