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時代,智慧校園如何建設

隨著教育信息化從“點”的突破轉向“面”上鋪開,教學更加個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細化、決策更加科學化。現今“互聯網+教育”正在飛入尋常學校課堂中,“智慧校園”和“互聯網+大數據”也跨進了學校的門檻。

為了更好的建設平安校園、智慧校園,教育部、國務院、司法部等相關部門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其中,學校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可以引進一些優質的企業服務,共同搭建智慧校園生態教育體系。

那麼在大數據時代下,如何打造智慧校園?智慧校園有什麼痛點?如何解決這些痛點呢?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智慧校園如何建設


1、信息數據整合和傳遞效率低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信息和數據分散,導致信息只能用單一方式傳遞,效率很低啊。各個平臺零散的信息,缺乏有效整合。真正的智慧校園,數據可以在校園綜合平臺移動端實現自由流通交互,突破校園的限制,實現與外界的連接,並在流動和分享中創造更多價值。

2、學校信息相對於社會來說較為封閉

校園管理難的本質是信息系統不夠完善,導致信息系統混亂,現有系統無人管理,存在大量重複數據、垃圾數據等諸多問題。學校需要一個綜合的平臺把這些零散的系統應用整合起來,統一管理。

3、高校技術資金等資源不足

建設校園綜合服務平臺,完善智慧校園服務體系,是學校官方和後勤實現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技術、資金這塊是高校的短板。學校的力量有限,很難單獨去做智慧校園。智慧校園基本上需要軟件和硬件的支持。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智慧校園如何建設


星城軟件正是看到學校資金與技術有限,搭建了在線管理平臺尚微校,實現教育管理隨時隨地,考試、德育測評、教務等,一鍵上線,即開即用,快速搭建校園平臺,從而打造智慧校園,提高校園後期管理效率,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