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記憶


過年的記憶

過年的記憶

美文心閱

時間過的真的很快,再過幾天就過年了。腦海中情不自禁想起過年的童瑤:“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對聯;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家家走”……這首童謠家喻戶曉,至今難忘。


俗話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的,年週而復始,變的是年輪,不變的是情懷。記得小時候,每年到了臘月,人們趕集置辦年貨,趕集的人山人海,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雖然經濟條件有限,還是儘量購些孩子們愛吃的食品。買回來了,放在菜窖裡或者放到院中的缸裡冷藏。


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傍晚要祭火送灶王爺。於是父親就開始祭灶,擺上貢品,把香點著,等香盡了。然後,把那張貼了一年經過煙熏火燎的灶王爺的像燒掉。再把新的灶王爺像繼續供上,全家才可以吃飯。

過年的記憶

臘月二十四。又得忙活著掃房,俗稱“掃舍”“掃灰塵”,也許就是想掃去一年的晦氣,除舊迎新。首先,把房內的傢俱一件一件的搬到院中,這時看到土牆上,屋頂的掛滿蛛絲,牆上糊的紙也燻黑,需用長長的掃帚清掃,然後把牆紙接下來。


掃完房後,把嶄新的炕圍紙粘上,牆,窗戶紙糊上。尤其煥窗戶紙是最精細活,過去的窗戶都是小格格的,得把窗欞上的紙去淨,糊上的紙才平整。打掃完屋子還要把院子掃得乾乾淨淨,


接著就是開始蒸饅頭,花饃,包子。母親準備的麵粉都是自己收的麥子,磨面時留的都是上等的白麵粉。早晨母親很早起來蒸麵食,一鍋鍋饅頭,花饃,包子出鍋。特別是花饃造型多種多樣,有魚,有花等,取年年有餘,花開富貴等意。


二十九貼對聯,請村裡有文化的人來寫。把寫好對聯放到一邊晾乾。滿屋散發著濃濃的墨香,紅紅火火的對聯也帶來節日喜慶。


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著年三十的來到。到了三十,還要去祠堂祭奠已故的先人。請先人回家過年。這時窗外人們開始放鞭炮,準備年夜飯,晚上,全家其樂融融,圍坐在一起,品著年夜飯,拉著家常,說說家裡一年的事情和變化。


過年的記憶

零點到了,新年的鐘聲敲響,父親開始煮餃子,餃子熟了放到桌面上,孩子給長輩拜年拿紅包。紅包給我們帶來新年的快樂。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相互拜年,彼此問候,村子裡,小院裡處處是滿地的鞭炮碎屑,年的味道隨著碎屑的四處飄逸,年,來到了。


時光,像流水一樣不經意間就流經了幾十年的歲月,轉眼已是兩鬢斑白。我想,生命中那些生動的記憶終將成了再無法觸摸的懷念。銘記在心中。

—《END》—

微信公眾號:美文心閱 meiwenxiny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