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都依賴氧氣。有沒有可能某外星人不需要氧氣也可以存活?

ttk7788778



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有一件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就是24.5億年前大氣遊離氧含量突然增加的“大氧化事件”,而地球最早的生命在38億年前就誕生了,由於當時的大氣氧含量只有0.02%因此最初的地球生命都是厭氧生物,氧氣在那個時候還沒有今天的地位。

但34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藍藻,它靠二氧化碳和水生存而把氧氣排出,10億年後藍藻將原始海洋中的亞鐵離子全部氧化進而導致大氣氧含量從0.02%猛增至4%,結果就是海洋中原來的大量厭氧生物幾乎全部被氧氣殺死,只剩下海底熱泉附近還有一些厭氧的古細菌。


氧氣充盈的地球滅絕了大部分厭氧生物後,剩下的生物逐漸接受了氧氣並在氧氣環境下發展進化,我們熟悉的海洋動植物登陸以及後來的爬行類都是需要氧氣的。

所以說地球上的生物並不是天生就需要氧氣的,因此從厭氧生物的角度去尋找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人也是一個好辦法,但問題是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近距離觀測行星,而且厭氧生物的生存環境也不是人類的主場。

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提出了完全不需要氧氣的硅基生命,但它們的生存環境是高溫高壓高濃度二氧化碳的“死亡之星”,探測難度還是非常大,所以人類目前只能從氧氣和液態水方向入手尋找外星人。

茫茫宇宙一定存在著若干智慧生命產生的不同類型文明,但只要是智慧生命就都會對宇宙進行探索和思考,因此不排除未來人類在太空中發現外星人飛船或者艦隊的情況。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外星人不需要氧氣就可以存活是有可能的,而且這種可能性非常大。這從以下三點可以看出:


1、地球上生命起源就是從無氧環境中開始的;

2、對於硅基生物、氨基生物來說,氧氣不是必須的;

3、地球上目前厭氧生物就有很多。

地球的年齡大概是46歲,但是46億年前到35億年前的這段時間內,地球上並沒有發現有生物存在的跡象,人類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是35億年前的生物,是一些及其微小的藻類,大小僅有幾微米。而大氣中的氧氣大約誕生在20億年前至24億年前,是由綠色藻類植物產生的。即地球上最初的氧氣是生物產生的,所以沒有氧氣生物照樣可以生存。


對於碳基生物來說,氧元素非常重要,氧離子是最終的電子接受者,一個氧原子與兩個氫原子就構成了水分子,水的溶解性很好,可以溶解運輸生命體需要的各種鈉、鎂、硒等微量元素,是地球上高等生物維持生命必須的物質,同時高等生物還需要吸收氧氣來分解有機物。對於氨基生物來說,呼吸氣體變成了氮氣,氮氣作為了呼吸鏈中電子傳遞的最終受體,氮元素和氫元素結合成液態氨,液態氨運送微量元素的能力更強,所以對於氨基生物來說,有氮氣就可以生活的更好,並不需要氧氣。


地球上現在就有很多厭氧生物,比如每個人的體內,比如人體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就是一種專性厭氧菌,有氧就無法生存,不過目前地球上的厭氧生物都是微生物,並沒有發現大型厭氧生物,但是在宇宙中不排除大型厭氧生物。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地球上的生物都需要氧氣,因為都是碳基構成的生物,那麼如果以硅基、硫基或氨基等物質構成的外星生物是否也需要氧氣呢?


在人類等地球是碳基生物的質量構成當中,是由65%的氧、18%的碳、10%的氫、3%的氮四大基本元素構成,其餘是鈣、磷、鉀、硫、鐵…微量元素。這65%的氧大多是以水(H₂O)的形式存在,但液態的水難以與其它元素搭建完整的骨骼,於是這個任務交給了碳。以碳聚合的化合物搭起了豐富多彩的碳基生物世界。

由上文可知,碳基生物的氧含量最多,也需要呼吸氧氣維持生命。

那麼如果硅基生命的外星人他們該如何呼吸呢?


碳基生物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氣體,硅基生命就會呼出二氧化硅固體麼?石英或是水晶?並且多數科學家認為硅元素連活體細胞都難以形成,更別談形成生命。


那麼氨基生物呢?

氨基生物是以氨為基礎的複雜化合生物,實際是以液態氨代替水為溶劑的甲氨(CH₃NH₂)為生存的生物,就像碳基生物的體內就有65%以上的水一樣。並且液態氨比水的溶解性更好。

據科學家推測,氨基生物可在-34℃~50℃的低壓或高壓環境下生存。但地球上的空氣對他們而言就是毒氣,海洋就是強酸海,因為水跟氨會產生NH⁺離子,呈現強酸性。所以他們比較適應氣態行星上生存,當然不必呼吸氧氣。



浩瀚的宇宙包含無數可能,而我們挖空心思想要找的外星人可能與我們想象的相差懸殊,他們可以不用呼吸氧氣,反而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對他們而言無異於地獄。這使得他們對我們會敬而遠之,如此,我們找外星人之路將會是崎嶇坎坷的。


弄潮科學


其實是有可能的,因為,外星生物並不一定是碳基生物。所謂碳基生物就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生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

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依賴氧氣,這是由地球的環境決定的。其實早在25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沒有氧氣,也沒有動植物,唯一的生命就是微生物,比如細菌,這些細菌不需要氧氣就能新陳代謝。之後地球上經歷了一次大爆發,導致地球上一切生命都變了。先是大規模出現藍藻細菌,他們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於是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開始慢慢上升,那些不需要氧氣的微生物很快死亡。




在地球上,都是碳基生物,氧氣和水是必須的。那麼在外星上,有沒有可能不需要氧氣的生命?比如硅基生命,電磁生命。當然是有可能的,人類一直在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氧氣和水。而外星人生存的條件不一定和地球一樣,那麼氧氣也就不是必須的了。


地球上現在依然存在很多不需要氧氣的生物,比如厭氧生物和兼性厭氧生物。如果外星人不是碳基生物,那麼甚至連水也不是必需品。但是人類之所以一直以氧氣和水作為尋找生命的條件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目前為止,碳基生命是最容易形成的,所以說概率會更大一點。


星球上的科學



現在地球上的動植物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但本質上來說氧氣也是一種“毒氣”,畢竟氧化反應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的摔老和死亡,以前就有個笑話說氧氣是慢性毒氣,百年之內就能置人於死地。

其實在34億年之前,地球上的氧含量只有0.02%可以說基本沒有,因此那時候生活在地球上的基礎生物都是厭氧的,由此可見氧氣絕對不是生存之必須,然而34億年前誕生的藍藻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因此地球大氣氧含量才迅速增長。

在富氧的地球上以往的厭氧生物都完蛋了,因此後來誕生的物種包括我們人類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而我們之所以用氧氣和水作為準則去尋找外星文明,純粹只是因為尋找外星文明需要一個準則或者說篩選條件,這種情況下用人類生存發條件去尋找外星文明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難度足夠低。

構成地球生命最基礎的元素是碳,所以我們都是碳基生命,而早在上上個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了硅基生命的概念,理論上這種生命不能碰水不能碰氧氣,生存的環境必須是高溫高壓而及其惡劣的。


不需要水和氧氣的生物或許真的存在於我們宇宙之中,但它們的生存環境是人類目前的技術遠遠無法到達的,而想要用哈勃望遠鏡看見它們更是難上加難。


宇宙觀察記錄


雖然以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對於宇宙空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但是我們對於宇宙的瞭解還是很有限甚至說是很粗略的。


人類一直致力於發現外星人,然而很遺憾的是直到今天人類也沒有發現一點有關外星人的痕跡,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的基礎是水和氧氣,至少在地球上,大多數生物都是需要氧氣才是可以生存的,高級生物基本都是有氧生物,只有少數低級生物才會是厭氧生物。

我們地球上大氣層的含氧量約是五分之一,但是很多的星球上,並不具備氧氣的條件,或者說氧氣含量很少,所以有人就懷疑,外星人真的會和人類一樣,都是需要氧氣和水才能夠生存的嗎?水的問題這裡暫且不說,單說氧氣的話,,我覺得並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氣才能夠生存,有些高級生物,他們的生命活動並不需要氧氣,這些生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星人了。


沒有人能夠保證水和氧氣就一定是宇宙間所有生命的物質基礎,只能說地球上的生命體基本上是都滿足這個設定的。人類從一開始尋找外星人開始,就致力於尋找和地球相似程度最大的星球,為的就是提高發現外星生命體幾率,但是這一定是對的嗎?有一些科學家就表示了疑問,或許我們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錯了,因為我們是以地球的生命體系為模型來探索地外生命的,而實際上外星人可能有不同的生命基礎。

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之下,完全是有可能演化成不同形式的生命體的,對於外星生命而言,他們或許不一定需要氧氣,或許他們也不是以碳為基本元素。我們有理由堅信宇宙中絕對不止人類文明一個文明,生命的誕生的條件雖然艱難,但是在這麼大的星球基數之下,一定會有為數不少的文明誕生。


如果外星文明存在的話,那麼他們完全有可能是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生命誕生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而外星生命產生的條件和地球有所不同,但是宇宙壽命這麼長,是很有可能誕生其它的不同於人類的物種的。從進化的條件來說,生物產生的條件不那麼苛刻,那麼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就一定會進化出智慧生物。


鏡像科普


地球上的生都依賴氧氣,有沒有可能某外星人不需要氧氣也可以存活?

外星人可以不需要氧氣問題很有意思,但有一點需要糾正,並不是地球上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氣,一些微生物屬於厭氧生物,不能接觸氧氣。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為止發現的地球多細胞的生物幾乎沒有例外都需要氧氣。那麼,外星生物有沒有可能不需要氧氣呢?答案是肯定的。

生物需要能量不管需不需要氧氣,所有生物,包括外星生物,要想活著,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能量。地球生物利用氧化反應獲得能量,外星球的生物也許可以通過其他形式獲得能量。但無論何種形式的能量,必然都要把外界能量(或自身能量)轉變為自不管需不需要氧氣,所有生物,包括外星生物,要想活著,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能量。地球生物利用氧化反應獲得能量,外星球的生物也許可以通過其他形式獲得能量。但無論何種形式的能量,必然都要把外界能量(或自身能量)轉變為自身的活動能力,因此不管何種形式的生命都需要能量供給。

外星人可以利用化學能以外的能量

1.太陽能,地球上的植物可以利用太陽能把無機原料合成生命物質,並獲取自身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外星的生物,也許也可以利用某種機制,直接利用太陽(光)能,滿足自身的能量需要。當然這種利用方式不一定是葉綠素,更不一定像地球上的植物一樣(白天光合作用,晚上呼吸氧氣)。只要不利用氧氣,實現起來並不困難。

2.核能,如果外星生物可以直接利用核裂變甚至核聚變獲得能量,完全可以滿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靠氧氣氧化食物獲得的那些能量,對能利用核能的外星生物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擺脫。

3.其他能量,其他能量也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只要它們進化出合適的生存機制。比如熱能、電能、磁能、風能等,都可以通過一定的生物組織實現轉化,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只要滿足自身能量需求,就可以了。至於生物的存在形式,也不一定如地球生物一樣是碳基生物,也有可能是硅基生物或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生物形式,甚至有可能根本不是由原子構成的。對於這些生物來說,能量必不可少,而氧氣則可有可無了。

化學能也不是必須有氧氣參加才能獲得

1.地球上的生物也有不需要氧氣的,地球上有些單細胞生物,並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有些生物還有厭氧的特徵。在寒武紀以前,地球上還沒有氧氣的時候,所有的生物都是不需要氧氣生存的。而今天,依然存在大量厭氧生物存在。只是目前沒有發現多細胞厭氧(自養)生物。地球上這些厭氧生物是怎樣獲得能量的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寄生,主要是利用其它生物的肌體營養或者其它生物屍體來生存;另一種是自養,猜測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它們使用完全不同於人類和普通地球生物的方式獲得能地球上這些厭氧生物是怎樣獲得能量的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寄生,主要是利用其它生物的肌體營養或者其它生物屍體來生存;另一種是自養,猜測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它們使用完全不同於人類和普通地球生物的方式獲得能量,它們可以進行一種不需要氧氣的氧化過程,從而獲取生存物質和能量。

2.外星生物可以利用的非氧化學能有很多如果外星球有大量的營養物質,無需氧氣就可以獲得能量,那麼它們就無需進化出利用氧氣呼吸的機制。同時,氧化,不一定只有氧氣才能完成,比如硝酸鹽、硫酸鹽、氯酸鹽、高錳酸鹽等,都可以代替氧氣完成氧化過程。當然,它們還可以用硫、氯、溴、碘、磷等物質來氧化自身的物質。此外,像全氮陰離子、全氮陽離子等物質蘊藏著大量的化學能,它們的反應產物是氮氣,無需氧氣的參加,外星生物如果能利用這一類物質,而且它們的星球剛好有大量這樣的物質的話,氧氣的存在就是多餘的了。好了,就介紹這麼多。雖然,我們沒有見過外星人,也不知道外星人長什麼樣子,但是利用人類現有的知識可以暢想出很多種不利用氧氣生存的方式。當然,外星生物也有可能以一種人類目前完全無法理解的方式生存,至少不需要氧氣。


Talk工控小白


我們地球人是炭基生物,所以氧和水必不可少。但是在我們未知的世界裡,諾大宇宙不可能僅僅地球有生物存在。但誰也無法判斷外星人沒有氧和水是否能夠存活。

因為誰都沒有確定沒有水和氧就不能誕生生物,也就是說沒有水和氧也可能孕育生物,並且已經發現在有機溶劑中有微生物存在,根本就不需要水。



比如土星的第六顆衛星,表面上有液體甲烷,科學家們認為也可能會產生生命,而生命必須要有水,那已經是多少年之前的事了。地球上不是也有厭氧菌嗎?不但不需要氧,反而氧對它來說還是毒氣。


所以生命的誕生,不是沒有水和氧就不可能產生生物,而是必須要有液體,液體才是誕生生命的必須,而水絕不是液體的唯一。

都現在為止,地球人還沒有發現任何外星生物,不知道它們是否也是碳基的生物,可以斷定它們不一定需要水和氧維持生命,一切都要等到有一天真正接觸了外星人,才會有明確的答案。


東北老胡1954


地球上的生物也不是都需要氧氣的!大多數植物都是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氧氣的。一些海底動物也不需要氧氣生存。微生物中有很多厭氧菌,有氧氣還活不成。還有耐高溫耐低溫的生物,有耐高水壓在深海生存的,有耐低氣壓在高海拔生存的,還有耐酸耐鹼耐輻射的生物。大千世界,生命形式千姿百態。宇宙中環境更是相差甚遠,生命形式也不會侷限於地球生命形式。


多維觀世界


第一句就錯。目前地球上就存在不依賴氧氣的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