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怎樣種植的?

木白李子小馬


竹子不屬於樹子,而是一種高大的草!那要如何栽這種特殊的草呢?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奇聞趣事。

農村情況與文人墨客「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不同,農民講究的是方便生活,所以竹子要栽在合適的地方,不能影響到房子。竹子栽種在院壩後,竹根可能會致使地面開裂,而竹子枝葉可能影響屋頂排水。竹子最好栽種在離房子一定距離的地方。


栽種竹子的方法主要有移栽和埋竹鞭兩種。

一、埋栽竹鞭

竹子的地下莖發達,但並非所有竹類都有竹鞭,有些竹類的地下莖已木質化,所以埋竹鞭的這種栽培方法針對的是竹鞭子發育較好的竹類,有竹鞭的竹子多屬於單竹竿生長,比如常見的毛竹(楠竹)。由眾多竹蔸堆聚而成簇的竹子,則可能有假竹鞭,例如硬頭黃竹就很少有竹鞭。

竹鞭在地下或貼著地表橫生,竹鞭或竿基上的芽破土而長出竹筍,最終長成成新竹子。因此栽種竹子可利用竹鞭,挖取老竹子蔸下泥土中鞭節帶芽的適當長度的竹鞭,儘可能挖長一些,以提高成活率。把竹鞭埋入需要栽種之地,假以時日,在長竹筍的季節就會冒出筍子來。



二、移栽老竹子

挖取帶根莖的老竹子,砍掉上半部分待用,隨便挖個坑,把去梢的竹子放入覆土固定就栽好了。這一點與城裡明顯不同,城裡栽竹子為了速成,會像栽樹子一樣保留樹梢。刺楸以前栽竹子,為了提高成活,還在去梢後的頂端半截竹筒裡倒入適量清水。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栽竹子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竹子用途很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下面簡述一下竹子如何種植:

1、栽植時期

根據竹的特點,其栽植期應在發筍前。散生竹一般在 2 月或 9—11 月栽植,而叢生竹在 4—5 月栽植最佳,但是混生竹的栽植應根據其發筍期的先後不同一般在 3—5 月或 9—10 月移栽。通常栽植過程中只要管理有效,避開嚴寒酷暑等惡劣天氣,其它時期均可栽植。

2、栽植密度

竹子栽植密度的控制一定要以保證竹子正常的根系與竹鞭的生長空間為基本條件,同時需要控制好栽植時間。觀賞竹適合發筍前栽植,栽植中也要根據景觀變化做到疏密有致的效果。由於竹種的不同,因此栽植密度也就不同,叢生竹的株行距一般控制在 2 ~5 m; 混生竹的株行距以 1. 2 ~ 1. 5 m 為宜; 地被或籬用竹栽植密度稍小,株行距一般控制在 0.3 ~ 0.8 m。

3、栽植方法

首先在施足基肥後填實 20 ~ 30 cm 的表土,並用泥漿將竹子浸溼再平穩植入穴中,其次要保證竹子的入土深度與原母竹入土基本相同,並填土撫平,最後澆足澆透定蔸水,以竹蔸下沉 3 ~ 4 cm 為宜,再培土。大型的散生竹和叢生竹,作圍堰有利於後期的澆灌,為了防止散生竹鬆動,可將竹子用樹枝或竹稈橫向固定,達到穩定的效果。

4、水分管理

(1) 新栽竹。一般來說,新栽竹的根系差,一遇乾旱則葉片萎蔫,因此新栽竹必須做好水分管理,除了按需澆水之外還可在竹蔸上履蓋樹葉或草墊,以達到良好的水分管理效果。

(2) 筍期。竹筍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但是散生竹發筍期雨水豐沛,所以要做好排水工作。

5、施追肥

(1) 新竹。新栽竹一般在春夏季節施入化肥,秋冬季施入餅肥等有機肥,濃度不宜過高,以 0. 2% ~0. 5% 尿素溶液為宜。當竹園逐漸鬱閉後,逐年增加施肥量,並將肥料均勻撒施到地面,結合鬆土將肥料翻入土內。

(2) 成竹。成竹園的施肥要把握好四個關鍵時期。一是出筍前的 “長筍肥”,此發筍期需要大量的養份;二是新竹長成後的 “長鞭肥”,此期鞭根逐漸進入生長高峰,應當以 “化肥 + 有機肥”的方式予以施肥,如每 667 m2 施肥量為 “尿素 50 kg + 複合肥 70 kg”; 三是筍芽分化 “催芽肥”。由於大量的新鞭、新根生長,這時施肥有利於促進筍芽分化,但施肥時注意不損傷鞭根、筍芽; 四是生長緩慢期 “孕筍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每 667 m2 可施有機肥 3 000 kg。

6、中耕除草

竹子在幼苗生長期,應及時清除雜草,減少周邊雜草對水肥的競爭,改善竹子生產環境。竹林除草每年 3 次為宜,第一次除草在 5 月左右,此時雜草幼嫩。 第二次除草在 7—8 月,此時雜草生長較旺盛,新竹生長基本定形,除草鬆土時避免損傷竹鞭; 第三次除草在 9 月底,此時氣溫較高,除草鬆土的同時結合水分管理,有利於竹兜的保水保溼。

7、病蟲害防治

防治竹的病蟲害應貫穿到培育、生長、養護的全過程。遵循 “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採取相應措施。


農夫小靳


竹子在我國南方大面生長,有人工種植,也有自然繁衍。竹子用途廣泛,竹筍是日常生活的美食,竹製品是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竹椅、竹床、竹蓆等等,現在有人還培育出很多作為欣賞的品種,園林景觀中大量使用。正因為竹子分佈廣、用途多,很多地方都有竹子專業種植戶。竹子種植的重要技術和要點如下:

一、竹子的移植技術

選好移植的母竹,母竹不能是剛生產好的新竹,選擇葉子茂盛,莖杆不宜過大。母竹周圍40公分開挖,要留有一定長度的橫生長的根部竹節,挖好後,連根帶土用稻草繩捆好。移入地,平地、丘陵地帶均可以,但不得積水成澇,坑要挖50公分深度,種好後,竹杆要用樹木固定,初期要注意適當澆水。

二、竹子種植地施肥及保暖

大部分竹子春季長筍,所以在冬季要對場地進行整理和施肥,首先要清理雜物和翻送土壤,加入有機肥為宜;砍去一些3年以上的老竹子,有足夠的間隙讓壯年竹子吸收陽光。施完肥料的竹子在冬季蓋上稻草或者穀殼保暖,這樣有利於竹子早長竹筍,來年挖筍也比較方便。


竹子種植技術門檻不高,但重在細節;竹筍價格幅度大,品種選擇很重要;竹子用途很廣,但重在深加工。所以考慮種植竹子的您,可以多去各地考察,多去市場瞭解,多向專家請教,我的一點回答有點淺薄,希望能對你有宜。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山野森哥


選擇適生品種

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一月平均氣溫5至10℃,極端最低溫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為65%至82%。而華北地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雖然七八月降雨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500至600毫米,並不是竹子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因此,應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黃槽竹、金鑲玉竹、黃杆京竹、紫竹、早園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力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鑑


操作方法

01

科學栽種  根據竹類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  特點,栽種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地點,如假山、樓房、山丘的陽面。  栽種點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最好,若土壤過於黏重或是純沙地,要進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以有機肥料為主,每畝地大約施用4立方米左右),進行耕翻,深度不低於40釐米。  我國北方栽種的竹類多為散生竹,一般採用移竹或移鞭的方法。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選擇1至2年生長很壯、無病蟲害、竹鞭鮮黃、竹芽飽滿的竹鞭。移竹時也一定要帶地下的竹鞭,否則難以成活。  栽種季節以春末夏初為最好。若太早會因乾旱少雨,氣候乾燥,多風而影響成活;若栽種太晚竹子已進入速生期,傷根太多對成活也不利。若採用當地苗源,也可在多雨夏季移種,但必須帶坨。  栽種的深度應根據土壤的黏重程度而定,一般在20至25釐米,若太深竹筍破土困難,若過淺竹筍出土後細而弱。根據竹鞭長度(一般40至50釐米),挖成長條穴,埋入竹鞭,覆土後踏實,澆足水。


02

栽種後的管理  竹子喜溼潤,栽後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溼潤,特別是出筍期或幼竹生長期必須及時灌水。移植栽種時,對地上植株要及時噴水,在有條件的每天9時前,下午3時後對竹葉進行噴水,也可用30%至50%的遮陽網進行遮陽。若是平坦地栽植,需在西北、北、東北三面搭防風障。  移竹栽種時,有“假死現象”,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竹葉可部分或全部脫落。但只要枝幹始終保持鮮綠色,注意保溼,均能重新發芽展葉。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竹蚜蟲是危害竹子主要害蟲之一,全年發生高峰期在北方多在8至10月份。可用50%鋅硫磷、50%殺蜈松各1000倍液噴殺。另外還有白粉蝨等蟲害的危害,均要及時防治。竹葉煤汙病是竹葉病害之一,多由竹蟲所引起,在高溫多溼,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極易發病。防治方法除加強竹園管理,改善不良環境條件外,消滅竹蚜是防治煤汙病的根本措施。最重要的是,主人要用心。


皮球寶貝喲


竹子是有種子,並可以播種繁殖的。不過自然界竹子開花週期長,不可預測,更多的是進行分株繁殖。

竹子種子相對於分株,運輸栽培更加便捷,省時省力,萌蘗能力強,也常用於大片竹林的繁殖。竹子育種主要應用離體開花技術進行育種。通過人工誘導,竹子開花週期從幾十上百年縮短為幾個月的時間。



竹子種子沒有休眠期,宜隨採隨播,防置過久,發芽率會大大降低。播種前用溫水浸泡兩天,讓其吸收充足水分,有助於提高發芽率。竹子種子常採用穴播,竹子種子的發芽率一般比較低,一般一穴放入10-15粒種子。


竹子還有一種常見的繁殖方式便是分株,分株一般採用移栽母竹的方法。前面答案有提到過,這裡不在多說。


養花家


竹子做為一種生命力比較頑強、全世界生長最快的一種植物,它的觀賞性和實用價值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普遍種植,我國也是世界上竹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被譽為“竹子王國”;竹子生長快,生長量大,對水肥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土壤保持溼度,但也要排水良好;種植竹子要背風向陽,並且要求土壤肥沃,最好是富含有機質和礦物質的偏酸性土壤;母竹質量對造竹質量的影響很大,所以要選擇優質的母竹,母竹要求生長健壯,分枝較少,枝葉繁茂,無病蟲害和開花跡象最好;種植季節也很重要,最好選擇六月上旬種植。非專業,略表建議,望有所幫助!


神力車伕


種竹,一般採用移栽竹鞭繁殖,一來省時省事,二來見效快。不過,在埋入新地時應注意方向性,即原來是什麼走向的還應是什麼走向。移栽時間,最好在秋末春初前為宜。僅供參考。


汀洲自綠


抓好雨知時節,挖前一年出生新竹子種植,這樣種植竹子存活率98%,我們老家都這麼種植竹子,如今竹子很多希望竹子能帶來一些財富。


孤星淚阿爾


竹子的種植方式一般有三種,即移竹造林、埋鞭造林、實生苗造林,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移竹造林,具有成活率高、發竹快、滿園早的優勢,下面逐一做介紹。

移竹造林

移竹造林是指選擇2-3年生健壯母竹,連同竹鞭帶土一起挖取,運輸到擬栽植地塊,挖穴種植的方式。

移竹造林的時間以春季為最佳,大多數地方春季雨水較多,利於竹子成活;其次為涼爽多雨的秋季,盛夏和冬季不適宜移竹造林。

移竹造林需要注意的是挖取的母竹以2-3年生最佳,這樣的母竹生命力旺盛,發竹能力強;其次是連同竹鞭帶土一起挖取,能夠有效提高成活率,提高發筍能力,切忌傷害竹根與竹鞭之間的鏈接點;母竹保留3-5盤枝椏截幹;最後,由於竹子是淺根性植物,栽植時宜淺不宜深。

埋鞭造林

埋鞭造林是指挖取健壯的竹鞭,淺埋於栽植竹子的地塊,通過竹鞭發竹的種植方式。

埋鞭造林一般在春季或者冬季進行,以春季為佳。

埋鞭造林需要注意的是挖取的竹鞭需要在2-3年生健壯竹子根部挖取,竹鞭的長度以30-50公分為宜,適度淺埋。

實生苗造林

實生苗造林是指利用竹子竹子繁育的竹苗,植苗造林的種植方式。

植苗造林一般以春季為主,容器苗可以在夏季雨季以及秋季造林栽植。

實生苗造林需要注意的是栽植以後即可平茬,即從竹苗根部2公分左右剪除細小的竹幹(一年生實生苗粗度僅0.2公分),次年春季結合撫育再次剪除,每年一次,每平茬一次,小竹苗便會明顯增粗一次,直至長成理想中的粗度。平茬的目的是促使竹苗萌生更粗壯的新竹,不平茬也可以,但竹子增粗的速度要緩慢一點。


基層林業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佛肚竹和四方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