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終前,為何讓人將他葬在定軍山,而不是成都?

祥子談歷史


諸葛亮臨終,讓人將自己葬在定軍山,而不是成都,有多重意義。

一,政治意義。諸葛亮志在恢復漢室。而漢中是漢朝的發源之地,靠近中原。諸葛亮葬身於此,寄託了他對漢朝的忠誠,表達了他的北伐之志堅定不移,激勵後人為北伐事業奮鬥不息。

二,軍事意義。在戰略上,漢中對蜀漢至關重要。而定軍山在漢中又至關重要。當年蜀魏爭奪漢中,在定軍山打了關鍵性的一仗,黃忠刀劈夏侯淵。漢中得來不易。蜀漢失漢中即意味著亡國。諸葛亮葬身於此,即警示蜀漢後人重視漢中,也有以身永遠捍衛蜀漢北疆之意。

三,風水意義。諸葛亮是大智慧者,精通風水之學。又是性情高潔之人,喜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定軍山山奇水秀,風景瑰麗,正是逸士高人寄身之佳地。相比之下,成都就偏狹得多了。諸葛亮安得舍此佳境而侷促於政治箱籠之中呢!

諸葛大名垂宇宙,忠魂永駐定軍山!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迎來了一生中最後的時刻,出師未捷身先死,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傷感的時刻。

此時,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西蜀北大門-漢中的安全。他讓人將自己葬在定軍山下,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殮時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隨葬的器物。

可以這麼說,諸葛亮是用自己丞相的尊軀鑄成一座凝重的豐碑,警醒將士們把好漢中這個大門。



三地領域


得定軍山者得漢中,定軍山大捷為蜀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從而形成三國分治的局面。諸葛亮作為蜀國丞相對定軍山重要性自然瞭如指掌,把自己葬在定軍山自在情理之中


春夢秋雲


名人效應,物極必反,世上惦記他的仇人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