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兒媳和婆婆育兒理念發生衝突時,該聽誰的?

貴妃的妃


首先,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矛盾現象。作為丈夫和兒子的角色,很難兩全其美,互不得罪。有的人可能會建議,明裡聽婆婆的,給老人面子,暗地裡跟兒媳說還是聽兒媳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智慧,但其實更容易引起家庭很矛盾和孩子教養上的混亂。這其實涉及一個家庭秩序問題。大部分的婚姻家庭研究領域的觀點中,基本都很一致地提到一個家庭秩序原則,先夫妻,後子女,再到原生家庭的父輩,所以當這三者有相互衝突時,只有按照正確的家庭秩序來處理問題,對家庭長遠的健康才會有利。但有一點很重要,千萬不要以誰有道理聽誰的,因為家,並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如果家裡誰嘴皮子厲害就聽誰的,那勢必讓家裡經常陷在爭論不休當中。

這裡舉個例子,婆婆寵愛孫子,覺得應該更多照顧孫子的起居,保證身體的健康,所以提倡什麼時間都應該給孩子安排妥當,兒媳卻認為孩子應該更早獨立,以後競爭這麼大,應該多鍛鍊孩子的獨立性,所以吃飯穿衣服,提倡給孩子更多獨立的空間。在這個衝突上,正確的家庭秩序就是,孩子的爸選擇和孩子的媽一致的方式去教養孩子,因為最終對孩子負責的是父母,不是爺爺奶奶。但這時候奶奶不樂意了怎麼辦,不用太擔心,兒媳因為老公和自己一條心,孩子教養上的焦慮就降低,會更多願意去理解和體諒婆婆,關係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起來,重要的是,育兒出了什麼問題,孩子的父母都會擔當責任。相反,如果孩子的爸爸因為孝順而擺錯了家庭秩序,先遷就老人,那麼引起的結果就是,孩子的教養上夫妻不一致,那麼孩子就會有混亂,孩子教養上如果出什麼問題,孩子的父母不願意承擔責任,或者很難承擔責任,因為理念是按照老人家的來,這樣年輕的父母還會對老人有埋怨(因為當初就是聽你的孩子才這樣嬌生慣養),這種埋怨積壓長期來說一定會對家庭和諧帶來影響。家庭不和諧,可想而知各種問題會接踵而至。這是我的觀點,僅如參考。



HelloBecca


您好,我是一一麻麻,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媳婦是按科學方式去育兒的話,那麼應該要聽媳婦的。為什麼呢?我以我自身的經歷建議給您。

  • 老人家的育兒觀念較為陳舊。

拿我婆婆來說,她經常會給寶寶裹的裡三層外三層的,然後我就會告訴她寶寶很怕熱,不拿穿那麼多,跟她講這是醫生說的。她就比較不會再堅持。

  • 老人家會比較執拗

很多時候,我發現我婆婆真的很執拗,譬如說做月子的時候,寶寶喝母乳有點拉肚子,我婆婆就會以我多放點酒去煮鴨子吃了,就不會拉肚子了,而實際上我不希望寶寶通過我的母乳去攝取到酒精,所以只讓她放一點,但是她還是會堅持要放很多。這時候就通過讓旁人去給她勸說的方式讓她改過來,有時候旁人說一句比自己說一百句更有用。

  • 老人家只是因為太愛孫子或孫女

有時候我會想和婆婆說你不要管那麼多,但這句話始終沒有說出口,因為我知道她不過是隔代親,太愛自己的孫女了,我也需要去理解她去引導她正確的育兒方式。

總之,堅持自己正確的育兒觀念肯定是沒錯的,但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和婆婆聲明,大家都是因為愛寶貝,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一一和一一麻麻


這個問題的出現是由於隔代教育引起的。

如果是父母親自帶孩子,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

我也遇到過許多次這樣的情況,先說一下我比較笨的辦法:孩子八個月的時候還是很喜歡去吃手,並且也不是經常洗。我婆婆的觀念是——王母娘娘給抹了三幹年蜂蜜,必須得吃夠。我並末多說,只是多帶他們去了幾次遊樂園(小寶寶那種),從裡面出來我孩子還是習慣性的吃手婆婆也不說什麼,但旁邊的媽媽或奶奶肯定會說,只需要讓他多體會兩次這樣的眼神就可以……孩子一歲半以後還是餵飯,並且還是追著喂,我依然沒說什麼我自己不喂就是了,在小廣場裡玩的時候,特意提起這樣的話題很多人一起討論,另外從網上找相關的音視頻,裝做小白的樣子重新學習,我在聽的同時,婆婆自然也聽見了,我說的時候他不信,聽別人說的次數多了也就信了。


敏德mind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新手媽媽和“過來人”婆婆之間有育兒矛盾,到底該聽誰的呢?當面對討論孩子的教育時,育兒觀發生分歧,我們該怎麼做?

話說,媽媽們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育兒矛盾;近日一起五旬大媽因育兒問題,欲跳樓輕生的事件,在媽媽群裡火了起來。

據瞭解:大媽早上因要不要帶孫子出門,與兒媳起了爭執。大媽心裡委屈,一時想不開,於是起了輕生的念頭。後來經大家的幾番勸說,大媽被攙扶到了安全地帶。

提起老人帶孩子,很多寶媽心裡五味雜陳,一方面感激老人幫忙減輕負擔,另一方面又苦惱於老人舊的育兒觀念。相信很多人都會問:為何這樣的育兒矛盾一直存在,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或者減少與老人的衝突?

先來說說育兒矛盾為何存在吧,其實最關鍵的是觀念問題,婆媳之間的主要矛盾在於餵養、養育方式上的意見不統一,造成了家庭內部的“權力爭奪戰”。

老人總說:“我吃的鹽比你們多!”老人認為自己是孩子爸爸的媽媽,有著年輕人沒有的養娃經驗,因此,更適合、更有能力養育好孩子。

媳婦認為:“媽,你這樣是不對的!”媳婦認為自己是孩子的親媽,接觸到了更多新時代的育兒知識,因此,更應該、更有權利主宰孩子的未來。

老公覺得:“媽說的挺對的!”中國男人通常都很忙。本來志同道合的老公,出門前總會拋出一句“我覺得,媽說的挺對的!”老公夾在媳婦和親媽之間,只希望安安靜靜不要吵架就好,但通常這樣做,反而會使矛盾激化。

育兒觀發生分歧,我們該怎麼做?

一、“教育誰說了算”

“先說清,後不亂”,確立教育主角,解決“教育誰說了算”的問題。如果想要寶寶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以某一個人的教育思路為基本觀點。

不然不僅老公夾在中間難做人,寶寶作為接受教育的一方,也左右為難,最後可能誰的話都不聽,導致教育失敗。

二、在孩子面前不爭執對錯

每當坐下來管教孩子時,孩子就會哭鬧著找“外援”,老人出面阻撓,做子女的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面對孩子動不動搬救兵的情況,老人和子女要站在統一戰線上,避免硬碰硬地當面對峙。最好提前和老人打好招呼,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

要知道當家庭成員的意見相左時,容易使孩子的價值觀發生紊亂,孩子沒有判斷標準,就會“鑽空子”,哪一方對自己有利就聽誰的。

三、要學會溝通

首先你要認識到,和婆婆有小矛盾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大驚小怪。當育兒老規矩和新方法發生碰撞時,如果聽到“媽,你這樣是不對的!”“不要再給娃夾菜了!”等帶有批評、總結性的話語,老人從心底裡是反感、排斥的。

媳婦們要耐著性子多溝通,把知道的'科學育兒理念'簡單明瞭地解釋給老人聽,給老人闢謠一些錯誤的育兒知識。有的時候,老人並非固執,而是我們只告訴結果,沒有講清楚為什麼,老人不明白,自然不會照做。

四、婆婆也不容易,理解萬歲

想想老人也不容易,人生地不熟給咱帶娃,沒有功勞有苦勞。更何況,他們沒有了熟悉的人際關係,所以生活的全部重心自然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媳婦們也要多體諒老人家的心情,平時下班之後就要多分擔家務,儘量不要讓老人家既幹家務又要帶小孩;另外當育兒觀發生相悖時,媳婦要肯定老人的付出,多理解老人家的想法。

五、老公要做好“調節劑”

世界上最難的問題莫過於,“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我倆都不會游泳,你到底要救誰?”原則上,老公應該多一些支持老婆的觀點,並且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應該由老公更多地去和自己的媽媽商討。

時不時的一句“我挺你”,其實,也會讓媳婦的心裡熱乎很久很久,因為在最難平衡的關係裡,男人站在了媳婦的一邊,家庭生活才會融洽。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小學老師暖媽


如果題主是兒媳,我的回答是聽自己的。

如果題主是婆婆,我的回答是聽孩子媽的。

其實不僅兒媳和婆婆會有育兒理念不一致的情況,如果幫忙帶孩子的是姥姥,孩子媽媽和自己的媽媽,也會經常在育兒理念上發生衝突,衝突可能比婆媳之間還激烈尖銳。

只要是隔代育兒,都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兩代人生活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觀念不一致特別正常。

當然,這也沒什麼可怕的,關鍵是大家擺正位置,用適當的方式處理這些差異。

我的建議是,作為老人,要明白孩子是兒女的孩子,孩子長成什麼樣,最終負責的只能是孩子的父母,所以祖輩不能越俎代庖,強迫兒女接受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卻讓兒女自己承擔潛在的風險。

作為兒女,要明白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得對他的教育負責,所以既不能圖省事,把所有工作都甩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然後又抱怨他們帶得不好,也不能為了避免矛盾,對老人如何帶孩子不聞不問。

最好的辦法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當然這可能有很多實際問題需要面對,但長久來看,父母自己帶孩子,才算是對孩子盡責,也更容易用始終如一的方式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夾在父母和祖輩之間無所適從。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

已出版《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即將出版《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


真心爸媽


兒媳與婆婆育兒理念發生衝突,聽誰的?我的回答是誰對聽誰的!

兒媳和婆婆因為之前並沒有長期生活在一起,僅僅因為一個男人連接在一起,婆媳關係是個很複雜的關係,尤其是遇到育兒問題。為什麼要說誰對聽誰的的呢?

寶寶是個獨立的個體,不管是他的媽媽還是其他家人都應該對寶寶負責,一切對寶寶好的,有利的去採用。危害寶寶身體健康的一律不允許。

首先婆婆因為年紀大,帶孩有經驗,所以帶孩方面比我們知道的多。但是知道的多不一定對。他們生活的年代,生活條件有限,所以生病了沒錢看病,都是用香油,香灰,叫魂等土辦法或者說帶著傳統迷信的方法去育兒。有些婆婆不愛乾淨,直接嚼飯喂小孩,或者嘴對嘴喂小孩吃飯。吃飯口味重,把屎把尿等問題。而且老人一般特別溺愛,寵溺小孩。隔代親可不止是說說而已。容易讓寶寶造成自私自利的習慣。

其次寶媽們是年輕的新一代,不斷學習著各種育兒知識。與時代不斷進步。但是因為缺乏經驗很多時候都是隻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知識,孩子一哭鬧各種手忙腳亂,亂作一團

所以,總上,孩子有病去醫院,沒病沒災的大家商量著來,多問問醫生,多溝通,沒啥解決不了的。婆媳有矛盾的時候就需要老公出馬做調和劑了,一家人和諧生活比啥都重要。


天時地利的迷信


看情況,誰的理念更適合孩子就按誰的。有的婆婆在育兒方面深有心得,經驗豐富,畢竟是過來人,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那就遵從下婆婆的意見也不是壞事,還更能增進婆媳關係,何樂不為?自己又是新手媽媽,婆婆的理念直接搬來用的話還省了不少心。

但是,敲重點,並不是所有婆婆都理論和實踐都過關的,有很多婆婆又無知又專橫外加混脹的,生活中實在太多太多。

我就是個例子,雖然自己在懷孩子時已學了不少育兒知識,但在月子裡卻是百般無奈。

兒子出生後四五天開始發黃疸,按理七八天後不見好轉就應該就醫處理,並且孩子還好幾天才拉一次大便,這已經非常不正常了。

但公婆不知何因,非常強勢地不給就醫,說我的孫子正常得很,哪裡有問題,你看多精靈!

而且,他們還找來村裡最老的那個老太婆來看我兒子,那老太婆也是說都正常,隔壁那個小孩也是一星期才拉一次大便都沒事……

我一張嘴說不過那麼一大堆人,眼巴巴地看著兒子越來越黃,心急如焚,眼淚都流出來了。

後來直到28天后,四嬸來探我們,她一進房間就發現孩子不正常,馬上抱著孩子叫上我老公就往醫院趕,一去醫院,醫生就大罵他們:怎麼搞的,孩子都這樣了,怎麼這麼晚才送來?

當即安排住院。那麼小小的人兒,每次打吊針都要在頭上扎幾次才能吊上,心疼的我眼淚都流乾了,也因此我患上了月子病,現在一吹風就流淚。

而最糟的是,兒子因延遲最佳就醫時間,一直到現在,他已是十六歲的少年了,身體一直很弱,特別是腸胃一直不好。

遇到這樣愚昧無知又自以為是的公婆,就是在度劫。



布衣茶人


聽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和諧。

如果你婆婆說的你不認可,那分種類,看看是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就儘量婉轉的規勸,或者找老公規勸。畢竟老公勸會比較方便一些。

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比如孩子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之類的,那就隨著婆婆吧,畢竟年齡大了來幫忙帶孩子也不容易。或者可以陽奉陰違,表面上聽婆婆的,等到婆婆不在的時候,再自己做主,都不失為好的辦法。



峻峻媽媽


你好,我是走錯路的丫頭,很高興麼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現在一家都是一個孩子,最多也就兩個孩子。因為生養孩子的成本太大,負擔太重。好多寶媽產假一結束就開始上班,孩子就讓婆婆來的。可是婆婆的育兒理念和兒媳婦有時候有很多的不同。婆婆更注重經驗,兒媳婦更相信科學,這時候就會產生很多矛盾。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我不該怎麼辦呢?

下面有幾個方法大家可以參考。

第一種方法,遇到不同的意見的時候,最好能和婆婆商量好誰的方法更合適。如果不能協商好,那麼就兩種選擇:一種是自己帶,不要麻煩婆婆;另一種是婆婆帶什麼都不要說,畢竟婆婆也是把你老公帶大。

第二種方法,讓姥姥帶孩子。畢竟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和媽媽比較親近。有什麼話也好說,即使有些小矛盾,也很快就過去了,不像婆媳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媽媽也更容易接受女兒的意見。

第三種方法,找保姆帶孩子。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選擇這一種,但是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也只能選擇,請保姆照看孩子。

不管是哪一種方法,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

好啦,今天的問題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走錯路的丫頭


在這件事情上,不存在對錯與好壞,也沒有所謂的絕對,記住,有衝突並不可怕,所有負面事件的背後都有正面的意義,而這件事的正面意義就是:所有人在對待寶寶的問題上,背後都是濃濃的愛,都是想要為孩子好!


在育兒的路上,所有人都是學習者,正因為育兒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探索,所以養育一個孩子是一個挺讓人頭疼的事情,我們不知道哪一個決定,哪一個方向才是正確的,我們每個人依據自己的教育背景、我們所學的知識,我們的價值觀輸出給我們身邊的人以及我們的下一代,這就是我們自己構建的世界。


就想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一樣,每個問題的呈現也有多面性,我們要學會去看待這些本就存在的自然現象。


首先,作為一個媽媽,我們並不敢保證我們的觀念就是適合的,也不敢保證婆婆的觀念就是適合的,當然,明顯封建迷信、對生命有危險的決斷不在此討論範圍哈。

我和我婆婆一直都很好,特別是生孩子之前,加上我倆還有點像,所以總被外界說是母女。那會兒我懷兒子在肚子裡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我們增加了一個並不止意味著我們只是增加了一個人口,那時候我婆婆特別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以後如果我們倆因為孩子的事情有不同的意見,可別紅臉啊,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的。


那時候我滿口答應了,可是我並不知道,事情哪裡有那麼簡單啊!


孩子剛出生,晚上哭鬧不止,婆婆說要給他去豬毛風,那是老人家的一種頑固的思想,我那時候初為人母,一邊焦慮孩子哭鬧,一邊又心疼這麼小小的人兒,看了一些育兒知識,看那些人用線把孩子身上的汗毛去掉,孩子痛得哇哇大哭,我堅決說不行!


婆婆說只是試一下看看有沒有辦法,我根本不給她商量的餘地。可是我也沒有辦法解決孩子的夜啼的問題,那時候不知道啊,第一個孩子,根本不懂得帶孩子,只會孩子哭的時候自己跟著哭。後來我才知道,我婆婆偷偷把孩子帶到姑姑家,給兒子試著去豬毛風,後來發現效果不好,也就沒再弄了。


所以你並不知道你的方法是否是正確的,婆婆的方法是否是正確的,大家都是在嘗試,沒有人想傷害孩子,大家都是帶著愛去做任何事情。


其次,在婆媳遇到育兒問題有衝突的時候,不要硬剛,各退一步,教會孩子尊老愛幼,我們也要以身作則。

兒子從小就有喉梗阻的問題,非常讓人頭疼,發病的時候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所以自我上班之後,婆婆接受帶孩子,婆婆就耗費了巨大的心力去照顧孩子,不能冷到,不能熱到,一旦感冒,孩子的喉梗阻便有幾大的發作可能。


於是碰到感冒到底是吃西藥還是觀察的這個問題上,我們發生了分歧。


婆婆怕孩子感冒會帶來喉梗阻,所以想讓孩子的感冒趕緊好。而我因為是在中醫養生館工作,知道一個孩子的正氣是多麼的重要,我的認知裡面認為西藥帶寒,注入身體之後會給身體積壓很多不好的東西,所以我總是覺得孩子最好是艾灸、推拿等,用物理的方法去調就可以了,慢可以慢一點,但是不傷正氣啊。


一開始在問題出現的時候,我是很剛的,不允許孩子去社康看醫生,對醫生動不動就開一堆抗生素充滿了憤怒。後來我發現婆婆會偷偷地給孩子喂藥,如果一旦不去社康,她會非常焦慮,因為她在家和孩子的時間是最長的,她聽著孩子咳嗽,痰音重,她飽受著折磨。


後來,我就會和她商量,我把我的方法告訴她,她也很願意去嘗試,比如,兒子一旦咳嗽,我就讓她給兒子熱露露杏仁露喝,如果效果好,下次就用這種方法,如果效果不好,她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去給孩子上一點西藥,如果我擔心西藥寒,我回來就多給孩子艾灸揉腹,總是有辦法的,至於一些別的副作用,把時間線拉長,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重點是解決當下的焦慮。


所以,發生問題時不要硬剛,學會各退一步,互相體諒。


最後,讓老公去解決一些不太方便解決的問題。

我家老公是非常尊重他的媽媽的,並不會像有些家庭,派老公出馬,老公只會對著自己的媽媽大吼大叫,讓本來就不樂觀的時間更加焦灼。有的事情並不太適合媳婦和婆婆去溝通的時候,把老公推出去,母子之間哪有什麼隔夜仇,也許能說通,也許不能說通,即使是最壞的結果,兩個人也能很快就好了。


總之,一個家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一定會存在分歧,就想對待工作一樣,把責權利分清楚,讓一個人負責一些事情就好,比如孩子的吃喝就交給廚藝很有研究的婆婆吧,媳婦可以給建議,決定權還是在婆婆就好,孩子的教育就給媳婦好了,畢竟老人家在教育上面終歸是比不上年輕人的。各自都體諒對方,相信對方一定是為孩子好的,便少了很多的阻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