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請纓深入隔離病區 堅持在一線拍攝照片數千張 我是記者


#自拍 我的故事# “我相信現在每一箇中國人,最希望的就是早一天戰勝疫情”。我是王斌,內江日報社記者。從大年三十的1月24日起,我幾乎每天都在防控一線釆訪,用鏡頭記錄一個個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瞬間,迄今拍攝照片近4000張。100餘幅照片在內江日報及新媒體發表外,20多幅照片被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中國攝影、新浪、澎湃新聞客戶端,人民攝影、四川日報等眾多媒體選用。 1月29日,我在隔離病房採訪現場

2月1日23時04分,高速公路內江站外發熱病人留觀室,防疫人員24小時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進行嚴格排查,全力阻擊病毒蔓延。 疫情發生後,在習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14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總體戰和阻擊戰。到一線去,是一名記者最本能的反應,更是一種使命。從大年三十的1月29日起,我先後三次深入隔離病區釆訪,在這裡我見到了逆行的醫護人員和普通的保潔員,他們的英勇無畏一次次讓我感動。 

1月29日,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醫護人員將採集的醫學標 本拿去存放。 1月31日,《中國攝影》官方微信以《戰鬥在疫情“暴風眼”》為題,發表了我在隔離病房拍攝的一組照片,通過報道向世界傳遞了內江430萬人民阻擊疫情的必勝信心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通過細緻而又有溫度的觀察,王斌為我們呈現了在那個倍受矚目的區域之中發生的點滴故事。”《中國攝影》在“編者按”寫到。


2月3日,四川省內江巿第二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房一名連續工作的年輕護士。 持續近一個月的採訪,我面對的都是一個個普通的人:他們中間有出征武漢的內江兒女、有全力救治患者的醫護人員、有隔離病房不畏風險的保潔工、有寒夜堅守的公安民警、社區幹部、老黨員、志願者……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作為一名記者,唯有記錄就是記錄,他們無疑是這個時代的脊樑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1、1月29日,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在進入隔離區前,進行醫學標本釆前準備。 2、1月29日,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用對講機與隔離區外的醫護人員聯繫。 3、2月16日23時37分,四川省內江巿市中區城東街道箭道街社區,疫情防控人員給進入社區的居民測量體溫。 4、 2月9日,四川省內江市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劉婷婷與5歲的女兒和丈夫道別。當天,20名內江醫護人員從內江出發馳援武漢。

我在部隊放映電影。 三十多年的攝影之路,這樣的故事和感動太多,這些影像也記錄了我的成長之路。我從小在四川資中縣的老家長大,外公外婆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播下正直和善良的種子。1986年高中畢業後在空軍某部服役,因為有一些美術基礎,不久被政治處調去當電影放映員。當時政治處有一臺理光相機,一有空我就背起相機去拍照,戰友、戰機成為我攝影之初的影像。1989年我的處女作發表在《空軍報》,團裡為此還給了嘉獎。


我在街頭的拍攝。 1990年我退伍回到家鄉,在一家國有企業當工人,兩年後被調到車間做工會工作,從此有了更多的時間學習,攝影幾乎成了我業餘生活的全部,一半的工資我都拿去購買了膠捲和攝影、文藝書籍。當時的《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大眾攝影》等專業報刊成了我攝影最好的“老師” ,並知道了布勒松、王文瀾、賀延光等眾多國內外攝影家。拍什麼?怎麼拍?成為我思考最多的問題,慢慢地,我的鏡頭開始有了重量。

《沱江大汙染》組照之一 2004年3月2日,四川發生震驚全國的特大水汙染事件,沱江沿岸數百萬人飽受了長達26天無自來水的煎熬。我所在的這家近萬人的大型國有企業也深受其害,沱江大面積河魚死亡、人們晝夜運水接水等場景都被我記錄下來。我拍攝的照片在《中國新聞週刊》、《四川日報》等媒體發表,沒想到,該報道引起了時任四川省委書記的關注,並做出重要批示,加快了沱江等河流的綜合治理。

《沱江大汙染》組照之二   2005年,《沱江大汙染》照片榮獲2004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自然環境類組照銅獎。這個被業界譽為中國新聞攝影“奧斯卡”獎的獎項給了我極大鼓勵,這也是我攝影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堅定了我“鏡頭朝下”的攝影理念。從此,我的鏡頭裡少了風花雪月,多了平民百姓;少了名山大川,多了家鄉土地。


2008年,我在汶川映秀採訪拍攝。 當年四川發生特大地震,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我先後多次到災區採訪拍攝,並送去了內江人民的慰問品。回來後我組織策劃了“2008汶川大地震紀實攝影展”,數萬人觀看了展覽。為此,我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抗震救災優秀攝影家”,拍攝的抗震救災照片也被中央檔案館永久收藏。“上帝創造了世界,除了溫馨和幸福,更有一種境遇。面對苦難,王斌沒有轉身而去。”——謝銀恩

《無盡的哀思》 入選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週年,在北川縣城,巨大的悲傷讓我忍不住眼眶溼潤了,但更讓我明白,“面對傷痛,你的鏡頭應保持足夠的距離和安靜,因為這是一個攝影者最基本的品格。”“你感知世間幸福是因為你一直感知世間的痛苦,所以慈,所以悲,所以憫,你敬畏生命的呈現,使冰冷的相機給了它大“用”的機會,給了它溫度。”——王彤

《補習》 2010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銀獎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許多中國家長的心願。2010年5月8日,我週末陪孩子去補習,眼前的這一場景觸動我按下了快門。不久,央視“午間新聞”播放了這張照片,有網友寫到,“可愛又可憐的孩子,可憐又可愛的家長。”《嘉興日報》圖片總監楊曉東評價“一張好照片,只有樸實和真情,從生活中原原本本地‘取’來,再不折不扣地‘還’給讀者,作品才能打動自己和讀者。”


《鄉戲》 2011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獎。 除了重大突發事件,我的影像裡更多是普通人。我始終堅信“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從2006年起,我開始關注民間川劇藝人,先後跟隨眾多戲班拍攝,與他們同吃同住,一路上我目睹了他們的艱辛與無奈,也見證了村民對傳統文化的渴求。“王斌跟隨地方川劇團鄉下演出奔波的“看見”和“放大”,他也以溫暖的“平視”創造了自己一個平民攝影師的身份。”——王彤

《一個人的籃球》 2009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獎。 2009年4月12日,在內江市中區四合鄉,我偶然發現一個男孩在自家院壩打籃球,而籃筐竟然是個沒底的籮筐。徵得孩子母親同意後,我在二樓陽臺拍下了這一幕。照片發到網上,引起強烈共鳴:“看到這張照片,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喬丹……”一網友這樣留言。“他就是‘喬丹’,一個來自中國農村的‘喬丹’,一個人成功的背後何嘗不是飽含著艱辛與不屈。”我在拍攝自述裡寫到。

《天菩薩》 2014年度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銀獎。 在許多人眼裡,貧困和涼山聯繫在一起,在涼山多年的拍攝中,我親眼看到了涼山的貧困,也目睹了涼山的發展變化和山裡人的勤勞、樸實、好客。21世紀的今天,在中國眾多少數民族中,涼山是一個本民族文化保留較原始的民族,而“天菩薩”代表著彝族人民最古老的傳統文化。“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用歷史的眼光看現在。”是我一直追尋的目標。


《無限風光》 2014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金獎。 2014年6月1日,在四川著名景區牛背山、一面是美景,一面是垃圾的場景讓我的鏡頭沉重起來,大自然的恩賜卻被人們如此踐踏,站在懸崖邊我定格下了這觸目驚心的一幕。“如果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依託人腦百會穴之下,雙眉之間,印堂之後深處的松果體松客觀存在,那麼我確信,王斌擁有的這個松果體功能也即第三隻眼睛仍然是開著的,能看見常人不能看見的事物。”陶春

我在鄉下采訪拍攝。 三十多年的攝影之路,我從當初的蹣跚學步到如今的職業攝影,一路走來甘苦自知。所幸的是,因為攝影,讓我有了人生的方向,因為攝影,讓我尋找到一種認識世界並表達的方式。目前,阻擊疫情的戰鬥仍在繼續,我的腳步沒有停止……#人民戰疫智作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