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當我還在為《小姐》中兩位女子為自己摘下愛情勝利的果實鼓掌時,《燃燒女子的肖像》似乎又將我拽回了現實中來。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760年的法國布列塔尼,在那個充滿禮教束縛的時代,女人在婚姻當中就只是一種商品。由畫家將畫像畫好後送去夫婿家,若是看上了,那就可以迎娶。畫像則會在同意婚事的那一刻,被掛在男主人的家中。

但要是覺得畫像上的女人不好看,或是不中意要退了這門婚事,那這名女子身價則會大跌,更會影響到今後的生活。

可惜,殷實的富家小姐卻在出嫁之前選擇了跳崖自殺。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01 超越性別和地位平等,是對真實愛情的剖析

根據女僕的說法,埃洛伊塞的姐姐是在與她散步的時候,悄悄地縱身一躍跳下了懸崖,即使在驚恐地墜落中都不曾尖叫一聲。

當得知姐姐死去,自己將要代替她成為新娘時。埃洛伊塞除了憤怒,並無他法。在那片孤島上,除了做彌撒,她不曾接觸過外界的其他。在這位善良純真的姑娘心裡,她從未想過要用死亡去反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她有的情緒只是憤怒,像其他普通女孩一樣,身著修道服,每天定時做彌撒。

埃洛伊塞的善良是所有法國年輕待嫁姑娘的縮影,從修道院出來,便在家等待父母安排自己的婚嫁。她們不曾瞭解過愛,以為愛情就是結婚生子。她們對婚姻的不確定和恐懼滿滿地寫在了臉上,但又害怕送給未婚夫的畫像沒有真實地畫出自己最美的模樣。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在愛情的空白和渴望被看到自己最美的靈魂中,埃洛伊塞和同為女人的畫家犯了最致命的錯誤——她們在一場篝火中,嘗試了去凝望彼此最深處的靈魂。

與世隔絕的孤島峭壁,波濤洶湧的大海,對應著兩個孤寂靈魂的荒涼。即使整部影片中,男人擔任的角色除了搬運就是划船短短不過兩分鐘的戲份,但兩位女主沒有一刻不是生活在被男人壓迫的環境之中。

待嫁的埃洛伊塞在恐懼婚姻和渴望愛情中生存,女僕人在獨自承擔偷嚐禁果墮胎的痛苦,就連擁有一技之長的女畫家,在展覽自己畫的時候都只能假借自己父親的名字進行展出。

歷史中被壓抑的女性的聲音與身體。導演瑟琳·席安瑪在閉合的小世界裡,用古典的油畫質地鏡頭為我們勾勒出了不僅是迷人的情感風暴,還有一場沉浸式的情感體驗。

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女性作品,身為長期以來一直研究性別議題的席安瑪比誰都清楚,當我們真正能夠把愛情致於性別之上去探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愛情的含義。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02 從燃燒到凝視,再唯美的愛情終將逃不過分別的一瞬

在《燃燒女子的肖像》開篇,畫家瑪麗安作為一個模特的身份被放在了長凳之上,這是畫與被畫的姿態,是凝視與被凝視的姿態,這樣的平等和流動也一如既往地貫穿了整一部影片。

女畫家受僱給埃洛伊塞畫畫像,在與其母親的交談中,兩人達成共識欺騙埃洛伊塞,只是告訴她自己是過來陪她散步的同伴。第一幅畫像很快完成,畫家瑪麗安才意識到,自己正在做著一件不尊重別人的事情,因為透過埃洛伊塞單純的眼神,她看到了這位年僅19歲女孩的信任和美好。

無論是愛情和交往的層面,瑪麗安都不願意讓自己成為一個騙子。所以,她選擇了坦白。這次的坦白,換來了夫人的離去和埃洛伊塞對自己畫技的質疑,也由此打開了兩人坦誠相待的大門。

瑪麗安這時才明白,自己主觀臆斷的人物畫不出最真實的靈魂。她開始和埃洛伊塞交談,與她參加篝火晚會,聽她給自己講述古希臘神話。

可是事實證明,她們都無法打破傳統封建觀念的如影隨形。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先是篝火晚會上,埃洛伊塞第一次凝望瑪麗安,以至於裙襬著火都無所動容。只可惜在她們還沒有來得及心意傳會時,眾人已經衝上前去把火撲滅了。

在敘述奧菲斯來到冥界尋找亡妻的寓言,奧菲斯最終沒有忍住回眸看了一眼妻子,違背誓約,最終妻子也失去了回到人間的機會時。瑪麗安對此評論到,也許是奧菲斯自己選擇了想在回憶中愛她;而埃洛伊塞則說,也可能是妻子呼喚奧菲斯回頭看她的。

兩人眼神交會,確定了要為這場瘋狂的愛情來一次不計代價的狂風暴雨。

即使到最後,她們都沒有問過自己與對方相愛是不是一個錯誤。這是拋開一切審視意味的愛情,在這座孤島上,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試圖剝離男性話語去獨立活著。

導演席安瑪無時不刻都在把每一幀的鏡頭營造得更有詩意一點,即使是三人決定形成陣營幫助女僕去墮胎的時候,在肚子裡的孩子消亡的同時,女僕手握躺在床邊男嬰的手,一半哭泣一半歡喜。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掀翻雪白錦緞,卻發現下面只是一碗湯”。若不曾努力愛過,走向對立和分裂,我們永遠也看不到愛情實現最美好的方式。

在《燃燒的女子肖像》中,埃洛伊塞對瑪麗安說:“你是否知道愛是什麼味道?並不是世間一切都那麼短暫,譬如一往情深、發自肺腑。”

她們衝破了世俗的眼光去深愛,在那條午夜夢迴的長廊中,在巨浪暗礁的沙灘上,還有雪白無暇的床沿邊。與其說瑪麗安是在喚醒埃洛伊塞靈魂深處的慾望,不如說是加速了埃洛伊塞渴望愛情的終局,從而將其進化為成功的富家太太。

最後,瑪麗安按照原本的節奏告別了城堡,在推門離去的那一刻,她選擇了回眸望去,穿著婚紗的埃洛伊塞和她內在的美學想象若合一契。此時,她終於成為了俄耳甫斯,埃洛伊塞則成為了歐律狄刻。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03 從突破到掙扎,是對女性進步最真切的啟發

導演席安瑪說過,她所理解的真正悲劇,是先賦予兩人愛情的可能性,再使它終因男權社會的運作機制而歸於不可能。她善於在一個精心打造的小世界中將人物的情緒調動到最極致,她更善於對人物之間的情感流動進行最細緻的捕捉。

瑪麗安與埃洛伊塞分別多年期間有過兩次的可能相遇,一次是在同樣密閉空間之間的畫展上,瑪麗安聽到了背後的呼喚,穿越人海後也只是看到屬於艾依洛塞的另一張畫像。彼時,她已為人母,手邊牽著同樣溫順可愛的女兒,膝邊還是放著那本舊時一起看過的神話,還是原來的28頁,還是一樣的沒有忘記。

另外的一次,是在密閉的音樂會上,鏡頭代替了瑪麗安的凝視,我們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埃洛伊塞,她開始有了貴婦人的模樣,皺紋和眼神隨著時光變得愈發真實。當《四季》的鋼琴曲奏起之後,她一邊壓抑著痛苦,一邊強裝歡笑。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在這場僅有女性為線索的敘事之中,除了感受非正常愛情的虐戀,迴歸我們自身,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客觀剖析電影,找到推進女性進步和社會成長的重要方法。

在這段純粹的愛情故事裡,沒有哪一方成為了失敗者。她們的果敢認愛就已經給那個時代劃上了重重一刀,這種愛是解放的,是會繼續生長,並且有未來的。

期待我們記下所有關於愛的體驗,期待當愛與凝視交匯時,我們真正感受到愛與平等給我們以最真切的意義與啟發。

豆瓣8.6《燃燒女子的肖像》:剖析異類愛情,關於女性、愛與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