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應徵青年志願者:這些“綽號”很感人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一場全民“戰疫”在古城邯鄲打響。在邯鄲市區裡,活躍著這麼一群人,他們不是軍人卻身著迷彩,他們稚氣未脫卻認真負責,他們還未入伍卻先立“戰功”,他們就是邯鄲市叢臺區應徵青年志願者們。

一個多月的時間裡,43名應徵青年志願者積極響應區人武部號召,相繼執行設點值勤、入戶調查、校園消殺、支援貧困家庭等多項任務,群眾讚不絕口的同時,也給他們起了好聽的 “綽號”,讓人好笑之餘,更多感動。

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應徵青年志願者:這些“綽號”很感人

協助社區開展防疫宣傳工作

綽號:小雷鋒

“我報名,讓我上!”看到區人武部發布的志願者倡議書,19歲的應徵青年李雪峰第一時間報了名,由於“入隊”時間早,經過人武部和社區幹部的培訓,他已經是應徵青年志願者突擊隊的“副隊長”了。每有1名新成員加入,他總會主動宣講安全常識、交代工作要求,教新隊員如何測量體溫、如何登記信息、如何開展消殺。參加抗疫的各項任務中,小區居民家中需要買菜、倒垃圾、取快遞等活兒總是請李雪峰幫忙,無論怎樣的請求,李雪峰都會拍著胸脯一口應下,久而久之,群眾和隊員們開始稱呼他為“小雷鋒”。每次被這樣稱呼時,李雪峰總是憨憨地笑著:“雷鋒可不敢當,能為群眾做點事,能為大家幫點忙,我就覺得挺開心的” 。

綽號:好深奧

志願者突擊隊除了擔負設點值勤外,開展防疫宣傳、為居民收送物資也是日常任務之一。在人武部配發了手持擴音器後,大家面面相覷:“這怎麼用?”“該說點啥?”“ 怎麼好意思拿著它滿處喊?”手足無措之時,一個皮膚黝黑的大男孩站了出來,拿起擴音器,深吸一口氣,邊走邊吼:“勤洗手,戴口罩,待在家、睡大覺;有需要就說話,我們立馬到;安全常識不深奧,我叫郝申奧。”

在震耳欲聾的喊話後,大家熟記了“好深奧”這個名字。“好深奧,超市一會幫我送菜,你幫我取一下”、“好深奧,我快遞一會送來,幫我簽收”……類似的交代每天都能聽到無數次,通常伴著郝申奧的一聲大嗓門“好嘞”,群眾的事情就都會辦妥。

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應徵青年志願者:這些“綽號”很感人

擔負小區值勤任務

綽號:趙勻勻

“趙勻勻”原名叫趙亞涵,“勻勻”這個稱號來的頗有意思。隨著疫情防控總體向好,復工復產復學逐漸提上日程,轄區公立中小學消殺成為重中之重,人武部決定把民兵分隊和應徵青年志願者投入到這項任務中,於是消殺培訓首當其衝。在邀請藍天救援隊專業人員教學之後,趙亞涵第一個掌握了消殺操作要求和各項要領,並總結出了“五個勻”,每次看到其他隊員消殺操作時他總是提醒:“藥劑調配好後要攪勻”、“重點部位要噴勻”,於是……

作為志願者突擊隊消殺組長,趙亞涵帶領23名應徵青年志願者,與民兵分隊一起,用7天的時間,對全區75所公立中小學開展了專項消殺,高標準、嚴要求,無死角、全覆蓋,為廣大師生的開學營造了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

綽號:獻一升

進入3月,區政府號召開展“積極支援一線、踴躍參與獻血”活動,應徵青年志願者43人也全都報了名。當得知其他人最高獻血400ml後,青年王光宇倔脾氣就上來了,對護士大喊一聲:“我來帶個頭,我要獻一升!”一陣鬨然大笑後,“獻一升”的名號人人皆知。

王光宇家住叢臺區三陵鄉,是所有志願者突擊隊隊員中離家最遠的,為了按時參加志願者活動,他經常早上五點多就起床,做飯吃飯後,冒著嚴寒騎車趕到區武裝部,忙碌一天後有時回到家都已經深夜一兩點。爸爸心疼兒子,想開車接送他,王光宇卻堅定地拒絕了,讓爸爸不要出門,“我是志願者,也是應徵青年,我要拿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這點苦不算什麼”。

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應徵青年志願者:這些“綽號”很感人

校園消殺專項活動

王明超、宋子德、郝小雨、常朝亮、常書豪……應徵青年志願者們還有很多很多,他們中還有不少人也有各種有趣的“綽號”,但是每一個“綽號”都代表著群眾肯定,每一個“綽號”都體現著責任擔當,每一個“綽號”都傳承著無私奉獻。心懷家國志,好鋼百鍊成,應徵青年志願者們,經過疫情考驗,你們必將實現從軍夢想,繼續在綠色軍營為黨和人民立起一道堅不可摧的“迷彩防線”。

(劉志攀)

編審:姚晶晶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