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是“等靠要” 自力更生摘“窮帽” ——記和政縣2019年度自力更生典型戶韓瑜

在氣壯山河的脫貧攻堅戰役中,有一大批踏實努力、吃苦耐勞,靠自己的雙手擺脫貧困的人,他們的故事感人育人、催人奮進,他們堅信小康不是“等靠要”來的,只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能耕耘出美好的未來。

“習主席說的太對,幸福都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和政縣達浪鄉李家坪村的精準扶貧戶韓瑜見到記者時激動的說。

小康不是“等靠要” 自力更生摘“窮帽” ——記和政縣2019年度自力更生典型戶韓瑜

3月7日記者在韓瑜家採訪時瞭解到,他家以前十分貧困,家中老母親常年有病,兒子是聾啞人,他最大的夢想是想讓兒子去特殊學校學習。建檔立卡之初,韓瑜和妻子靠打零工為家庭賺取著微薄的收入。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深入開展,韓瑜在打工閒暇期間潛心研究養殖肉牛技術。2019年,是韓瑜最高興的一年,在縣鄉政府、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他通過養牛終於摘掉了“貧困帽”,兒子也順利就讀了蘭州特殊學校。

小康不是“等靠要” 自力更生摘“窮帽” ——記和政縣2019年度自力更生典型戶韓瑜

利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好政策,韓瑜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多年的辛苦終於換來了好的回報,順利脫了貧,他最大的心願也如願完成。

小康不是“等靠要” 自力更生摘“窮帽” ——記和政縣2019年度自力更生典型戶韓瑜

養牛不僅讓韓瑜脫了貧,也堅定了他依靠雙手致富的信心。韓瑜在養牛的路上越幹越有勁,他告訴記者,經過他的精心照料,目前,他家的肉牛已經從當初的五六頭髮展到了近十頭,過不了多久又有幾頭母牛要產牛犢了,這樣發展下去,年收入五六萬元是沒有問題的。

小康不是“等靠要” 自力更生摘“窮帽” ——記和政縣2019年度自力更生典型戶韓瑜

如今,隨著養殖的肉牛越來越多,韓瑜把周邊村民的撂荒地全種上了牧草和莊稼,不僅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還帶著大家一起脫貧致富,韓瑜這個貧困戶也就成了大家眼裡的“致富能人”。

有了發展方向的韓瑜,用勤勞的雙手,已經穩定實現了脫貧,正朝著致富的目標大步前進。同時,自己是一名父親,再苦再累,也要為兒子撐起一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