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蘇子瞻,變成世間最有趣的靈魂

讀懂蘇東坡,遇見世間最有趣的靈魂
把粗糙的生活,過成詩一樣的日子。


常聽人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這世上大概有趣的靈魂太少了吧!
有趣的靈魂能讓你隨時感到無比輕鬆自在,有趣的靈魂能讓你覺得世界滿是暖暖的,有趣的靈魂能讓你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
蘇東坡:
就是那個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詞人;
就是那個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痴情男子;
就是那個“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畫家;
就是那個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生活哲人;
就是那個因才華惹了禍,從黃州貶到惠州,最後到海南島,寫出“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潦倒官員…
作家方方說:“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
看看蘇東坡,他有怎樣的有趣靈魂呢?
是在厄運面前不悲觀,懂幽默,睡得好,吃得好,玩得好。面對惡人,不記仇、看得破、心寬廣。

他欣賞美景,樂山樂水,琴棋書畫、禪佛儒道樣樣精通。
他是文藝青年,吟詩作畫,偶爾算算星座,做做夢,發點感慨。
01
快樂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力量。
蘇東坡在湖州的時候,因為作詩被逮捕入天牢,就是歷史上的“烏臺詩案”。
妻子和兒女送他出門,都大哭。
他沒有話說,只好回頭對妻子說:
“你難道不能像楊樸的妻子一樣,也作一首詩送給我?”
妻子破涕為笑,他才從家裡出來。
原來這個楊樸是位草根詩人。
宋真宗泰山封禪以後,遍尋天下隱士,得知杞地人楊樸能作詩。
皇上把他召來問話的時候,他自己說不會作詩。
皇上問:“你臨來的時候有人作詩送給你嗎?”
楊樸說:“沒有。只有臣的妻子作了一首詩:‘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皇上大笑,放他回家,並賜給他的兒子一個官職來奉養雙親。

別人是不願意去做官,吟出這首好玩的詩,而蘇東坡是去做大牢,很可能命都沒了。
他卻能說出這麼逗的話。
蘇東坡真是個樂天派,從骨子裡來的幽默,讓他無論何地都能讓人快樂,這種快樂真是種能力。
在舉目無親、如在井底的黃州,要找到一個可以聊天的朋友並不容易。
蘇東坡忽發奇想,用差不多人人會講的“鬼”故事給人搭訕。
他見到街邊巷口的閒人,便主動上前,讓別問人講個鬼故事,由鬼故事再找到可以聊天的話題。
碰到實在不會講的,他就說─瞎編一個唄!編來編去,編到雙方都忍俊不禁為止。
這種快樂的能力一直伴隨著蘇東坡渡過那些謫貶失意的歲月。
他抖落身上的痛苦,用我行我素的快樂來反抗這世界。
02
在世俗的生活中,享受人生的快樂。
蘇東坡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吃貨。
他所貪食的美味都不是所謂的山珍海味。
在黃州,他把“價錢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經過加工,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轟動一時。

為此,他還寫了一篇《豬肉頌》,講述了“東坡肉”的燒製過程: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傳說蘇東坡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疏浚西湖,老百姓為了答謝他,送來許多豬肉美酒。他讓廚師將
豬肉燒好後,連酒一起送給百姓,廚師把“連酒一起適”錯領會成“連酒一起燒”,燒成了帶有酒味的紅燒肉,卻出奇地更加香酥味美。
從此“東坡肉”遂廣為流傳,成為杭州名菜。
還有“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餅”,都是他的首創。
蘇東坡在59歲高齡時被貶謫到惠州,其生活也很拮据,向他的弟弟蘇轍要了七千錢,還經常缺米斷酒,自然有點鬱悶了。
當時的惠州經濟比較落後,生活水平總體比較低。
集市上每天只殺一隻羊,除了賣給官府和有錢人家之外,普通人家是很難買到的。
而蘇東坡又喜歡肉食,但又不敢和當官的爭,故只能和屠夫商量,請屠夫把官宦人家不要的羊脊骨賣給他。
他買回去之後,先把它煮熟,然後塗些酒和薄鹽,再放到火爐中去烤一烤,羊脊骨竟然酥、香無比。

而蘇東坡卻吃得津津有味,說是“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
後來他又發現了這裡有一樣好東西:荔枝。
那首流傳千古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是這時候寫出來的。
他的詩文表現出的狀態:在惠州很爽呀!
這不,又被流放到蠻荒之地海南了呀。
來到海邊,嚐到了生蠔的鮮美,蘇軾迫不及待寫了一封修書給兒子:
兒子啊,爹可是偷偷告訴你一個人哈,這海南有一種賊好吃的美味,有空你可要來嚐嚐,別讓那些朝中大臣曉知,不然他們可要爭著搶著來這個地方了。
蘇軾這樣一番話,似乎是自己得到了大便宜,可真的有這般好嗎?
所有的這些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是日子過一天少一天,蘇軾不過再找著一些生活的樂趣罷了。
當蘇東坡以被貶黃州時,好友馬夢得去找當時的黃州太守徐君猷,說蘇軾如今家中很貧困,看能不能給塊地他種;
徐君猷痛苦地答應了。這塊地也讓蘇東坡一見傾心。
本是無名高地,因為位於城東,蘇東坡便以“東坡”命名,自號“東坡居士”。

自此成為了後人熟知的“蘇東坡”。
親自耕作,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並深有體會地寫出了《東坡八首》詩歌。
《東坡寒夜賦詩圖》局部
在惠州他再次遇到困難了,就想到黃州的做法,親自耕種。
於是,他便借了半畝地來種菜。蘇東坡種菜,是把它當作是怡養性情的一種方式。
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他就想到他種的菜一定會長得很快。
天剛微微發亮,他便急忙跑到菜園裡去看,果然所有的菜都長得十分鮮嫩。
他把鮮嫩的白菜比作羔豚,想到很快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菜羹。
於是,他便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雨後行菜圃》一首詩。
蘇東坡在生活如此困難的歲月,對生活仍充滿著希望,勞動讓他體驗到人生樂趣。所以他說:
“吾與過子,終年飽菜,夜半飲醉,無以解酒,輒擷菜煮之。味含土膏,氣飽風露,雖粱肉不能及也。人生須底物,而更貪耶?”
生活中吃飽喝足,還有什麼不開心的呢?
03
溫暖寬容與世界溫柔相擁。

“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東坡熱愛生活,喜歡與人交往,朋友遍及天下。
他一生沒有一個私敵。對那些排擠過他、迫害過他的人,他依然真誠相待。 
來說說那個王安石。
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王安石拿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氣,鐵了心要變法。
蘇東坡反對變法,認為新法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由此得罪了一批王安石變法的追隨者。
他先是被排擠出京城,後來更因寫詩諷刺新法而鋃鐺入獄。
人們據此以為蘇東坡會記恨王安石,其實不然。
蘇東坡是君子,他與王安石爭的是“義”,不是“利”,拋開政見,他對王安石的道德文章十分欣賞。
在黃州貶謫期滿後,蘇東坡曾特意去南京看望已賦閒在家的王安石。
彷佛沒有政治對立,彷佛沒有“烏臺詩案”,彷佛沒有黃州的五年貶謫——兩人談古論今,相見甚歡。
蘇東坡甚至有在金陵買田、陪王安石“老於鐘山之下”的念頭,感嘆“從公已覺十年遲”。

再來說說那個章惇。
哲宗朝任宰相的章惇,年輕時曾是蘇東坡的朋友,後來因政見不同,兩人漸行漸遠。
到章惇當了宰相後,視蘇東坡為仇敵,把他一貶再貶,從廣東的惠州一直貶到當時國土的最南端——海南儋州。
宦海難測,章惇晚年也失勢了,也遭到了貶謫,被貶到了邊陲海島——廣東雷州。
聽到章惇被貶的消息,蘇東坡“驚歎數日”,對章惇“高年寄跡海隅”表示深切的同情,章惇的兒子寫信給他求放過他爹。
他用雷州“地雖遠,無瘴癘”安慰章惇的家人。
在給章惇兒子的回信中,蘇東坡說:“某與丞相定交四十餘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增損也。”
把章惇多年來對自己的打擊、迫害,用“中間出處稍異”一筆帶過。
常州是蘇東坡人生最後的落腳點。
蘇東坡喜歡常州,朋友幫他在常州選了一處住所,蘇東坡看了很滿意,決定買下。
他四處湊錢,等湊足了錢把房子買下後,高興地在房子周圍閒逛。
逛到村口,他看到一個低頭哭泣的老太太,就關切地詢問。

老太太她的祖屋被兒子賣掉了,原來老太太的祖屋就是他剛剛買下的那棟房子。
蘇東坡沒有多想,馬上叫人找來老太太的兒子,當老太太面把房契退還給他,還囑咐他今後要好好孝敬母親。
至於房錢的事,蘇東坡隻字未提。
後來蘇東坡在常州病逝,他最後棲身的地方竟是朋友幫他臨時租來的一所小房子。
他的溫暖和寬容,感動了那個時代,也感動著今天的我們。
04
把粗糙的生活過成詩一樣的日子。
詩人就是詩人,會過小資的日子。吟詩作畫,喝茶釀酒,談道談禪,喜歡做做夢,也相信星座。
蘇東坡對茶可謂一往情深。
他認為茶可以解除煩惱,使人心情舒暢。他說飲茶是人間最有味道的事——“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詩詞中提到辨茶、煎茶、飲茶的不下百餘篇,對茶(包括煎茶用水)的功效、美感論述極詳。
他可不是普通飲茶的茶客,本人還親自種茶、採茶呢!
關於茶,還有個很有趣的故事。
在黃州的時候,一天晚上夢見參寥大師攜一軸詩來見他。

早上醒來的時候,還記得其中《飲茶詩》的兩句:“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
在夢中,問道:“柴火是新的可以理解,為什麼泉水也是新的呢?”
參寥師回答道:“按照風俗,清明節的時候都會淘井,泉水自然是新的。”
於是,把這首詩寫完整,把夢中這事記下來。
多年後,在杭州的一個清明,同樣是參寥大師,他真見泉水是新的。參寥便擷新茶,鑽火煮泉,招待蘇東坡。
對於酒,蘇東坡說:“予雖飲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盞為樂,殆不可一日無此君。”
他酒量不大,但深愛酒中趣,得空就陶醉在微醺的狀態中。
跟他“貪吃”一樣,他絕不滿足於享受現成(窮困時沒有酒,想享受現成也不可能),一定要自己動手釀造才過癮。
他寫過《煮酒歌》《桂酒頌》《真一法酒》和《東坡酒經》,記錄了自制美酒的過程,還有他釀酒過程中快樂的心情。
蘇東坡是生活詩意化的人。
他自己造房子,在黃州的東坡邊建造了一所供朋友們聚會的房子。
因為是在大雪中落成,所以取名為“雪堂”。

在“雪堂”的四壁,他手繪了大幅的雪景圖,蔚為壯觀。
蘇東坡以及他的朋友們在詩文中經常提到“雪堂”,“雪堂”成為黃州的一時之勝。
晚他幾十年出生的大詩人陸游,慕名到黃州,專程去探訪“雪堂”,因“雪堂”已毀無緣得見而頓足嘆息!
蘇東坡偶爾也發發感慨,他相信星座說。
蘇軾在多篇詩文中透露,他和韓愈的星座相同,都是磨蠍座。
在古代,磨蠍座是一個不好的星座。
這個星座的人,必然是厄運連連,無辜遭誹謗。
在蘇軾看來,他和韓愈的遭遇充分證明了這個星座的不祥。
韓愈性情耿直,多次觸怒權貴甚至皇帝,因此多次被誣陷和被貶謫。
相比韓愈,蘇軾的遭遇更慘,官位比不上韓愈,卻多次被貶到偏遠之地,甚至身陷囹圄,差點被殺。
蘇軾將自己和韓愈的悲慘遭遇歸咎於星座,認為人的命運是天定的,顯然也是開脫之辭。
他還說他的朋友馬夢得也是摩羯座,又故意嘲笑馬的命理比他還要倒黴。
看來,蘇東坡也會來點小傷感,相信命運,無可奈何。

讀懂蘇子瞻,變成世間最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靈魂有趣的人,你也許會埋怨生活讓靈性蒙上灰塵,繁忙讓大腦鈍化,金錢讓人心異化。
學學蘇東坡對生活的持久熱情吧!
生活無論多麼得意和困窘,他都滿懷希望地做自己,經營自己的那份自在與淡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