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體》的重要角色,為什麼章北海、丁儀、葉文潔、汪淼都死在了第二部?

用戶50035732909


三體中其實並不存在什麼“重要角色”,答案很簡單:因為作者大劉從來都不是一個擅長寫人物的作家,他的小說主要是以敘述事件為主,人物塑造是大劉的弱項。


雖然不得不說這是很大的遺憾,但劉慈欣那麼多的科幻作品看下來,腦海裡留有深刻印象的恐怕也就是一個丁儀,而且還是在球形閃電裡寫出來的,三體裡的丁儀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而且三體這本書其實也在刻意營造一種“所有人在末日面前一律平等”的氛圍,沒有刻意給任何人戴上主角光環,這也是原因之一。


仔細研讀三體你就會發現,它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孤立的,四面不靠,跟其他人又沒有必然的故事聯繫。


這麼說你可能不好理解,試想一下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隨便挑出來一個人物,比如段譽,他是喬峰的結拜二弟,是虛竹的三弟,是段正淳的養子,是段延慶的親生……而段譽的結拜二哥虛竹,又是少林寺方丈的兒子,他媽是他三弟的親爹段延慶的死黨,而少林寺方丈又害死了虛竹他大哥的親媽……


如果你把天龍八部裡面的人物角色寫下來,然後在他們中間連上線,寫上人物關係的話,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這就是一個宗師級小說作家筆下的人物世界,150萬字,塑造了230多個風格各異,鮮活靈動的人物形象,不單主角性格鮮明令人記憶深刻,連南海鱷神、包不同、風波惡,還有丐幫的四大長老這種醬油角色也各有千秋,這不得不說是小說作家的巔峰實力。


而反觀三體裡的人物塑造,我可以過分一點說的話,用“失敗”兩個字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很多三體粉看到這裡估計已經炸了,先彆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理由一:粉絲現象

我們經常見到很多粉絲討論三體這部書,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激烈地討論過喜歡某某角色,甚至連討厭都沒有,同樣的拿來對比的天龍八部,只要是鐵粉,幾乎是個個角色都可以手到擒來說上一通的,很多網友甚至都會以“吐蕃國國師鳩摩智”為網名,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理由二,人物孤立


這裡我們所說的人物孤立,是指兩個方面,第一是一個人物與其他人物之間的聯繫比較弱,第二則是指人物自身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孤立的屬於故事裡的現在。


我們生活中一直會討論的水滸三國紅樓夢,這都是寫人物寫得非常成功的作品,從這些作品裡,隨便挑出一個人來,粉絲們都可以輕易說出他的前身過往,來龍去脈,著名事蹟和結尾去向。


對比三體裡的人物,除了葉文傑有一部分“她為什麼成為這樣的葉文傑”的前情介紹之外,其他所有人物都好像是石頭縫子裡蹦出來的一樣,大史,羅輯,丁儀,章北海,雲天明,汪淼……一個個角色都是這樣,他們沒有父母,沒有家庭,甚至沒有朋友,沒有愛的人,沒有恨的人,該模糊的都模糊了,多餘的一概不寫,一個個人就像針一樣孤零零地扎進故事之中,經歷屬於自己的劇情,然後悄無聲息地就消失了,沒有前情沒有後續,人物只是為了出場,演自己的戲份。


不信我問你,汪淼的結局是什麼?羅輯的妻兒最後結局是什麼?


理由三,標籤化嚴重


三體裡的人物有很嚴重的標籤化的情況,而小說創作是最忌諱出現標籤化人物的。


所謂標籤化人物寫作方法,用好了,可以把一個角色塑造得很靈動,還是拿天龍八部來說,裡面的四大惡人,就是標籤化創作,包不同的口頭禪是什麼,大家也都能說得出來吧?


但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成功,三體卻是失敗的呢?


因為三體裡的人物除了標籤,沒別的了,葉文傑,就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知識分子女人,她的標籤就是“報復”,她的人生只有這一件事可做,報復成功之後,既沒有對女兒的母愛,也沒有對人類的歉意。


章北海,他的標籤就是“逃跑”,除了逃跑他這輩子沒做任何其他事,沒有交友沒有樹敵,沒有談對象,沒有建立豐功偉績,從思想層次上來說,他沒有糾結,沒有痛苦,沒有猶豫,只是一根筋地要在三體人到來之後逃命,這樣的角色,等真的逃出去之後,命運也就結局了,所以大劉也無奈地安排了他的死亡,他不死不行,因為他一輩子沒幹別的,之後,也不會幹別的。


其他諸多人物個個如此,你可以用很簡單的一個標籤概括三體裡的所有人,甚至連第二個標籤都不用,“聖母婊”是誰不用我說了吧?“屌絲”雲天明,“理想派”伊文思,“兒子”史曉明……等等。


這就是“扁片化”人物,典型的失敗小說的典型,人物沒有第二維,更沒有第三維。


可看看天龍八部裡面的人物,每個人都有很豐富的身份標籤,而且遠不止一個面,拿喬峰來說,他是少林寺的弟子,是丐幫的幫助,是契丹南院大王,是段譽的大哥,是江湖上的北喬峰,他還是阿朱的愛人,是阿紫暗戀的姐夫,是蕭遠山的兒子,是莊聚賢的仇人,是馬伕人的眼中釘……


這樣羅列下來,一個人物的立體感就塑造出來了,他面對每一個身份都有不同的一張臉,他面對敵人是殺神無敵,但對每一個對手也有不同,面對鳩摩智、面對慕容復和麵對星宿老怪的態度完全不同,他有慈愛和善的一面,但對阿朱的溫柔和對阿紫的溫柔,又完全不一樣……


兩下對比,高下立判。


總結來說,三體不是一個以寫人為主的科幻小說,人物不是作者主要的創作目的,以至於作者花費的精力並不側重於人物,也就導致其實個個都是打醬油,缺了誰都無所謂,誰死誰活,對故事發展都沒有太大影響。


這是三體的成功,當然,也是三體的敗筆,使它註定無法成為經典文學中的一員,一個塑造不出飽滿人物形象的文藝作品,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從人物塑造這一點上來說,三體甚至不如海賊王,不如火影,更比不上灌籃高手這樣給孩子看的動畫片。


作家張一筆


據說原本大劉是準備把第二部作為完結的


我來自紅岸


我想看太空人類的經歷,誰有?


妖小孽說


前兩部的人物中除了羅輯,還有在第三部裡出現的嗎?


己所甚欲勿施於人


第二部就是當代人的大毀滅,向未來人類過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