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陳澤琴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說出的學校在城市周邊。關於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我有以下一些想法。

1、老師規定每天用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

每一種習慣的養成都帶有一定的強制性。 剛開始進行閱讀時,孩子還沒有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所以老師要進行硬性規定。

2、師生共讀。

閱讀時間可以定在早上的晨讀課和中午。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老師和大家一起進行閱讀。

3、閱讀方法的培養。

孩子的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可以分為瀏覽、細讀、品讀三個階段。瀏覽時,指導孩子們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細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向別人請教或者查閱字典;品讀時,就要關注語言,品味語言,在自己感受較深的地方可以寫下批註。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把好的詞語和句子積累下來,可以進行摘抄,做成閱讀卡。


4、家校合作,讓孩子在家裡也堅持閱讀。

孩子如果上小學,在家裡待的時間比較長。那麼老師要跟家長溝通好,讓孩子在家裡同樣堅持閱讀。

對於小學低段的孩子,要進行親子閱讀。

5、交流閱讀感受。

閱讀之後,不是讀完就結束了,應該訓練孩子交流閱讀感受。

比如在哪些地方你有自己的體會,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你打算怎樣來續編故事,你感受到什麼樣的人物形象,你積累了哪些語言等。

6、鼓勵孩子寫讀後感。

對高年級的孩子,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寫讀後感。

7、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

閱讀能力不可能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出來的。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一定要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首先,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喜歡上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比如我曾經在學生時代喜歡上了讀小說,就是因為其中的故事情節吸引了我。只要學生有了閱讀興趣,一切都不再是難事。

其次、要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會讀,而且還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

最後,要給他們一定的獎勵,讓他們嚐到勞動的果實。

總之,在提高閱讀能力時我們要處處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孩子們在獲得成功後,會更堅持大量廣泛的閱讀,好的習慣也就形成了。




看見的聲音


讀書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就和吃飯、睡覺、呼吸一樣人人有份兒,但是和農村的小學生聯繫起來,似乎就變得有些不普通了,談“農村小孩子讀書”的事情,似乎有些讓人出乎意料。但是要告訴大家,讀書不僅僅在遠離農村,城市的孩子讀書量也小。

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和網路全覆蓋,手機成了最新的“看娃神器”。很多孩子現在沉迷手機之中不可自拔,玩遊戲、刷視頻,特別是“網紅”的出現,更是刷新了孩子們的價值觀,唱個歌跳個舞就可以出人頭地,誰還會傻乎乎的“板凳需坐十年冷”。

前些年回農村拜年,孩子們多數都是成群結隊的四處亂跑,畢竟是放假了麼,父母對孩子也沒有什麼嚴格的要求,玩兩天就玩兩天,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但孩子們還是不會忘記去讀會兒書的,孩子再怎麼瞎跑,書還是要看、作業還是要寫的。農村雖然不再流行“棍棒教育”,但是父母不需要瞪眼,說句話還是有幾分威力的。

這兩年再回去拜年,孩子們已經是人手一部手機,整整齊齊的坐在沙發上,低著頭看誰手機玩的溜。讀書寫作業似乎和他們已經扯不上邊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父母們談論孩子學習的事情也少了很多,其實遠離我們而去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也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

想著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就需要控制孩子的手機,把孩子的零散時間控制起來,多帶著孩子去書店走走轉轉,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寬鬆教育給孩子最大的危害,不是學習成績的下滑,更多的是學習態度的放鬆。讀書,還是需要家長下力度去監督的。


五畝閒田


1.制訂閱讀能力提升目標(合理);

2.精心準備相應的閱讀材料(適量);

3.設計有梯度的問題 ;

4.耐心地指導學生——比方說用一句話概括材料內容,作者表達了什麼想法或情感等等


小陳擺渡


很簡單,回覆過去的人性化[人性道德教育第一],讓孩子們從小就看中人性道德,金錢買不來qingqing親情!讓孩子們的課本里都是科學,人性道德故事,杜絕一切發財故事傳播害人!


八二傻大兵


制定個讀書規劃,每學期讀幾本書,每個星期讀幾篇文章,規定寫幾篇讀後感等等,再有一些評比獎勵,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孩子愛上讀書,並漸漸養成讀書寫作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