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上海是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八九十年前,上海人將租界內洋人的餐食改造為“海派西餐”,紅房子、德大等西菜社延續至今。二十年前,一款從美國引入的汽車,也將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並開啟了此後的一段奇緣。

文章結尾附上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私家車預防”臨時指南,希望大家面對疫情積極傳閱,沉著應對!

“別克GL8”,這是一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如果你來到美國,即便用最地道的美式英語和美國人聊起“Buick GL8”,恐怕也會有99%的概率收到“Pardon?”的回覆。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今年是GL8進入中國市場第19個年頭,巧合的是,GL8在美國的原型車,一共存在了19年。但是,GL8在中國所發生的故事,已經遠勝於它在自己老家所留下的足跡。

今天,讓我們再回顧這段歷史,恐怕要從更遠的地方說起。

Minivan:80年代興起的汽車風潮

在美國,GL8這類車型被稱為Minivan,而我們所熟知的MPV (Multi-Purpose Vehicle),則是英式英語的表達方式。不管英式還是美式,隨著底盤和車身技術的發展,這類車型在上世紀80年代,同時在北美、歐洲和日本三大市場興起。

其中兩款可以被認為是鼻祖的車型,分別是雷諾Espace和道奇的Caravan(前者車系延續至今,後者則是著名的克萊斯勒大捷龍的同款車型)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道奇Caravan,1984)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雷諾Espace,1984)

這麼大一臺車,如何被冠以“Mini”的前綴呢?因為Minivan對比的對象是“Full-size van”,即像奔馳斯賓特這樣的車型,它可能是學生的校車,或者銀行的運鈔車。相比而言,我們所熟悉的MPV,確實迷你了一些。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不過從詞彙的區別中可以看出,歐洲人注重MPV的多功能性時,美國人眼中的Minivan依然是一種很直白的、滿足多人出行需求的交通工具,只是運送的人相對少一些。同時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駕駛感受更接近轎車,因此Minivan是更接近普通家庭的一類車型。

至於GL8今天在中國市場的形象,則與這類產品誕生之初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畢竟在美國,在紙醉金迷的拉斯維加斯,接送客人出入的都是這樣盛滿香檳、載滿女郎的Limo——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金髮女郎請自行腦補)

如果哪家酒店的經理派出一臺Minivan去接送客人,第二天老闆或許就要對他說上一句“You’re fired!”

那麼,GL8的故事,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到今天的呢?

通用U平臺——一個並不高的起點,並沒有別克

時間撥到1990年,通用追隨著Minivan的熱度,推出了專門的車型平臺——U平臺,並且一口氣推出了三款Minivan車型——奧茲莫比爾Silhouette,雪佛蘭Lumina APV和龐蒂亞克Trans Sport。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不用分清誰是誰,因為美國人自己估計都很難分清)

這三款車可以視為GL8共同的鼻祖。當時,這三款車中的龐蒂亞克Trans Sport進軍了歐洲市場,由於其設計與Espace的風格有一定的相似度,歐洲人亦能接受這樣的設定。它的車長未滿5米,在小車盛行的歐洲不算過於“鋪張浪費”。

它們都採用一種三門車身的形式,主駕後方並沒有車門。不過在奧茲莫比爾Silhoutte和龐蒂亞克Trans Sport上,通用已經開始了電滑門的嘗試,算是一大亮點。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當年的內飾就可以看到未來GL8最典型的設計風格——主副駕之間全平通道,前方配以一個超長中控臺,中控臺下方有大量儲物空間。換擋則採用美系車最典型的懷擋設計。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通用的品牌關係一直令人感到混亂。當時通用在北美除特殊定位的品牌土星以及重型車品牌GMC外,有五大乘用車品牌,從低端到高端分別是雪佛蘭、龐蒂亞克、奧茲莫比爾、別克和凱迪拉克(奧茲莫比爾和別克定位相近)。通用當時並未想把Minivan做成高端定位產品,因此只把這個平臺的產品給了三個中低檔品牌。

1990年上市時,雪佛蘭LuminaAPV售價13995美元起,而當年美國汽車的平均售價是15045美元。奧茲莫比爾Silhouette起售價稍高,約為1.7萬美元左右。但總之,U平臺的產品起點,非常平民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款車的初期產品,依然在使用60年代就已經搭載的3AT變速箱,而到了這一代的後期,大約1994年左右,它們才換裝上4AT變速箱。可以說,4AT對人類而言,並不算原始,但卻早已被視為“上古時代”的產物,可見近20年內,汽車技術迭代更新之快。

第二代U平臺——GL8正式結緣中國

第一代U平臺車型尺寸可以視為一種歐美市場的妥協方案,但是到了1996年逐步推出市場的第二代U平臺車型,通用將U平臺車型分為長短軸版本。

短軸版本的主要代表車型是歐洲銷售的歐寶/沃克斯豪爾Sintra,長度4670mm,軸距2845mm。這款車型只賣了三年,就在1999年被當時歐洲緊湊型MPV浪潮下誕生的歐寶Zafira所取代。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歐洲人把車越造越小,這腦回路確實難以理解)

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北美市場,隨性的美國人在換代之際,給雪佛蘭的Minivan取了一個新名字——Venture,又在1999年把龐蒂亞克TransSport改名叫Montana(和美國的蒙大拿州同名)。

這種絲毫不顧及產品認知傳承的做法,是美國車企一貫的毛病。然而美國人根據自己喜好對U平臺做的加長,卻如無心插柳般,給U平臺留下了一線生機——在美國的U平臺三兄弟,第二代車型均採用了長短軸車型同時銷售的策略,但是主銷的顯然是軸距3048mm,車長超過5.1米的長軸車型。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標軸版雪佛蘭Venture)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長軸版雪佛蘭Venture)

讀到這裡,中國車迷終於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沒錯!1999年,上海通用別克品牌,正式引入了第二代U平臺車型——雪佛蘭Venture的長軸距版本,併為之命名為別克GL8。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初代GL8於2000年5月上市,售價26.8-37.8萬。與北美的雪佛蘭Venture配備的3.4L V6發動機不同的是,它採用了一臺3.0L V6發動機,最大功率172匹,最大扭矩256牛·米。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為什麼一臺七座車,會取名叫GL8呢?當時雪佛蘭Venture採用了2-2-3和2-3-3兩種座椅佈局形式,而大部分人意想不到的是,GL8在上市之初,首先提供的座椅形式是2-3-3的八座版,後來才採用了2-2-3座椅佈局,而且二排並沒有採用獨立座椅的設計,似乎像是倉促更改的版本(有趣的是,上海通用曾短暫代工過出口至菲律賓的雪佛蘭Venture,而這是一臺十座的車型)。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雪佛蘭Venture七座車型內飾)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別克GL8七座車型內飾)

雖然GL8當時有著豐富的座次組合與靈活性,但是它與豪華感並不沾邊。它除了空間給中國消費者帶來震撼外,檔次感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後續增加的皮質座椅。當然,美系車一貫靜謐柔軟的行駛品質,也是它的加分項。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手握這樣一臺大車,上海通用對於GL8的目標群體依然有些模糊。它一開始似乎想把GL8包裝成為一臺精英家庭生活方式的用車。此時,雪佛蘭Venture在美國的宣傳資料畫風是這樣的——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教練帶著幾個興奮的小男孩贏得了足球賽冠軍,這件事跟豪華商務似乎沒有半點聯繫。而在中國上市之初,GL8也遵循著這樣的傳播思路,想把美式的家庭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國。於是它的宣傳資料出現了這樣的插畫——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然而當時,這樣的思路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彼時中國家庭用車尚處於起步階段,這樣一臺30萬的車型顯然超出了大部分家庭的購買能力;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大大限制了家庭的規模,對一臺大尺寸MPV存在剛需的家庭可謂是鳳毛麟角;而當時真正高端的私人用戶,則更享受轎車所彰顯出的自己的身份與地位。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嘉華曾是和奧德賽、GL8齊名的合資品牌MPV三強)

尺寸和價格都剛好合適的GL8,此時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各地企業、政府機關爭相採購的對象。GL8也順應趨勢,向高端化市場邁進,包裝出一個“陸上公務艙”的標籤。

為進一步強化這樣的產品印象,GL8將二排改為獨立座椅,並在前排座椅頭枕後方,增加了兩個塊屏幕,可以通過CD播放影片。加上中控區域的屏幕,三屏DVD影音娛樂系統的出現,給用戶帶來的震撼不亞於普通人在2012年時看到特斯拉Model S內飾時的感受。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在國內市場,這批用戶群體的青睞,對GL8的產品形象意味著什麼,自然不言而喻,GL8幾乎成為了MPV版的“奧迪A6”。雖然從銷量的絕對數字而言不算很高,但“GL8”作為一個標籤,已經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

可見在美國這樣已經步入消費成熟期的市場,通用想開拓Minivan的高端用戶群體,實屬不易。但是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GL8卻能成功開拓出一個價值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選擇長軸車型帶來的空間體量優勢,在今天看來也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有趣的是,當年雪佛蘭Venture在也提供了完整的影音娛樂功能,但是它的宣傳亮點,是和華納兄弟合作,可以給孩子們出去郊遊的路上放動畫片,這確實……挺歡快的。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附上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私家車預防”臨時指南

希望大家面對疫情積極傳閱,沉著應對!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傳奇」無心插柳的GL8,怎麼就成為中國MPV的霸主了?(上)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饕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