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大概是19年看過的最美的電影。偏遠的海島,一個古老的房子,洶湧的海浪下,隱藏著洶湧的情感。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故事開始於一場騙局,年輕女畫家瑪麗安受邀前往一個偏遠的海島,給當地一位富家小姐埃洛伊塞畫一幅畫像,但埃洛伊塞很抗拒,瑪麗安只能隱藏自己畫家的身份,以埃洛伊塞的散步朋友的身份,陪在她身旁,白天一邊小心翼翼觀察埃洛伊塞的一切細節,晚上回到房間再靠著白天的記憶作畫。在這個作畫的過程中,兩人開始漸生情愫,經過壓抑,試探之後,雙方終於衝破心裡防線,開始了這段禁忌之戀。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電影有很多讓人驚歎的地方,比如鏡頭語言,全片靠鏡頭語言在講述情感的試探與變化,古典而高雅,美的像畫一樣;又比如對色彩的運用,兩位女主一紅一綠的衣服,在被黑白灰籠罩的小島上,顯得格外亮眼,像是衝破這陰霾世界的光;再比如攝影,瑪麗安對鏡自畫時,鏡子放在埃洛伊塞的私密處,這個鏡頭和《普通女人》如出一轍,只是這裡拍的更美,更具視覺衝擊,兩人床戲那一段,在腋下塗藥的鏡頭,太有性暗示的意味。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但最打動的我,是兩位女主,在這場愛情中的每一次轉變。她們互為攻防的一方,每一次投向對方的眼神,都掩藏著無數試探的話語,兩人內心世界的轉變,都藉著鏡頭語言的變化,在畫面之外偷偷進行著。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開始是瑪麗安的主動,作為畫家,她帶著工作來到埃洛伊塞的身旁,偷偷凝望著她,看到了她的倔強,她的抗爭,她的無奈,她的悲傷,畫面上全是埃洛伊塞的臉,瑪麗安不自覺的被眼前這個人所吸引著,所以才決定在畫像完成後,主動告知埃洛伊塞真相,畫像完成即意味著離開,而瑪麗安並不想離開,於是她毀了畫作,對感情一無所知的埃洛伊塞,也終於在那一刻接收到了瑪麗安釋放的訊號。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在第二次作畫的那一週裡,形式已轉變為埃洛伊塞的主動,情竇初開的她,不僅開始回應瑪麗安的試探,還主動出擊,這一階段,看到的更多是瑪麗安的特寫鏡頭,暗示著埃洛伊塞對瑪麗安的凝視與渴望,她們一同用餐,一同外出,一起談論著俄爾甫斯冥府尋妻故事裡的愛與分離,一起幫助意外懷孕的女傭,一起參加神秘的聚會,一起體驗生活的另一面,美好的那一面。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篝火旁兩人的對視,將曖昧氛圍推到了最高點,被火引燃裙角後,還不肯移開的目光,是埃洛伊塞的告白,她倔強,勇敢而堅強,這份禁忌之愛,明知脆弱的不堪一擊,她還是選擇撲上去,這就是埃洛伊塞的告白。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埃洛伊塞最初很抗拒她的命運,與瑪麗安相戀一場後,她不再抗爭,她珍惜著與瑪麗安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當分別來臨的時候,泰然接受,一開始我不能理解這種泰然,後來想明白了,埃洛伊塞最初的抗拒,是因為她的懵懂與無知,她不懂愛,也沒經歷過愛,對未知充滿恐懼,所以她抗拒,後來她接受是因為她經歷過了,她懂了,她內心深處珍藏的這段感情,已經足夠她應付往後的人生,有了一生難忘的人,有了終生懷念的人,這份難忘和懷念,讓她的人生有了意義,也給了她面對餘生的勇氣。這是這部電影美好的一面。

《燃燒女子的肖像》:特殊年代的禁忌之愛,鏡頭語言美如畫

另一邊的瑪麗安,卻始終滿懷悲傷,她是故事講述者,也是埃洛伊塞的引領者,是她教會了埃洛伊塞什麼是愛,雖然只有短短一週的時間。愛情裡的兩個人,總有人永遠走不出來,在瑪麗安和埃洛伊塞這段感情中,瑪麗安屬於走不出來的那一個,那段回憶帶給她無盡的念想,她需要帶著這份念想孤獨的生活下去。這是這部電影悲傷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