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蘇州周女士的13歲兒子瞞著母親,用壓歲錢買了一部價值2200元的手機來玩遊戲,結果被周女士發現,周女士帶著兒子找店家退款。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不料,卻遭到拒絕,周女士認為店家不該把手機賣給未成年的孩子,而店家一口咬定他們根本不知道周女士的兒子是未成年。周女士則堅稱,商家看到未成年人進店購買東西,首先應注意到是否有家長陪同。

最終雙方經過協商,商家退還了周女士2200元。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周女士找店家退款,表面上是對店家售賣高價商品給未成年人的不滿,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周女士想退掉手機,真正的癥結在於:怕孩子用手機玩手遊

有網友就表示:

重點不是退手機,而且孩子想打遊戲,你應該引導他不打遊戲不就完了嗎。錢退給你了,你娃想打遊戲的心就消失了嗎?

這幾年,我們在新聞上看到了無數沉迷手機遊戲的孩子:

  • 咸陽一名9歲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一夜之間盜刷媽媽銀行卡,卡里16000的餘額全被孩子充值了遊戲會員;
  • 深圳一名11歲的男孩,盜取父母銀行卡和手機玩遊戲,花光家中3萬元積蓄,家長將遊戲公司告上法庭;
  • 達州一名15歲的少女,被母親發現凌晨2點還在玩手遊,母親一氣之下沒收了她的手機,次日女兒離家出走,至今了無音訊;
  • 杭州一名13歲的男孩,沉迷手遊一年多,父母為了學習沒收手機,爭吵過後,男孩從四樓跳了下去,孩子醒來第一句:“手機拿來,我要登下游戲賬號。”

手遊世界充滿了太多的誘惑,尤其對於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太容易沉迷、困擾、失控、與現實世界的聯繫越來越遠,於是有人高呼:手機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這樣的文章,無一不刺痛著我們這些焦慮的父母最為敏感的神經。孩子越玩手機,家長們就越是焦慮,為了對抗這種焦慮,家長們選擇最直接也是最粗暴的方法:沒收手機,阻絕一切孩子可以接觸手機的機會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和其他的父母一樣,談起手機,我也很頭痛。

孩子上四年級,沒有手機,但平時要在手機上完成作業,做完作業就歸還了,可時不時的就想來掏你的手機拿去玩,為了孩子,我和老公的手機上沒有任何遊戲app,他們玩不了,然後他們通常是打開視頻軟件搜動畫片看。

不過之後我發現,孩子比我想象中對手機要熟練得多,過年回家到外公外婆家,打好招呼第一時間就把外婆的手機拿走了,自己去應用裡搜索遊戲下載開玩,一玩兩三個小時,外婆還幫著打掩護。

現在他時不時的就暗示我“媽媽,我可不可以玩會兒手機”“我同學說有個遊戲很好玩”,每次我都裝作一臉平靜,其實內心是在翻滾的。

雖然頭痛擔心,但我一直不反對孩子玩電子產品,因為00後、10後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壓根兒不可能不接觸手機,大環境如此。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從去年開始,我們就開放了手機使用權,孩子可以用手機查資料,看視頻,玩會兒遊戲,不過會跟他約法三章,目的是讓他知道雖然我給了你玩手機的自由,但父母也有責任保護不沉迷於手機,不被網絡世界傷害。

而且讓孩子學會合理的使用手機是一個習慣性的過程,從一開始就有自由有規則,彼此才會適應。

當然,父母心中有一個標準。雖然手機給孩子了,但不能是孩子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也不能父母把手機扔給孩子就不管了,突然又一下子沒收,那這樣只會產生衝突和矛盾。

比如我們給孩子規定只有週末才能玩手機,手機不能帶到學校,玩手機玩多久,犯了什麼錯不能玩手機等等,這些規則是要執行的,父母可以給他一定寬容的餘地,但不能因為孩子的胡攪蠻纏妥協,該懲罰就得懲罰,妥協的話規則的約束力就會變弱,最後變成一紙空文。

如果孩子能很好的履行父母制定的規則,並且堅持一段時間,那父母可以逐漸的放寬限制,孩子能意識到自律會帶來好的結果。慢慢內化為孩子的意識,就算父母不在眼前,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對自己負責。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最後讓我們學著做一個有意思會玩的父母。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晚飯後去公園散步,週末去郊遊,長假去徒步,無聊了去打球,在自然和運動中去釋放多巴胺,能出去就不要呆在家,能一起就不要分開走,能笑著說話就不要板著臉,讓孩子發現比手機更有趣的東西。

說到底,還是高質量的陪伴,不要讓孩子覺得,和你在一起,是多麼的無聊、多麼的壓抑,睡覺前想一想,週末可以帶孩子去哪裡浪,而不是窩在家裡看手機。

手機是另一個五花八門的世界,父母的放任或嚴禁,都能讓孩子跌落進去關上溝通的大門。如果一開始父母就能尊重和了解孩子,孩子自然能聽取父母的意見,在手機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無論是制定規則還是遵守規則,都能彼此信任。

初中生偷買手機遭媽媽退貨,不想孩子沉迷手機,父母該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